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討厭聽見這2個稱呼,尤其是第一個簡直讓人受到暴擊

2023-07-03     好孕

原標題:人到中年,最討厭聽見這2個稱呼,尤其是第一個簡直讓人受到暴擊

文/好孕姐

昨天,和朋友聊起「女子被服務員叫阿姨,拒買單並索賠2000元」的新聞時,她無限感慨地說道:

50多歲被20多歲喊阿姨,這其實無可厚非吧,我曾經遇到過更過分的。三年前,我也就30歲。

有次,和我老公一起去超市購物。當時,我老公去停車了,我抱著孩子在附近等他。

由於小傢伙還是挺有分量的,所以我打算找個地方坐下來。

就在我的屁股剛沾上一個長椅的時候,旁邊響起了一個女人的聲音「大姐,你幫我看會兒東西吧。」

我是完全沒意識到她在叫我,畢竟我雖然生了娃,但也還很年輕呀。「大姐」這個稱呼,怎麼也不該和我沾邊吧。

結果,這個女人又連著叫了好幾聲,而且還拍了下我的肩膀。

我扭頭看了一眼,一口老血差點嘔出來。就算我再眼瞎,但眼前的這個女人,也絕對50歲出頭了。

她是怎麼張開口,叫出一聲「大姐」的?就算我穿著黑色羽絨服,但怎麼看都不該像五六十歲的人吧。

受到暴擊的我,裝作沒聽見。結果人家還不死心,又來了句「大姐,你幫我看一小會兒東西就行了,我去對面把車騎過來。」

我四處瞅了瞅,發現人來人往,她的求助對象可太多了。為啥就逮著我,難道只有我看起來慈眉善目、和藹可親?

但不管咋樣,處於暴躁邊緣的我,都不想去當這個」好人「。

於是,趁下一個「大姐」被叫出口之前,我抱著娃趕緊離開了。遠遠的,還聽見這個女人在抱怨「什麼人啊,這點兒小忙都不幫」

……

聽完朋友的這番話,我不由得想起幾年前,單位來了個新同事。有次,她想問我某件事。估計是感覺和我不太熟吧,所以不知道咋稱呼。

但我怎麼也想不到,她竟然來了句「x姐」。沒錯,就是姐前面冠了個姓,比如張姐、王姐、李姐……

當時我剛大學畢業兩年,還算青春活潑吧。被她這樣一叫,瞬間覺得自己是個五大三粗的勞動婦女,而且還是打掃衛生的那種。

估計看到這裡,有些人會覺得不就是一個稱呼,至於這麼在意嗎?

有句俗語叫「逢人減壽,遇貨添財」,絕大多數人對於不合適的稱呼,都會感到不爽。尤其是中年以後,最討厭聽見以下這2種稱呼。

大姐、阿姨

人到中年,被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喊「阿姨」,完全可以接受。但糟心的是,總有些二十多歲的小年輕或者不長眼的人,喜歡亂喊「大姐」或者「阿姨」。

估計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一種尊稱和禮貌,沒啥不合理的。殊不知,對於中年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暴擊。

尤其是被那些明明也就小你幾歲,或者也不年輕,甚至比你年紀還大的人,喊「大姐」或者」阿姨「。

而之所以我們覺得」阿姨「」大姐「刺耳,讓人生氣和暴躁,並不是太矯情和小題大做。

不管是」大姐「還是」阿姨「,給人的感覺並不是尊重,也並不像有些人說只是稱呼,無關年紀。

」阿姨「會顯得被喊的人年紀較大,輩分高,不再年輕;而」大姐「除了顯得你年紀大,還會讓你覺得自己土氣、油膩、窮酸。

這樣的稱呼,不管在哪個地方,即使風俗習慣再不同,對於一個中年人來說,傷害是同等的。

畢竟中年人雖然外表不再年輕,但自我心理年齡還年輕著,被人這樣叫,會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這麼老土和老態了嗎?

哎,那個誰

對於中年人來說,不管對方是否認識自己,當聽到」哎「」那個誰「這樣的稱呼時,他們的內心都是排斥和反感的。

因為,人到中年會看透很多事情,比如曾經以為風花雪月才是景,到了中年才知道柴米油鹽才是真。

同時,也會比較重視內在感受和言行舉止,比較重視禮節。

當被陌生人或者認識的人叫「哎」「那個誰」,他們會感到不被對方尊重和被輕視。即使涵養再好,也會忍不住想懟回去。

那麼,到底該怎麼稱呼這個群體呢?

其實,也很簡單,實在不知道喊啥,直接說「你好」就行。

如果你年齡較大,不妨稱呼他們「姑娘」/「小伙子」;如果你年齡略小,可以稱呼他們「姐」「小姐姐」/「哥」。

這樣的稱呼,不但很生活化,能拉近彼此距離,也不會覺得尷尬。被喊的人聽了,心裡也舒服,然後會很熱心地幫你或者心甘情願地買單。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育兒、孕產護理、寶寶健康、孩子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ba2ad8a55b259ef1d660cb3e05aeb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