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成都舉行。大會公布了2021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又一批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治蜀興川作出傑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登上光榮的領獎台。成都市科技創新戰線再創佳績, 共有230個項目及人選獲獎,5位成都青年科技工作者獲得首次設立的 四川省傑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
獲獎情況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胡思得院士獲得 2021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陳蕾、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隋少春、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田玲、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方勇、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韓波榮獲 四川省傑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
卡爾·瑞德肖、吉姆·喬治·奧格、彼得·伊樂斯獲 四川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61個項目獲得獎勵。其中,「頻譜資源同頻智能共用機理與方法」等14項成果獲四川省自然科學獎;「地面遠距離射頻信號高精度同步傳輸技術及在國家重大工程應用」等5項成果獲得四川省技術發明獎;「基於動態知識圖譜和全異步微服務的跨領域計算引擎及應用」等242項成果獲得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成都市科技創新戰線再創佳績
一等獎獲獎比例達到97.5%
成都市科技創新戰線再創佳績,在2021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270個項目及人選中,成都主持及參與的共有230個項目及人選,獲獎數量占四川省總獲獎數量的85.19%。
在261個獲獎項目中,成都主持及參與的
39項成果獲一等獎,占一等獎獲獎數量的97.5%;
75項成果獲二等獎,占二等獎獲獎數量的90.36%;
108項成果獲三等獎,占三等獎獲獎數量的78.26%。
據了解,60%以上獲獎項目由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完成,涉及 醫療衛生、 新材料、 電子信息、 軌道交通、 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
首設四川省傑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
成都5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上榜
2021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四川省傑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獎勵在科技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中取得重大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為他們開闢單獨支持渠道,進一步激發青年人才創新活力。該獎獲得者於提名當年1月1日應未滿40周歲,且提名年度在川工作。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陳蕾、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隋少春、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田玲、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方勇、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韓波等5位在蓉青年科技工作者榮獲四川省傑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
5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年輕有為!他們腳踏實地,發現「未知」,他們直面國家重大需求,潛心篤行,讓我們來認識他們!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陳蕾
主編全球首部《女性癲癇》學術專著,填補該領域空白。建立貫穿生育全程的癲癇女性精準診療方案,降低癲癇女性不孕率、孕期死亡率和後代死胎率。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隋少春
長期致力於高端航空裝備關鍵製造技術攻關、科技創新平台搭建和團隊建設,為國家大科學工程、國防戰略裝備的研製做出了突出貢獻。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田玲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方勇
依託「陸地交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及「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平台,長期圍繞「複雜條件交通隧道工程建設與營運技術」主題開展創新研究與工程實踐。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韓波
圍繞制約中醫藥現代化的瓶頸問題開展系統研究,經過10餘年努力,建立了基於多維構效關係策略發現中藥活性物質及創新藥物研發的新模式,為中藥藥效物質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021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
全名單
綜合:川觀新聞
你「在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8adc3dfec803ef02c4722bcf11c3b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