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東方IC
經營者不得誘導老年人等消費者購買明顯不符合其實際需求的商品或者服務。今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中,細化和補充了經營者關於老年人消費者權益保護義務。
老年人是消費的重要群體,也是維權的弱勢群體。一份最新的調研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中老年消費市場規模超14萬億元。不少老年人更願意為情緒價值買單,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就圖心情好」,因而也往往陷入一些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語」。近年來,老人因充值而被騙的事情屢屢發生,像一位家住浦東的阿姨在按摩店裡連續充值20多萬元,結果使用的天價按摩精油只有潤滑作用。
此次實施的新規中,「誘導」和「明顯不符合」是兩個最為顯著的關鍵詞。「誘導」不是推銷,其主觀上帶有欺騙的性質。就像這家按摩店的員工,明知按摩精油並沒有保健和理療功能,卻依然向客戶吹噓。這家按摩店充值1200元可以獲得24次足療或者按摩,單次價格折算下來才50元,而老人充值20多萬元,可以做4000多次,明顯不符合老人的實際需求。
新規的實施,細化和補充了經營者義務。新規的執行,也需要給予老年人更多維權便利。對於老年人來說,維權最難的就是取證。不久前,一位獨居老人因輕信小廣告,讓不法分子上門清洗空調,結果在花言巧語下加了製冷劑,花費近4000元,比買一台新空調還貴。對於這樣的獨居老人來說,要讓其維權並拿回多收錢款是困難的。對此,有關部門應該讓商家主動退款,然後再調查其中可能存在的欺詐問題。
暢通老年消費者維權渠道,給老年人維權更多方便。有關部門要用好新規,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維權服務。
方翔/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ac597a359a00be34c56b6599e4a3c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