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出身是無法選擇的,父親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里,他剛出生不久,他3歲的哥哥溥儀便即位成為清朝末代皇帝。隨著清朝的崩潰,偽滿洲國的成立,由關東軍做主的和母親的婚事,日本戰敗,在蘇聯的戰俘生活,回國後在撫順的改造,姐姐慧生的死,1960年的特赦,相隔16年之後和家人的團聚,父親的種種經歷確實是不尋常的。」
以上寥寥數語,是福永嫮(hu)生對其父愛新覺羅·溥傑一生的精準概括。
誠如福永嫮生所說,溥傑的出身的確很特殊,這一點從愛新覺羅四個字便可看出。
作為清王朝的開創者,愛新覺羅家族曾顯赫了將近280年。
相比愛新覺羅的其他旁系,溥傑家族很幸運,一直都未脫離清朝的權力中心。
具體說來:溥傑的祖父奕譞(xuan)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咸豐帝的親弟弟,1859年即與慈禧太后的妹妹葉赫那拉氏成親。1861年的辛酉政變,奕譞曾助慈禧一臂之力,並因此大受信任。1875年同治帝駕崩,其子載湉隨即被擁立為帝,是為光緒。1908年光緒帝駕崩,奕譞之孫溥儀繼任帝位,溥儀之父載灃隨之成為了攝政王。溥傑即是載灃次子,即末代皇帝溥儀的親弟弟。
雖說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由於3歲的溥儀入宮後有7年時間未與溥傑相見,所以他們之間很陌生。
直到後來溥傑入宮伴讀,兩人的關係才日漸親昵。
從右至左:溥儀、潤麟、溥傑、莊士敦
其時清帝溥儀雖然遜位,但仍受民國優待,偌大的紫禁城依然是愛新覺羅的私家財產。
好日子並未持續很久,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乃被強制驅逐出宮。
這時,陰險狡詐的日本政府正欲攫取東三省,需要傀儡的他們遂盯上了溥儀。
溥儀自幼受「家天下」的教育,心中仍存復辟之念。
於是在1925年2月份,剛到天津的溥儀即與日本方面有了聯繫。
欲振興祖業的溥傑也沒閒著,他因為結識了奉系少帥張學良而下定了奔赴東北講武堂學習軍事的決心。
不過,事先得知消息的溥儀卻通過日本領事館將他送去了日本學習院。
原因很簡單,溥儀希望日後組建的軍隊中能有自家的親信骨幹。
果然,就在溥傑進入陸軍士官學校不久,日本就悍然發動了「9.18事變」扶持了偽滿洲國。
後來,偽滿洲國的「獨立」軍隊籌備在即,溥儀又將溥傑送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
在那裡,身高僅有1.64米的溥傑很刻苦,以至因勞累過度而大病一場。
1935年6月,畢業的溥傑被提拔為陸軍上士,並作為見習官進入了日本軍隊實習。
孰不知,一場突然其來的奪權計劃已將他卷了進去。
身著軍裝的溥傑
作為寄人籬下的傀儡之君,溥儀幾同於日本人手中的玩偶。
溥傑記錄道:他每天只在公文上籤個「可字」,連內容都不看,甚至有時坐在恭桶上,由「當差的」拿過成疊的公文、毛筆和墨盒來簽「可」字。
即使如此,日本關東軍仍對他很不滿意,只因為溥儀既沒有子嗣,也不能生下含有日本血統的皇儲,妨礙日本徹底控制偽滿洲國,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的野心。
於是,關東軍隨即將目光對準了「御弟」溥傑。
為此,關東軍實力派人物本莊繁親自出馬,為溥傑物色了日本的貴族小姐嵯峨浩。
單身時的嵯峨浩
老實說,這樁婚姻純粹屬於「趕鴨子上架」,因為溥傑有妻子、嵯峨浩有未婚夫。
不過,在關東軍的武力威懾下,溥傑和嵯峨浩並未過多反抗。
一則溥傑早已厭倦了媒妁之言的舊式婚姻,二則他和嵯峨浩彼此一見鍾情。
於是,在1937年初,溥傑便和嵯峨浩成婚了。
婚禮當天的溥傑和嵯峨浩
當然,溥傑也有苦惱之處:溥儀對嵯峨浩很敵視,甚至到了冷語相向的地步。
