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能避暑的城市,連空調都是擺設

2022-06-28     愛旅遊的哆啦

原標題:中國最能避暑的城市,連空調都是擺設

在炎熱的夏天面前,奶茶、雪糕都已無濟於事。一個個紅色高溫預警正向我叫囂著:哪裡逃?這個時候,小編真想哪涼快上哪待著去。問題來了,哪涼快呢?三個字,六盤水

提及六盤水,人們對它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但少有人知的是,六盤水還有「中國涼都」之美譽,夏天平均氣溫只有19度。

十九度的夏天是獨屬於六盤水的溫柔。

作為全國首個以氣候命名的城市,六盤水可謂是許多懼寒怕熱的遊客的避暑天堂。在炎炎夏日,逃離城市的暑氣,去到19度的六盤水,來上一碗酸辣的羊肉粉,最後以幾顆楊梅和刺梨收尾,豈不美哉?

「涼都」之名從何而來?

在全國遍地是火爐的夏天,六盤水仿佛留在了春天。全國人民都在和夏天死磕,六盤水憑什麼優雅又清涼地過著春天呢?沒辦法,人家自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涼都之涼,在於19度的體感溫度。「三池三湖六盤水,千岩萬壑一涼都。」六盤水位於北回歸線以北的雲貴高原東部,海拔多在1400—1900米之間。這裡維度雖低,但海拔夠高,山脈夠多。

六盤水的雲霧日出,真美成了一幅畫!

娘娘山丹霞山梅花山等高聳的山地為它驅散了炎熱的暑氣。按照氣象學的劃分標準, 連續 5 天日均氣溫超過 22 度是夏季的標誌。但哪怕在最炎熱的七月,六盤水的平均氣溫也只有19.8℃,全年涼爽舒適的時間達223天以上。

長年無夏春秋相連,這裡的氣溫不偏不倚,從不劍走偏鋒,歷史上的極端氣溫也堪堪只有31度。

涼都之涼,在於濕潤的氣候。六盤水地處歐亞大陸東南部,和青藏高原可謂是緊密的鄰居關係,離南部的印度洋也不遠,來自印度洋的水汽是這片高地的「天然加濕器」。

海洋水汽攀上高坡,雲霧繚繞,如臨仙境。

六盤水境內絕大部分地區處於北亞熱帶雲貴高原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區,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六月到八月的月平均相對濕度都在83%左右,既無酷暑,又無燥熱,可真是冬暖夏涼。

涼都之涼,還在於茂密的植被。六盤水境內生態良好,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45.4%,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濃度高達13090個/立方厘米,是當之無愧的「生態大氧吧」。

在這裡深呼吸一口氣,神清氣爽!

茂密的植被涵養了水源,又遮蔽了強烈的紫外線,多方優勢的加持之下,六盤水儼然成了一個「天然大空調」。

這些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得六盤水在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涼都」美名。

涼都有的不只是清涼。六盤水處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的雲貴高原地帶。它的風景,也在板塊的碰撞之間愈發多彩。幽深峽谷、橋樑之最、雲上草原,涼都是一幅雕刻在雲貴高原上的壁畫,生動多彩。

涼都是一幅畫,絢麗奪目,雕刻在貴州西部。

這裡有豐富的喀斯特及丹霞地貌,北盤江大峽谷是典型的代表。北盤江大峽谷是中國十大峽谷之一,也是貴州最長的峽谷,千姿百態的天坑、地縫、高山和峽谷都匯聚於此,峽谷秀麗險絕,雄奇壯美。

置身峽谷之中,那起伏又連綿的山峰和壯觀的石灰岩地貌便不禁讓人憶起李白筆下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北盤江之上矗立的,是聞名世界的北盤江大橋。這座大橋橫跨了北盤江大峽谷,全長1341.4米。由於建造在喀斯特地貌上,為躲避遍布山體的溶洞和裂隙,大橋只能越造越高,最終垂直高度達565米,由此成就了世界上最高的跨江大橋

相當於200層樓高度的大橋,真真是「手可摘星辰」了,恐高人士速速遠離!

