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時常灼熱、反酸,沒想到竟是心梗……心梗擅「偽裝」,這些都是症狀!

2024-10-28     錢江晚報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吳朝香 通訊員 宋黎勝

「原本是來解決『反流』的,結果卻在心內科搶救!」60歲出頭的王大伯(化名)講起自己經歷的驚險一幕,心還砰砰直跳。

以為是「反流」,沒想到是心血管堵了

王大伯平時身體不錯,吃喝比較隨意,毛病隨之多起來。近兩年,煩惱的是經常感到胸口灼熱、反酸。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發作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每天發作3-4次,每次持續數分鐘,十分難受。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反流性食管炎,服用抑酸藥後,症狀確實有所緩解,可一旦停藥就會復發。

近一段時間,王大伯的症狀突然加重。發作頻率增加,持續時間延長,還伴有胸痛和出汗。睡眠質量急劇下降,胃口也大不如前,短短兩個月就瘦了10多斤。

經人介紹,他了解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疝外科擅長 「胃食道反流」方面手術,5天前,大伯慕名來到該院疝外科主任王知非主任醫師專家門診,準備住院手術。不想,這個決定卻成了他有驚無險的轉折點。

「胸痛、出汗……」王主任詳細了解病情後,敏銳地察覺到這可能不是單純的反流性食管炎。"他的症狀與心絞痛非常相似,需經心內科進一步檢查。"

聽了醫生之分析,毫無思想準備的大伯及家人當即慌了神,說是來治療普通 「反流」 的,怎麼一下子會有心臟方面疾病,若是心臟有問題豈不是很危險了?王主任一面安慰大伯,並立即聯繫上心內科副主任丁亞輝主任醫師。

「醫院胸痛中心多學科參與,長年配合已相當默契。」丁亞輝主任接到電話,聽完病情描述,立即為大伯安排了血液和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其已出現心肌梗死的跡象!

"幸好患者及時就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事不宜遲,丁亞輝馬上安排王大伯住院,同時很快將大伯推進心導管室,進行急診冠脈造影。果不其然,檢查結果顯示,大伯的冠狀動脈左前降支開口有90%以上的狹窄,動脈血流已明顯變慢,情況十分危急。丁亞輝主任等立實施了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成功開通了嚴重堵塞的血管。術後大伯胸痛等症狀完全消失了。回到病房,驚魂甫定的大伯喃喃自語:好險啊!

經心內科醫護人員進一步醫護,王大伯恢復良好,今日出院。

丁亞輝(左一)在查房 醫院供圖

「百變」心梗,善於「聲東擊西」

「在醫學領域,疾病常常會上演『聲東擊西』戲碼,以不典型的症狀表現迷惑醫生和患者,心肌梗死就是這樣一個『演藝高手』 。其常常偽裝成其他疾病,給臨床診斷帶來很大挑戰。」從醫20年的丁亞輝主任說,有的病人一知半解不以為然,甚至不願配合,險象環生。

70多歲的曾大媽(化名)胃不舒服有大半年,做了胃鏡腸鏡沒有明顯的異常。這天老人又出現肚子痛,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

醫生接診後,了解到大媽此次不但肚子疼,也隱隱覺得有點胸痛,警覺起來,讓老人做心電圖,然後查肌酐蛋白。

心電圖沒明顯看出有問題,但不久肌酐蛋白報告危及值……醫生趕緊打電話給等候檢查報告的老人。誰料想,老人在電話中回答說,老毛病了,覺得問題不大已回家了。

醫生心裡那個急啊,反覆解釋病情。

「不就是肚子痛麼,怎麼扯到心梗了呢?」來來回回的,老人嫌麻煩,也覺得醫生是否多慮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經過一個多小時拉鋸,老人終於同意返回醫院,此時她胸痛更明顯了。醫生馬上常規檢查,心電圖已有了動態改變……醫生進行冠脈造影,患者冠狀動脈前降支整個血管閉塞,做了藥物球囊擴張,血流給恢復了。

「遇到過各種不典型心梗,除了比較多見的『胃痛』,還有背痛、牙痛、肩膀痛、脖子痛等,心梗被漏診和誤診的案例並不少見。」丁亞輝主任說,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應提高警惕,對持續的不適症狀保持高度關注。面對複雜或持續的症狀,不應局限於單一診斷。全面的檢查和評估,包括心電圖、血液檢查等,對於及時發現潛在的嚴重問題至關重要。

「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胃痛都當成心梗而引起恐慌。對於症狀較重、吃胃藥效果不佳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出現胃部不適時,要提高警惕,特別是症狀的發作或加重與活動或情緒激動有關時,更要排除心絞痛或心梗的可能。」

胸痛,應先排除心臟方面疾病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非心源性胸痛發病率為20-30%,胃食管反流便是其中之一。"胃食管反流和心絞痛、心肌梗死確實有一些相似的症狀,如胸痛、胸悶、燒心感等,這很容易讓患者甚至醫生產生困惑。"丁亞輝主任也指出了兩種疾病的一些區別。

發作時間不同:反流性食管炎多與飽食、臥床有關,常在後半夜發作。而心絞痛通常與活動量增大或情緒激動有關,因為這時心臟負擔加重,耗氧增加,狹窄的冠狀動脈無法提供足夠的血流。

症狀緩解方式不同: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狀通常可以通過服用抑酸藥或改變體位得到緩解。而心絞痛患者往往需要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才能緩解症狀。

伴隨症狀不同:心絞痛常伴有出汗、噁心、暈厥等症狀,而反流性食管炎則較少出現這些情況。

王知非主任表示,兩種疾病的一些區別,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準確判斷。因此建議大家,特別是中老年人,出現持續的胸痛、胸悶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做全面檢查。霜降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進入秋冬交替時節,冷空氣逐漸頻繁,晝夜溫差加大,易引發心源性胸痛;天涼胃口好,猛吃暢飲,也是胃食道反流病增多時候。

專家共識 ,凡出現胸痛應先到醫院排除心臟方面疾病,以免耽誤搶救治療;與此同時,有以下情況應警惕可能是心臟病:

一,症狀與活動量相關:運動或情緒激動時加重,休息後緩解。

二,症狀位置特殊:疼痛位置在胸骨後方或左胸,可能向左肩、左臂、頸部、下頜部放射。

三,伴有其他症狀:如大汗淋漓、噁心嘔吐、心慌氣短等。

四,高危人群:吸煙、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心臟病。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834d0592e2e9876e9cdb269e3eed7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