因為在兩人成婚的次年,日本關東軍強迫溥儀簽訂了《帝位繼承法》
法案中清清楚楚地寫著,「帝子孫皆不在,傳帝兄弟及其子孫」。
也許是溥儀氣數未盡,嵯峨浩並未如關東軍所願。
溥傑一家三口
1938年2月26日,嵯峨浩誕下溥傑長女慧生。
聽聞此訊的溥儀如釋重負,這才改變了對嵯峨浩的態度。
1940年3月,嵯峨浩再次分娩,為溥傑生下次女嫮(hu)生。
遠在北京的老王爺載灃聽說溥傑連生二女很是高興,忙派人邀請溥傑回京省親。
時隔數年,故地重遊,溥傑頗有一番別樣的感覺。
出乎意料的是,溥傑並未在北京待很久,因為通縣的「冀東自治政府」的漢奸頭目殷汝耕打起了溥傑的主意,不想招惹是非的溥傑連忙帶著家人回到了長春。
溥傑省親時,曾帶著嵯峨浩重遊了頤和園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隨著日軍戰線的逐漸拉長,其後勤供應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
為了支撐戰爭,日本開始向偽滿洲國轉嫁危機,許多滿洲生產的糧食都被運到了日本。
到了1944年戰爭吃緊,日本的國內物資更加匱乏。
對此,正在日本陸軍大學學習的溥傑感觸最深。
據他回憶,「吃飯只能吃些芥麥湯圓,或吃混合面。在吃不飽飯的情況下,我還堅持學習。有時溥儀怕我吃不飽,特意從偽滿為我捎來了肉鬆、乾酪和點心。」
這裡需要備註,嵯峨浩家族在日本的尊貴程度僅次於皇族和公卿中的五懾家和九清華。
如此權勢尚且不能保證女婿一家的物資供應,由此可見日本困窘到了何種地步!
眼看戰局越發不利,溥傑只好帶著嵯峨浩和次女返回了滿洲。
但是,偽滿洲國看似平靜的生活也未持續很久。
出逃未遂的溥儀被蘇聯紅軍俘虜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
隨後,蘇軍的鋼鐵洪流順利突破關東軍經營十餘年的關防要塞。
為了擺脫即將來臨的劫難,溥儀、溥傑和皇后婉容、嵯峨浩等準備分兩批到日本避難。
誰知,當溥儀和溥傑的飛機剛剛抵達奉天機場,他們立即便被蘇聯紅軍逮捕了。
至於嵯峨浩,她還算幸運。
在經過一年零四個月的流浪生活後,她帶著次女嫮(hu)生最終成功返回了日本。
後來,中國大陸和日本的關係開始敵對,許多親友紛紛勸嵯峨浩與溥傑斷絕關係。
但嵯峨浩深愛著溥傑,她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認為與溥傑的婚姻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與榮耀。
因此,她曾屢次寫信寄往中國,希望和溥傑取得聯絡。
誰知信件卻如石沉大海,屢屢得不到回應,直到溥傑被蘇聯轉交給中方。
接受改造的溥儀兄弟
1954年,正在撫順管理所接受改造的溥傑收到了所長轉交的一封信。
溥傑沒想到,這封信就是他已經成人的次女嫮(hu)生所寫。
信中,嫮(hu)生表達了母親對溥傑的思念,這令溥傑禁不住哭出了聲。
自此以後,溥傑有了原動力,學習改造越發努力起來。
1967年,溥儀與溥傑夫婦在自家庭院合影
1960年11月28日,撫順戰犯管理所召開特赦大會,被關押10年的溥傑終被釋放。
而後,新中國又給回到北京的溥傑安排了工作。
但工作有了,家還不完整。
好在周總理沒有忘記溥傑。
1961年5月12日,在周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嵯峨浩終於來到中國與溥傑團聚。
此後,兩人互相攙扶,又走過了20餘個春秋。
1985年6月10日,嵯峨浩去世,一段令人艷羨的愛情故事就此划上了句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9fc7c8e044bc178177e9144eea211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