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不利,阿維塔能否承載長安的野望?

2022-08-16   大摩財經

開局不利,阿維塔能否承載長安的野望?

「絕不造車」的華為,在2022年迎來了「造車」大年,多個品牌的新能源車打著「華為造車」的旗號,橫空出世。不過,並不是所有套上「華為概念」的新能源車都會受到追捧。

近期,華為與寧德時代、長安汽車共同合作的汽車品牌阿維塔新款車甫一上市,就陷入爭議之中。

爭議的焦點是目前中高端新能源車普遍提供的「三電」終身質保。雖未有明文規定,但這項服務幾乎已經形成行業默契,是「競對有,我也得有」的產品賣點。但根據官方信息,在10月31日前支付意向金並成功轉大定(訂金不可退)的阿維塔用戶,可享受8年或16萬公里「三電」質保。

阿維塔這一打破行業默契的做法,引發消費者廣泛關注。雖然「三電」終身質保的含金量有多少,目前在行業內尚存爭議。但這種做法引發了消費者質疑:首款量產車的「三電」都不敢終身質保,別的權益能保障嗎?

含「金鑰匙」出生

阿維塔的前身是長安汽車與蔚來共同成立的長安蔚來,早在2018年8月就已經成立。彼時,長安汽車具備成熟的汽車工業能力,但在新能源賽道尚屬「新手」,而蔚來已經在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上積累了一定經驗,但工業能力不足,二者聯合,打的是「互補」的算盤。

隨著蔚來依靠江淮汽車代工,逐漸在汽車市場和資本市場站穩腳跟,對於「庶出」的長安蔚來不再上心,李斌於2020年卸任長安蔚來董事長職務,二者的合作也告一段落。

「牽手」蔚來不成,2020年11月,長安汽車宣布與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2021年5月,長安蔚來正式更名為阿維塔。

2022年8月,阿維塔剛剛完成了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嘉興聚力展業陸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青島月灣智網產業投資基金等六家,共計增資25.47億元。增資完成後,阿維塔整體融資規模近50億元,投後估值近百億。

在最新一輪的融資中,除長安汽車外,阿維塔以寧德時代、蔚來汽車為代表的其他原有股東未參與增資。增資完成後,長安汽車、寧德時代依舊位列第一、第二大股東,但長安汽車持股比例由 39.02%增加到 40.99%,寧德時代則從23.99%降至17.1%。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阿維塔一直以「三位一體」來宣傳,但華為並未在阿維塔持股。2021年5月,華為曾發布公告稱,「至今為止並未投資任何車企。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控股、參股」。

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並不晚。早在2017年,長安汽車就發布了「香格里拉計劃」, 決定在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車,實現全系產品的電氣化。

但長安汽車的電氣化路線長期停留在靠微型車搶積分的階段。2021年,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突破10萬輛,但根據乘聯會數據,長安新能源有70%以上的銷量都來自於奔奔E-Star。

今年上半年,長安新能源累計銷量約8.5萬輛,但銷量最高的仍是奔奔E-Star。2022年6月底,長安新能源公告,受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響及整車和零部件產能限制,該車型在7月1日起停售。

停售奔奔E-Star,轉而上市阿維塔,長安汽車此舉被看作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再次豪賭。

長安汽車為何選擇以阿維塔11這款產品入市?

從市場教育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被特斯拉、蔚來與理想等品牌全面激活,傳統車企和技術廠商合作推出智能化新能源車正在成為行業趨勢之一。

從市場競爭來看,長安汽車、寧德和華為時代的「三位一體」,讓阿維塔11在軟硬體上都具備了與行業頭部玩家競爭的實力。

2022年6月底,阿維塔11在重慶車展亮相期間,長安汽車股價曾達到21.43元的歷史最高值,市值超過2000億元。隨後,長安汽車股價逐漸回調,截至8月16日收盤,最新股價17.25元,總市值1712億元。

差異化難題

阿維塔11核心的動力電池及智能化技術,分別掌握在寧德時代和華為手中,相比競爭對手缺乏明顯優勢或唯一性標籤。由此,阿維塔相比華為和寧德時代其他參與的其他汽車,很難形成差異化競爭。

從配置上來看,阿維塔11 「三電」中的電機和電控系統均採用了華為的方案,電池供應商則是寧德時代,其中配備寧德時代90kWh三元鋰電池包的阿維塔E11續航達500km;配備116kWh電池包的車型續航里程為680km。

在新能源汽車重視的智能駕駛上,阿維塔11加裝了「華為全家桶」。基於華為ADS(自動駕駛系統)而來的阿維塔AVATRANS智能領航系統,從硬體到軟體算法都來自於華為全棧自研。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華為和寧德時代分別通過技術和資本押注阿維塔,但是二者的並沒有all in 阿維塔。反之,華為和寧德時代在造車領域廣泛撒網。這意味著,阿維塔有的,其他品牌想有也很容易。2022年7月開始交付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也搭載了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另外一點是,阿維塔的長安汽車基因,讓其很難擺脫「經濟適用款」的標籤。

阿維塔11的生產線位於長安汽車將在重慶長安魚嘴基地中的兩江工廠,根據相應的技術改造,該工廠為阿維塔11新建了焊接生產線,但衝壓、塗裝以及總裝工序均與深藍SL03車型、歐尚X5、歐尚科賽實現柔性共線生產。

這也是傳統車企「開小號」造車的原因所在:儘量降低新品牌與傳統車企的聯繫,以求新品牌可以上探到更高的價格區間。不過,消費者能否買帳尚存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