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唐宋,歷史政治和書法藝術重要資料,河北省大名縣五禮記碑

2019-11-23     視覺秀旅遊

 五禮記碑俗稱五禮碑,位於河北省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因碑文所刻系宋徽宗(趙佶)於大觀二年(1108年)所作《五禮新議》,故又稱「御製大觀五禮之記」碑。該碑刻立於唐開成五年(840年),原為唐魏博節度使何進滔碑,由柳公權撰並書丹。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宋大觀二年(1108年),宋徽宗為了維護何鞏固其統治地位,把吉禮、賓禮、嘉禮、軍禮、凶禮等五禮作為一代之制,寫有「五禮新議,並傳詔各地官府刻石立碑頒於天下奉行,其不奉行者論罪。政和七年(1117年),大名府尹梁子美在北京(今大名)立碑,因無碑石,毀唐何進滔德政碑,將其唐代碑文磨掉,改刻為「五禮記碑」,側面仍殘存柳公權字跡。

此碑形體龐大,為石灰石質結構,自下而上,由基石、龜趺、碑身、碑額四個部分累疊而成,通高11.95米,寬3.04米,厚1.13米,重140.3噸。碑首精雕八條巨龍,碑額陽面正中為宋徽宗篆額"御製大觀五禮之記"雙行八字,碑身兩側為柳公權墨跡,碑陰刻唐"何進滔德政碑",碑文改刻為"御製五禮記碑文",因而稱"唐宋碑"。梁磨碑時,可能是因碑樓掩蓋,兩側柳公權寫的字才保留下來。歷經千年的侵蝕,這些剩下不多的字跡,仍可辨出剛勁秀麗的柳體風格。

古碑經歷兩代帝王的興建,保存著兩代手法名家的真跡,是研究唐、宋時期歷史、政治和書法藝術等方面的重要資料。據考證五禮記碑為我國現存最高、最大的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PDRlW4BMH2_cNUgEI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