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有許多大型貓科動物的國度,例如亞洲獅、孟加拉虎、花豹、雪豹、雲豹(曾經還有亞洲獵獵豹)。除此之外,在印度還生活著許多小型野生貓科動物。它們的體型比大型貓科動物小很多,有的是熱帶叢林中的小精靈,有的是荒原廣漠中的使者,有的是沼澤地里的捕魚高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8種生活在印度的小型貓科動物吧。
1. 叢林貓(中國有分布)
叢林貓的名字與它們的真實生活習性並不貼切,乍一聽,我們會以為叢林貓是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貓科動物,事實上它們典型的棲息地是蘆葦叢、香蒲叢以及湖泊周圍潮濕的低地森林。叢林貓的四肢比例較長,棕黑色的短尾巴,皮毛呈沙棕色,沒有斑紋,它們擅長奔跑,跳躍和攀爬,是印度野外常見的貓科動物。
2. 沙漠貓(中國無分布)
沙漠貓又名沙丘貓,它們通常在印度乾燥的沙漠地區出沒。沙漠貓長著大大的腦袋和耳朵,小短腿,體重在3kg左右。沙漠貓晝伏夜出,喜歡在夜間捕食老鼠、蜥蜴和昆蟲一類的動物,是典型的「夜貓子」。為了隔離沙漠發燙的地表,它們的腳底的肉墊厚厚的,還長有濃密的毛,所以它們可以輕鬆在沙漠中馳騁奔跑,不受炎熱天氣的阻礙。
3. 金貓(中國有分布)
金貓即亞洲金貓,它們比家貓大一些,常常在印度森林中出沒。亞洲金貓的皮毛顏色種類繁多,根據它們的皮毛顏色可分為紅金貓、灰金貓、花金貓等。在印度,還有更少見的黑金貓分布。
4. 兔猻(中國有分布)
兔猻是一種表情非常豐富的小型野生貓科動物,它們通常棲息於荒漠、草原、高原和戈壁地區,對貧瘠的環境適應能力很強。由於兔猻自身免疫能力很差,對家貓而言常見的弓形蟲都能輕易要了它們的命,因此不適合家養。兔猻體型粗短,視覺和聽覺比較發達,皮毛厚重利於保暖,它們擅長伏擊,經常以老鼠,野兔,鼠兔和沙雞等為食。它們原產於中亞和歐洲,在印度的種群數量很少,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
5. 石紋貓(中國有分布)
石紋貓是一種有著粗圓長尾巴的貓科動物,它們的長尾巴和身體幾乎等長,尾毛蓬鬆,有模糊斑紋和小斑點。石紋貓以其大理石圓形或卵圓形斑紋的皮毛而得名,外形與雲豹相似,所以又有「小雲豹」之稱。石紋貓分布在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國,最適宜的棲息地是熱帶和亞熱帶的森林地區。在我國雲南也有石紋貓分布,人們常稱其為雲貓。
6. 豹貓(中國有分布)
豹貓體形勻稱,短吻大眼,瞳孔直立,圓頭圓腦,是一種犬齒髮達、咬合力較強的中型貓科動物。它們廣泛棲息于山野林地和灌木叢,分布海拔高度從低海拔海岸帶到海拔3000m高山林區,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在亞洲廣泛分布,在印度有一定數量的種群。豹貓是夜行動物,喜歡獨居,只有在求偶交配季節雌雄個體才會相會。
7. 銹斑豹貓(中國無分布)
銹斑豹貓與黑足貓並列為世界上最小的野生貓科動物,它們的皮毛呈灰棕色,背部和身體兩側有鐵鏽般的斑點。銹斑豹貓主要生活在印度的熱帶乾旱森林和草原,其種群在斯里蘭卡的熱帶雨林中也有一定的的分布。銹斑豹貓善於攀爬,晝伏夜出,算是一種半樹棲貓科動物。
8. 漁貓(中國曾經有分部,現在可能沒有了)
漁貓多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等國,是一種偏愛生活在河畔灌叢地帶、蘆葦叢和熱帶海岸常綠林的小型貓科動物。它們主食魚類,擅長下水捕魚,生性兇猛,難於馴養,特立獨行。在貓科動物中,漁貓是數一數二的游泳高手,游泳時它們通常用自己的尾巴來掌控方向。同時,它們的腳趾之間的半蹼可以幫助它們在水中更加自如地行動。
印度和中國都是貓科動物分布種類豐富的國家,在大型貓科動物中,印度比中國多了獅子(亞洲獅);在小型貓科動物中,印度有銹斑豹貓和沙漠貓,而中國有獨有的荒漠貓。怎麼樣,這8種分布在印度的小型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呢?(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科普知識。未經授權,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