鄉村行·看振興 再向三山行·太行山採風⑥丨「宿」夢白雲山水間

2023-12-29   大河網

原標題:鄉村行·看振興 再向三山行·太行山採風丨「宿」夢白雲山水間

鄉村行·看振興 再向三山行·太行山採風丨「宿」夢白雲山水間

本報1998年6月13日關於沙窯鄉的報道《從郭亮到南坪》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永樂 本報記者 王冠星

位於太行山深處的輝縣市沙窯鄉,是曾經的輝縣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一個有著光榮革命歷史和鮮明時代印記的山區鄉鎮。它,平凡又不平凡。

25年前,本報記者就曾深入沙窯鄉,以「從郭亮到南坪」為題,對郭亮洞打通後兩個村子揭開神秘面紗吸引眾多遊客,村民開辦家庭旅社使村子從「窮窩」變「金窩」進行了報道。12月26日,再次踏上這塊土地,我們驚喜地發現,通過發展民宿集群,沙窯鄉正在加速蝶變。

大山巍峨,連綿起伏。駕車暢行於蜿蜒的柏油路上,穿越郭亮洞,窗外峽谷直躍入眼,漫山青黃宛若油畫,潭映絕壁詩意盎然。不多時,車入郭亮,一處雅致的民宿院落「明苑樓」映入眼帘。

民宿主人王春蓮正在清理客房、更換布草,準備迎接新一批的客人。「旺季時晚上有看的、有玩的,吸引了很多遊客留下來。」作為當年打洞時犧牲的「土專家」王懷堂的後人,王春蓮前年率先投資80多萬元將農家樂升級為精品民宿。

「我和當家的一開始蠻心疼,想著投入這麼大一筆錢,啥時能回本呀?後來發現,旺季村裡從早到晚都擠滿了遊客。再看看村裡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備,各項支農政策越來越多,我們就更有底氣了。咱做生意,眼界要大些。」

為此,王春蓮特意多花了10萬元給明苑樓配上了石墨烯地暖設備,讓房間在冬天也溫暖如春。

「眼界要大些。」這是郭亮村村民的普遍想法。

「既然做,就要做出個樣子來,再不能走『粗手大腳』的老路了。」趁著冬季正在對民宿進行改造提升的村民李軍成自豪地說,「我可是取回了真經。為了搞出點名堂,我專門到旅投公司做了深度調研。」他把「深度」兩個字咬得很重。

李軍成執意要帶記者參觀他的「名堂」「謝晉居」:5間高端套房,窗明几淨,每間都配有電熱水器、抽水馬桶、電吹風、洗衣機……「前段日子,天天都是客滿。暑假裡,幾個北京的學生說住在我這裡,『窗外是山水風,屋裡是現代風,住下來別提有多拉風』。」李軍成樂不可支。

我們走訪了多處農家樂,家家都在自覺「提質換擋」——撤掉老電扇,添置變頻空調;淘汰花被褥,換上純白寢具;告別「煙霧山莊」,裝上抽油煙機……

其實,升級的不僅是硬體,「軟體」也跟著升級。河南工業大學設計小組平衡發展與保持當地特色兩者關係,將廢棄雞窩與旱廁改造成為半圍合空間,以「七個雞窩」為名,為郭亮打造了一處公共休憩空間,成為遊客的打卡點。眼前石頭房子、鋼架結構、崢嶸山峰相融相諧,令人神思悠然。

「以前太行山的冬日絕美無人欣賞,現在隨著冰雪游等產品不斷上新,即便是冬季,遊客也越來越多。」村黨支部書記申海玉喜笑顏開。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擔憂。

「周邊現在都在發展精品民宿,我們絲毫停不得、歇不得,一停一歇,就會往下『出溜』。」他告訴記者,要想讓郭亮村的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具備「行、游、住、食、購、娛」6大要素。村裡正在和景區謀劃,投資5000萬元打造休閒康養新商圈,建設青年電影人創客基地,把文旅融合做深做實。

跨向更高層面的,不獨是郭亮。沙窯鄉政府把播撒郭亮文旅「星火」作為發展全域旅遊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步驟。為此,鄉里多次組織考察學習民宿發展,仟那青山居、隱舍一號、三湖小鎮、紅豆嶺、秀水灣、雲水溪不斷湧現……一個個小山村「星火」熠熠。

沙窯鄉鄉長張坤告訴記者,目前,外地客商投資3億元成立了聯合運營公司,按照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標準,對郭亮、南坪和水磨3個村一期153戶農戶整體進行民宿改造提升和託管運營。

「項目建成後,每戶村民每年至少可以獲得約20萬元租金,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年可從民宿營業額中收取5%到10%的管理費,實現農戶、村集體、景區和投資方四方共贏。」張坤說。

其實,何止沙窯鄉。走訪氣蘊厚重的太行山鄉,我們發現,郭亮村的「外溢效應」處處顯現,一條集餐飲、住宿、農特產品零售、種植養殖於一體的鄉村產業鏈正在興起,一場更為廣泛的鄉村變革正在醞釀。

「三山」今昔說

描繪富「村」山居圖

趙志疆

太行巍巍,炊煙裊裊,依託原生態自然環境,培育特色民宿集群,輝縣市沙窯鄉將發展全域旅遊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實現了發展蝶變。

一處民宿院落的誕生,體現著匠心獨運的設計;一片民宿集群的成長,記錄著山鄉蝶變的過程。眼界大一些、步子快一些,從家庭旅社起步、向精品民宿進發,隨著民宿產業規模效益不斷擴大,當地村民真切地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新文旅時代,「白雲生處有人家」本身就是一種優勢,蜿蜒曲折的道路也可以是一種特色。問題在於,如何把名聲打出去,把遊客引過來。像沙窯鄉這樣,把小而美的民宿穿珠成鏈,讓領頭羊的「外溢效應」持續放大,豐富產品供給、拓展外延空間,將文旅資源優勢轉換為發展新動能,就能描繪出生機盎然的富「村」山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