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質檢合同被曝光後,再被質疑不肯悔改

2023-12-05     鋅財經

原標題:陰陽質檢合同被曝光後,再被質疑不肯悔改

文/陳妍

編輯/大風

「我發現轉轉真是死不悔改。」

知名的二手電商平台轉轉,這幾天又攤上事了。起因是抖音博主「猴大腕」連發兩條視頻,曝光轉轉在買賣二手手機的過程中,出具陰陽質檢報告,引起了一陣輿論風波。等到第二天,轉轉官方號在抖音上回應了這件事,但只強調了給用戶帶來了不好的體驗,深感抱歉,對陰陽報告一事避重就輕。

猴大腕對轉轉的回應很不滿意,他在最新的視頻里提供了來自內部員工的爆料,裡面提到,轉轉針對陰陽報告的整改方案是,設定了兩套回收機制,如果發現回收的手機是從轉轉其他零售門店或平台買走的,就是「豁免機器」,按照原質檢報告的價格回收;如果不是,就按正常流程走。

抖音截圖

猴大腕錶示,轉轉不是想辦法把錯誤改正,而是把露出的馬腳藏得更深一點。

事實上,這也不是轉轉第一次遇到類似的事了。早在2021年,就有媒體報道過,有人將一台閒置的iPhone11在轉轉App上轉賣,一開始App上的估值是5000元,但質檢結果出來後,轉轉只肯花2700元回收,手機螢幕上還無辜多了幾道劃痕。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轉轉「黑盒」般的質檢過程。

如今二手電商平台發展越來越成熟,「電數寶」電商大資料庫顯示,預計2023年二手電商交易規模能達到5486.5億元。但同時,惡意低價收購、售後服務問題等,也成為懸浮在這些平台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半小時差價4000塊,薛丁格的「質量」問題

一部手機,從轉轉上買回來,隔不到半個小時再賣給轉轉,中間會差多少錢?

最近,博主猴大腕就做了一次嘗試。他先在一家轉轉門店,花了3112元買了部二手的iPhone12 Pro,緊接著,他把這部手機拿到轉轉的另一家門店轉賣,結果只賣了1990元,一來一回相差1122元。

這並不是偶然現象,之後,猴大腕又在一家轉轉門店買了3部手機,4部手機總共花了13610元,但等他把這4部手機再通過轉轉回收的時候,只賣出了9567元,總共差了4043元,利潤率高達約30%。

抖音截圖

猴大腕懷疑,轉轉是為了壓價,故意拿出了陰陽質檢報告。

畢竟在買手機的時候,有兩部手機的質檢報告上標註了「無劃痕」,但賣給另一家轉轉門店時,對方標註為「有痕跡」,還把手機上的痕跡找了出來。另一部手機買時質檢報告上明明寫著「攝像頭正常」,但賣的時候卻檢測出攝像頭功能「拍照有斑」。猴大腕買來的4部手機,每一部買賣前後的質檢報告,都存在類似的問題。

對此,轉轉官方的解釋是,在回收檢測中,確實存在「螢幕輕微劃痕」和「攝像頭拍照有斑」的情況,並導致了回收價格的降低。在「攝像頭拍照有斑」上轉轉存在操作失誤,而「螢幕輕微劃痕」的判定是由於不同店員對成色判定有主觀差異。

轉轉官方回應

轉轉還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質檢標準的培訓,不斷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對於二手非標準品檢測判定的準確性、統一性以及門店人員的技術操作水平。另外,從即日起,轉轉全國所有的門店開通二手商品「7天無理由退貨」服務。

在猴大腕看來,轉轉的回應不夠真誠,相當於把責任推給了門店的小職員。「我留了電話,他們應該先對我本人道歉,在網上道歉算怎麼一回事?而且,我提到的依法賠償、退一賠三,他們也沒有解決我的訴求。」猴大腕向媒體表示。

作為二手電商平台,轉轉低價接手,加價出售的行為,原本沒什麼問題。但如果以陰陽質檢報告的方式「霍霍」消費者,長遠來看,會對整個二手電商市場造成不良影響。

轉轉的二手生意不穩固

別看轉轉現在負面纏身,想當初,它也曾被當成「香餑餑」。

2015年的時候,姚勁波盯上了二手市場生意,於是就把當時58同城的二手頻道「轉轉」,變成獨立App,正式上線運營。姚勁波對轉轉寄予厚望,不僅傾斜了大量資源和流量,還親自出任產品代言人。

姚勁波

一開始,轉轉的運作方式跟閒魚沒什麼兩樣,也是做C2C生意。但作為後來者的轉轉,想要從閒魚手上搶奪市場,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閒魚背靠阿里,有巨大的流量池,有支付寶的信用體系為依託,還有完整的電商交易鏈條做支撐。

於是轉轉在2017年的時候,搭上了騰訊的線,獲得騰訊2億美元的投資後,又入駐了微信支付九宮格,得到了微信流量的加持。後來察覺到C2C模式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痛點,轉轉開始做起了C2B2C模式,充當二手生意的「中間商」,從中賺取差價和質檢費。

一頓操作下來,轉轉一度與閒魚、愛回收成為三大二手閒置交易平台。根據轉轉發布的《2020年度二手交易服務白皮書》,2020年轉轉收入增速超過200%,並已連續三年實現翻倍以上的增長。

但好景不長,隨著平台間激烈競爭和人口紅利見頂,轉轉也陷入了流量增長危機。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閒魚月活量為1.15億,而轉轉同期月活僅有2828萬,兩者差距十分明顯。

慌亂之下,轉轉也嘗試過用「鈔能力」來解決問題,不惜花重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投放廣告,進而維持較高的品牌曝光度。

天眼查截圖

燒錢帶來的資金壓力,也讓轉轉加速了融資步伐。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轉轉完成了5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10.8億美元,投資陣容不乏有騰訊投資、小米集團、順為資本等知名機構。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2021年,光上半年,轉轉就完成了3輪融資,總融資額已近5.5億美元。

只可惜巨額的流量投入,最終大部分都變成了沉默成本。轉轉沒有建立起內部的流量循環,燒錢買流量沒能建構起轉轉二手電商生意的護城河。

二手電商們的信任危機

放眼二手電商市場,最大的障礙就在於信任體系的建設。由於大部分二手商品具有「非標品」屬性,很難建立統一的認定標準,對供應鏈管理和貨源管理的要求會很高。

就拿轉轉來說,截至目前,它在黑貓投訴平台的投訴量已經高達74399條,近30天都有1437條投訴,投訴原因多涉及售後服務不到位,回收業務前後報價差距過大,轉轉驗機導致外觀及系統出現問題等。

黑貓投訴平台截圖

比如有網友反映,今年11月26日,通過轉轉平台寄賣了一台蘋果mac電腦,現場驗機時,可以正常開機,屏慕也無損壞,但由轉轉郵寄至轉轉青島驗機中心檢驗後,11月28日反饋電腦損壞無法開機。他要求平台維修電腦並賠償損失。

不管採取何種生意模式,二手電商平台始終是面向C端用戶,信任是交付的基礎,平台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口碑。

如果始終建立不了信任機制,像轉轉這樣的二手電商平台未來的路可能會更難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ba71e7802a1778d784df87ec5a975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