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反撲!3個月爆賣500億,老牌車企長城靠拿捏「中國硬漢」逆襲

2024-01-12     新銳作家文壇

原標題:成功反撲!3個月爆賣500億,老牌車企長城靠拿捏「中國硬漢」逆襲

成功反撲!3個月爆賣500億,老牌車企長城靠拿捏「中國硬漢」逆襲

「長城汽車,能挺過明年嗎?」

2020年,在長城汽車30周年之際,董事長魏建軍曾發出直擊心靈的一問。

如今3年過去了,在經歷過2022年的嚴重危機後,長城汽車似乎挺了過來。

近日,長城汽車發布了年度數據,2023年,長城汽車全年銷量達到了123.07萬輛,同比增長15.29%。其中,新能源、海外銷量都取得了歷史最佳成績。

說實話,與比亞迪300萬的數據相比,123萬輛的總銷量並不搶眼,但這個數據卻代表了以長城為代表的汽車品牌頂住巨大壓力,為汽車行業傳來的福音。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長城的新能源板塊一共賣了26.2萬輛,同比增長98.74%。

此外,長城汽車還帶頭倡導共同建設中國新能源的新測試標準,並且宣布將要開放黑河冬季測試場,不僅如此,還將旗下的新能源測試平台開放給用戶使用。

從這些動作可以看出長城汽車在共建新能源測試標準方面的決心之大。

那麼,作為中國頭部車企代表,長城汽車經過33年的造車沉澱,在新能源的挑戰下如何殺出去呢?

1984年長城汽車成立,只是這個時候它的名字還叫長城工業。

但很快,由於經營不善,公司出現了問題。

1990年,長城工業陷入困境,負債高達200萬元,當時這個僅有64名員工的小鄉鎮工廠,已經很長時間發不出工資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26歲的魏建軍站出來承包了工廠,從此開啟了他與汽車的不解之緣。

剛開始的時候,長城工業主要做改裝車。但不久後,魏建軍敏銳地察覺到家用車的市場,於是,他迅速調整長城工業的發展方向。

1993年,長城工業生產了第一批轎車,當時只有底盤是向外界購買的,其它就用改裝的前橋和懸掛製造技術,純手工拼裝而成。

在當時那個年代,這種車性價比很高,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

魏建軍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就在他準備趁熱打鐵,大顯身手的時候,沒想到,現實卻給他當頭一棒!

1994年,我國發布了第一個汽車工業相關政策,對進入轎車領域的企業也制定了相關的標準。

但由於長城工業遠遠沒有達到資質,所以長城汽車無法在正規的途徑進行售賣,不得已的情況下,魏建軍只好關閉了轎車這個業務。

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新的機會來臨了。

1995年,魏建軍去國外考察時,察覺皮卡車在當地的銷量很好,但國內卻很少有人知道。

於是,魏建軍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決定研發新產品,主要生產和製造皮卡車型。

1996年,長城工業生產出第一款產品—長城迪爾皮卡。

沒想到市場反應出奇的好,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工具車,成為了長城汽車創造傳奇的開始。

接下來,長城汽車的發展蒸蒸日上。

到1998年,長城的皮卡車賣到了7000輛,一下子成為了國內皮卡行業老大。

與此同時,國家相關政策出台,大力鼓勵民族品牌的自主發展。

為了趕上這波紅利,長城工業改製成為長城汽車。

2002年,長城汽車首次推出SUV車型長城賽弗,一上市就賣了3萬輛,直接邁進了全國SUV銷量的前三,並成功打開了國內一線、二線城市的市場。

從此,長城汽車一路長虹,2003年奪得中國皮卡和SUV市場的雙料冠軍,也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在哪裡摔倒就在哪裡站起來,長城汽車決定再一次進攻轎車市場。

2007年11月,長城汽車終於拿到了汽車生產許可證。

當年就上市了兩款車,2年後,長城汽車又先後生產了轎車新款。但是,長城轎車卻出師不利,銷量很不理想。

於是,2014年的時候,魏建軍又被迫割捨轎車領域。

但這一幕對長城汽車來說僅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因為撐起長城汽車半壁江山的哈弗H6面市了!