六盤水可不是只擁有一個「之最」。西南地區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草場——烏蒙草場也在六盤水,平均海拔達2500多米。登高望去,草原既有遼遠廣闊的天際線,又不失跌宕起伏的層次感。烏蒙大草原還是當地重要的風電基地,高山草海之上,無數的風車在雲霧中隨風轉動,浪漫而壯觀。

在煙雨朦朧之季來到涼都六盤水,放眼望去是蜿蜒起伏的群山遼遠連綿的草海,抬頭看去是壯闊浩大的橋樑奇蹟超塵絕世的雲海佛光。既因這壯闊美麗的風景而心醉,也不由得被大自然的精妙絕倫所折服,所謂桃源仙境,不過如此。

六盤水可不只有水

六盤水在歷史上並不陌生,我們常聽到的成語「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國,就在六盤水,其境內毛口鄉是古夜郎國都邑中心所在地。

夜郎國大致起於戰國,是中國少數民族的先民在西南一代建立的國家,最早記載於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里,西南夷指如今的西南側橫斷山脈山區至雲貴高原一帶。夜郎國處於雲貴高原之上,貴州峽谷之最、高聳蒼翠的群山都匯聚於此。

古夜郎國地處貴州西部。

夜郎王常年深處大山,山高谷深、道路不通又信息閉塞,自然是不知外界之廣,也難怪會好奇問到「漢孰與我大?」,流傳至後世卻演變成了目中無人之意,著實是有些冤了。

在2000多年前,《史記》中曾提及:「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餘步, 足以行船。」六盤水境內的北盤江就是古代的牂柯江。廣闊的牂柯江是文明生根發芽的溫床,滋養了夜郎文化。

真想化為一葦扁舟,駛進江里。

歷史淌過歲月的河流,昨日的古國文明餘音仍在涼都迴響。如今六盤水民間仍流傳著眾多的夜郎文化遺蹟傳說,牂牁寨存有一塊形似女陰的石頭,是古夜郎人民女陰圖騰崇拜的證明,郎山上還殘存著白玉橋、陶釜等生活器用,是夜郎人存在過的例證。

六盤水是古人類的重要發源地,境內有許多古人類遺蹟,貴州省發現的早期智人也主要集中於此。從90年代發掘至今的市區南部的盤縣大洞遺址,是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距今30萬年以上,正是直立人向智人演化時期的代表,被命名為「大洞人」。

貴州留存了許多寶貴的古人類遺蹟。

水城硝灰洞遺址的古人類化石距今10多萬年六枝桃花遺址的人類化石處於舊石器時代晚期。若要溯源我們的文明和起源,六盤水是不可遺漏的重要地點。

六盤水還是一個多民族雜居地區,當地共有37個少數民族,其中人口超百萬的少數民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和水族。

紛繁多彩的苗族服飾,極具特色。

苗族先民在堯舜時期被武力趕往南方,後定居下來,得名「南蠻」布依族的先民是古代越人,秦漢之後越人與漢族逐漸融合、漸集中到湘黔地帶,由此進入地廣人稀的貴州。「濮人」仡佬族先民,居住於北盤江流域,早在戰國時期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明——夜郎文化。

隨著歷史車輪的滾動,各民族的先民紛紛南下,遷居至此,由此形成了六盤水多元的民族文化。

六盤水是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

六盤水孕育了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這裡有盤縣彝族山歌、布依盤歌、水城南開苗族蘆笙技巧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風情各異的民俗節日,如彝族火把節、苗族跳花節、回族開齋節、仡佬族吃新節等。

妥樂村不但是古代的彝族聚居地,還是世界上古銀杏生長密度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其中樹齡最大的高達1200餘年。每到秋季,這裡就成了金色的海洋。這座藏匿於大山深處的古村落,保留著完好的原始風格。小橋流水,古道驛站,群山環繞,頗有幾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意境。

連綿的銀杏林,絕美!

徐霞客記載於《徐霞客遊記》的丹霞山也在六盤水,相傳此山在漢代時常有霞氣出現,故得此名。山上不僅植被茂密,風光無限,還矗立著佛教名寺護國寺。登上丹霞山,既可將「一覽眾山小」的美景盡收眼底,又能近距離地體會佛教文化。

在夏天來到六盤水,一定要去感受一次彝族火把節的狂歡。這場狂歡的絕佳體驗地非海坪彝寨莫屬。海坪彝寨不但有極具彝族建築風格特色的土掌房,每年還會開展火把節、祭山節等傳統節日節慶活動。

