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追高!別奢望國有大行股能夠打開股價天花板,從兩個方面講清楚

2023-03-07     銀行研究僧

原標題:莫追高!別奢望國有大行股能夠打開股價天花板,從兩個方面講清楚

銀行板塊點評:

銀行板塊收盤,有29家銀行上漲,8家銀行下跌,5家銀行平盤。在76個行業板塊中,銀行排名第3,貴金屬、油氣開採及服務、銀行領漲,通信設備、廚衛電器、國防軍工領跌。上證跌1.11%,深證跌1.98%,創業板跌1.97%,銀行板塊上漲0.5%,以904.64點收盤。

銀行板塊在水面附近開盤,上午十點半之前一口氣沖高上漲2.34%。相信看到這一刻的朋友,內心是無比澎湃的,大牛市要來臨的跡象無比清晰。可是就沖高這一下子,指數隨即下沉,一直延續到收盤,最終僅保住了0.5%的漲幅。

銀行板塊沖的再猛,也抵不住深證和創業板一直在往下拽。上證指數開盤時的漲幅也沒有守住,牛市盛況愣是沒有出現。

銀行板塊雖然最終漲幅不高,但是成交量卻走上了天量級別,達到了5310.5萬。這幾乎是過去兩個交易日的成交量。

從個股來看,漲幅最高的是西安銀行,漲幅高達7.22%。這隻銀行股在10點到11點之間出現了漲停,但是沒到中午,漲停板就打開了。在喜出望外之時,又讓人有些失望。漲幅排名第二的是上漲2.74%的郵儲銀行和漲幅2.35%的青島銀行。領跌的銀行股是下跌2.27%的寧波銀行,下跌1.39%的常熟銀行,下跌1.19%的招商銀行。

從銀行內部細分板塊來看,國有大行漲幅最大,上漲1.35%,農商行漲幅最小,僅有0.12%。國有大行股在「中」字頭股票集體強勢的大環境中,不斷走高,在情理之中。本身這些國有大行股的估值就比較低,再加上經濟復甦,國際話語權的不斷上升,國有大行股實現估值重塑也是能夠理解的。

有些朋友看到國有大行股漲幅比較大,希望趕緊入市,趕上這波東風,在短期內獲得比較高的收益。對國有大行股有期待,沒有錯,本周剩餘幾天說不定還會漲。但是大家在帶有期待的過程中,要警惕風險。

我見識過很多次銀行股估值重塑的過程,很少有衝破瓶頸,讓人追不上的情形,即便招商銀行這隻10年5倍股,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漲上去的,而是漲漲跌跌,以波浪的形式向上漲的。國有大行股更是如此,幾乎從來沒有打破過當前的價格天花板。

咱們先從近三年的K線來看:

建設銀行近三年從來沒有超過8元,超過7元的都屈指可數;中國銀行近三年從來沒有超過4元,超過3.5元的交易日寥寥無幾;工商銀行近三年從來沒有超過6元,超過5月的就那麼幾個月;交通銀行近三年也是沒有超過6元,過了5元就是一大關;農業銀行從近三年月k線上看,逐月下跌,近三年就沒有超過3.5元,過了3元就得謹慎;郵儲銀行近三年沒有超過6.5元,6元幾乎就是天花板了。

有人說為什麼只選三年,不再往前選一選?且不說再往前選,銀行股價變化的參考性有多高,即便從上市那一刻來算,這些國有大行股在除權的情況下,表現也是相對比較穩定的。至少是都沒有超過10元,能過7元的國有大行股也就一個建設銀行。

再從國有大行的特性來看:

國有大行的股息率比較高,許多投資者更傾向於長期投資獲得股息。再加上國有大行的盤子都比較大,短期炒作的資金意願不強,效率不高,股價波動的幅度也就不大。最關鍵的是國有大行背後的國資背景讓所有投資者都相信投資國有大行是相對安全的。

安安穩穩地,帶著長期投資的態度不斷配置國有大行股,是眾多喜歡國有大行股的投資者的主流理論。這也就決定了國有大行股想要有比較大的波動是不現實的。從這個理論來說,國有大行股想要突破瓶頸,一飛沖天,漲到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高度,那也是近乎不可能的。

我是專門研究銀行,喜歡講乾貨的銀行研究僧,關注我,咱們一起學習探討,如果你覺得我說得對你有幫助,歡迎多多轉發、點贊、關注。講的不好,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b6ffcc0ee366d1c83267d54e6a8e0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