2011年8月,長城SUV哈弗H6上市,當時的價格定在10萬左右,相比市場上20萬左右的主流價格,哈弗H6憑著較好的性價比,在市場上很吃香。

哈弗H6一下子成為SUV市場的國民神車,連續8年成為中國SUV市場的銷量之冠,2016年12月的銷量甚至超過了8萬。

長城汽車把這個時代的紅利吃得透透的。

據統計,2011年中國SUV滲透率是11%,之後每年不斷升高,2017年的時候更是達到了41%。

同時這6年間,中國乘用車市場總體銷量在不斷地攀升,2017年乘用車成為歷史上銷量最高的一年。

長城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時代的紅利,但在汽車這條賽道上,也出現過十幾個品牌,但是這潑天的富貴,長城怎麼就接住了呢?

據相關人士稱,這主要源於長城汽車的管理。

在長城汽車廠區內有2塊石碑,其中一塊名為「警鐘長鳴」,上面記錄了公司發展中的一些貪污受賄的事例;

另一塊是「前車之鑑」碑,記錄了長城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決策失誤,以此來警惕後來者。

不僅如此,長城汽車還是內部反腐的典範。

公司規定員工不能跟供應商私下見面,甚至連對方遞過來的一根煙都不能抽;部門聚餐也必須提前報備,婚嫁喪娶不能跨部門邀請,而且隨份子錢不能超過50元。

看似是一些苛刻的規定,但實際上卻大大提高了長城汽車的管理效率。

更為神奇的是,新進公司的員工都要進行軍訓,公司還會請來專業的教官。

這種軍事化的管理可能和魏建軍的軍人家庭有關,但也正是這嚴格的管理,讓長城汽車在SUV市場順風行駛,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其實長城汽車的發展也一度遇到困境,尤其這兩年,最直觀的就是銷量下降。

2022年,長城汽車的總銷量直接從上一年的91萬掉到了78萬,市場份額也降低了1%左右。

這和市場的不斷變化有關,但最主要的還是長城汽車內部的管理。

曾幾何時,網絡上一度吐槽長城的命名體系。

最近這幾年長城汽車在車型命名上越發地放飛自我,曾聽取網友們的意見,選用了「哈弗大狗」這個名字;為了迎合年輕人,把魏牌的新車名稱做成了咖啡系列,比如瑪奇朵、摩卡和藍山等。

甚至還拿男人的「初戀」情懷來營銷,曾把哈弗旗下一款小型SUV命名「哈弗初戀」。

更野的是還出了一個車型顏色「原諒綠」,據稱還是徵集網友投票選出來的。

如此操作,確實引來了不少的關注。

但這會讓消費者一度和「長城」這個具有加分項的品牌割離開來。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生產的產品過於繁雜,沒有主推車型,消費者在選擇車型的時候往往會沒有傾向性。

長城這幾年研發的汽車的各個產品之間區別不大,尤其2017年,在新哈弗上市之後,老款在升級後繼續售賣,而且這一年新老哈弗H6以及延伸出來的車型加起來足足有55款。

這一度讓消費者眼花繚亂,左右為難,想買新款,但又想嘗試一下升級後的老款。

同時,長城汽車在車型上的延續性做得也不太好。

每一次研發新款的時候,公司在前期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一旦上市之後,如果銷量沒有達到預期,公司就會立即停產。