氛圍感拉滿的圍火狂歡,踏歌起舞。

火把節在每年農曆6月24日至6月26日,這是彝族最為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穿上盛裝,高舉火把,扶老攜幼,縱情歌唱,以高昂的熱情來祈求風調雨順。涼爽的溫度和極致的熱情,都匯聚於這個西南小城。

在這裡,實現嗦粉自由和水果自由

一句俗語「南粉北面」道盡了南方人的嗦粉本色。貴州作為一個嗦粉大省,幾乎每個地區都有專屬於自己的一碗粉,六盤水當然也不例外。

水城羊肉粉,便是六盤水人早餐餐桌上的頂流選手。滾燙濃郁的羊肉湯底是一碗粉的底色,當白玉般的米粉浸入湯底,與鮮紅的辣椒紅油細膩的肉片相遇,粉與肉在辣椒的刺激下迸發出別樣的滋味,直叫嗦粉人連連稱讚、拍手叫好!

又鮮又辣又香,這誰能不迷糊啊!

在19度的夏天,小編終於可以不用右手拿筷嗦粉,左手持紙拭汗了。優雅從容地吃完一碗香辣可口的羊肉粉,既滿足了口腹之慾,又不至於大汗淋漓,這是六盤水能給食客們的專屬體驗

除了粉,六盤水的怪嚕飯也是一絕。怪嚕飯是貴州特有的一種快餐炒飯,因其用料不拘一格,頂飽又美味,遂成為風靡當地大街小巷的美食。怪嚕飯不同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蛋炒飯,其特別之處在於飯里的調料品種眾多,酸咸麻辣都能在這一口飯中嘗到

儘管千家千味,但在怪嚕飯中,折耳根永不缺席!

怪嚕飯的用料並無特定,只有折耳根臘肉酸菜是固定嘉賓,其餘用料全憑緣分。在貴州吃怪嚕飯就像開盲盒一樣,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專屬味道,奇妙又有趣。

烙鍋也是六盤水美食中的絕對王者。烙鍋始於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傳說清代百姓為了躲避戰亂藏進深山,就是靠烙鍋果腹。烙鍋雖小,但能容天下。

烙鍋在李子柒的視頻中也有出現。

在微微凸起的平底鍋上擺放上五花肉鹼豆腐等一眾自己喜歡的食材,高溫將肉類的油脂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順著弧度流向鍋邊的油脂與蔬菜相遇,又為蔬菜添了幾分香氣。吃上一口浸滿蘸水的肉片,又油又香,還有比這更滿足的事嗎?

六盤水還是著名的水果之鄉,其水果物產豐富之程度絲毫不亞於南方的其他城市。在夏季,刺梨紅心獼猴桃楊梅枇杷桃子都是當地集市上的常見水果,刺梨和紅心獼猴桃還是獨屬於六盤水的精彩。

刺梨這種小眾水果,原產於中國西南部,野生刺梨的故鄉便是六盤水。刺梨外表平平無奇,看著像個黃色毛線球,但內里卻大有乾坤,酸甜的果肉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維C之王」之稱。

每年初夏,黃澄澄毛茸茸的刺梨便掛滿了枝頭。

近幾年六盤水的刺梨產業鏈不斷發展,精加工路線使這顆曾經生在深山人不知的籍籍無名野果子走進了大眾視野,成為遍布黔山的「致富果」

獼猴桃也是六盤水的王牌水果,這裡氣候濕潤、海拔較高,為獼猴桃的生長提供了一片沃土。六盤水的獼猴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紅心的!無論是在甜度上,還是營養價值上,紅心獼猴桃都一騎絕塵,完勝黃心和綠心獼猴桃

酸甜多汁的紅心獼猴桃,太誘人了!

一顆紅心映天下,萬般彌意醉生活」,紅心獼猴桃富含豐富的花青素,堪稱「可以吃的護膚品」。翡翠般的果肉包裹著瑪瑙色的內芯,一口下去,汁水與果肉交融,酸甜清爽,幸福的滋味也不過如此。

在酷暑之際來到六盤水,被19度的夏天撫平了涌動的燥意,被多元的美食和文化所治癒。這座低調的西南小城,可謂是滿足了我對夏天的所有期待。在夏天的六盤水,我們都可以做一個優雅從容的旅行家

你對六盤水還有什麼了解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829354d33c544239ae3c4e9f23e96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