比如魏建軍曾用自己的姓氏來命名的高端品牌魏牌,前期兩大主力車型vv5和vv7,當時銷量沒有預期的好,2021年就直接停產了。

長城汽車歐拉系列的黑貓白貓,最後也因為成本問題於2022年初停產。

這樣導致消費者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品牌粘性,最後卻不得不放棄,另尋「新歡」,這對長城的汽車品牌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長城汽車在困境中摸爬滾打的時候,迎來了新的挑戰。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時代以火箭般的速度衝進來,以至於很多汽車行業者在不知不覺中都被捲入了時代的旋渦,彷徨著、迷茫著。

大時代變了,這些燃油車廠商慌的一批。

對於這一變化,長城汽車開始並沒有引起重視,2016年的時候,魏建軍曾公開表示,長城汽車只做新能源汽車的跟隨者。

但在時代變化的裹挾下,長城汽車不得不改變以往的策略,開始全面向新能源轉型。

長城改變了以往的策略,開始以「更省、更遠、更安全」新能源宣言為指引。

長城汽車深知智能新能源賽道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持久的「馬拉松」,實質上也是技術儲備的競爭,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跑贏全程。

如果說,2022年是長城汽車的「深蹲」,那麼,2023年長城汽車的關鍵動作就是「起跳」。

2023年,長城汽車迎來了技術大爆發。

這一年3月,長城汽車發布了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這也是行業內第一次將四驅價格打了下來。

長城汽車總裁穆峰表示,長城汽車造車的初心就是讓核心技術引領造車回歸本質,讓科技實現平權。而且,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真正讓消費者享受到了四驅平權。

6月,坦克500hHi4-T 上市。在坦克的技術路線中,新能源起到了賦能和拓展的作用。

12月,長城汽車在Hi4的技術上再次發布Hi4性能版,專為中大型SUV、大型MPV量身定製。這些更加細化的技術讓各級車型發揮出了更大的優勢。

不僅如此,這一年長城汽車也稱得上產品大年。

在新能源技術的支持下,長城推出了10餘款智能車型。

據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達到1,118,202輛,同比增長12.94%。其中新能源累計銷售232,145輛,同比猛增92.28%,並實現連續8個月銷量同比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8月,長城炮品牌第50萬輛整車下線,成為首個突破50萬輛中國高端皮卡品牌。

如果說曾經的長城汽車憑藉哈弗H6單款明星車型走在前列,那麼現在的長城則依靠更為豐富的品牌序列和產品矩陣持續提升銷量。而完成這樣的轉換,離不開長城汽車33年的造車積累。

除此以外,長城汽車也在不斷加強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聯繫。

2023年9月,哈弗品牌舉辦了一場哈弗猛龍方盒子猛改派對,展出了11台用戶改裝的不同風格的猛龍改裝車。哈弗還推出了官方改裝廠牌「猛改+」,為有意於改裝汽車的用戶推薦潮流設計方向、官改套件,進行有個性又符合相關法規的改裝。

12月,長城汽車在海拉爾開啟2023冰雪英雄會,持續塑造長城汽車越野「英雄會」的汽車文化IP。

除此之外,長城汽車還在銷售渠道進行了改制,進一步加強客戶和品牌之間的關係。

未來的發展中,企業品牌和文化將會成為汽車行業最關鍵的競爭力。

未來,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長城汽車不一定會成為主導市場的中堅力量,但一定是個忠實的追隨者。

魏建軍曾表示:「汽車早晚都要回到本色,不能看一招一式,要有長期思維,要比拼的是創新技術和製造實力。」

起步雖晚,但堅定向前,這也是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縮影。

就在昨天,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最新數據,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突破3000萬量,創歷史新高。

此外,2023年全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完成了對日本和德國的歷史性超越,即將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2024年,必將是屬於中國製造的新時代。

-END-

參考資料:

錦緞:《萬字長考:終局視角下的長城汽車》

汽車頭條:《2023高起跳,長城汽車迎轉折風口》

長城集團黨工之家:專題片《勇立潮頭》

作者:午戌

編輯:柳葉叨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af7016d6508d53b3deb5dc2569b1c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