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怨」中的伽椰子與現實幾大兇案之間的關聯你知道多少?

2022-04-28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咒怨」中的伽椰子與現實幾大兇案之間的關聯你知道多少?

本文作者: 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大公,為什麼上一集你沒有念咒語?

因為念了也沒用啊!比起虛無的鬼神,人心更能激發恐懼。

《咒怨:詛咒之家》第一集就給觀眾來了個開門殺,凶宅強暴案發生的時候,一時讓人分不清人和鬼到底哪邊更邪惡。加上背景「 綾瀨水泥殺人事件」的襯托,有沒有擊穿你心中傳統的咒怨價值觀的感覺?

這就是導演 三宅唱想要給觀眾的感覺,不同於以往咒怨系列單純嚇人的刺激,有時候另類的真實遠比劇本編出來的鬼神恐怖很多。

比如,在劇中出現那位綁架小姑娘的男人,劇中只有他在車裡毆打小女孩的鏡頭,下一場戲他就已經坐牢了,看起來好像是個戀童癖。

為什麼他會出現在劇情里,那是因為劇情發生在1989年,就是那麼刺激,在「綾瀨水泥殺人事件」發生的同時,還發生了一起震驚日本的殺人事件,叫「 東京・埼玉連続幼女誘拐殺人事件」

也稱「117號事件」,或者以主犯名稱命名,叫「 宮崎勤事件」

這個117號指的是日本「警察廳廣域重要制定117號案件」的意思,就是日本警察廳需要全國警察參與偵破的重大案件,從101開始,到現在才編了24號,相當於我們這邊的公安部督辦,「廣域」的意思就是普通縣警在縣域內覆蓋不到,需要全國偵查的意思。

1989年是昭和天皇駕崩,平成天皇剛繼位的年份,多事之秋啊!

案情其實並不複雜,你在劇情里只看到了一個幼女受害,而現實中, 宮崎勤一共殘害了四名幼女,因為他有車,活動範圍很大,因此受害者遍布東京都,埼玉縣等100多公里的範圍。

案情和劇中一樣,用喝汽水或者拍照之類的理由把幼女騙上車,然後殺害。

複雜的不是作案手法,而是案情,和兇犯宮崎勤的變態。

電視劇劇本非常精準的把控到了這一點,局裡的宮崎勤和現實中的真人應該是按照相同性格演繹的,做到了形神兼備。你有沒有看得不寒而慄我不知道,我看的背脊發涼。

當然這個演員的演技沒有 《烈日灼心》里的 王硯輝老師那麼牛逼,還是需要結合真實歷史和案情去體會的。劇中的宮崎勤和現實一樣是個電影和電視節目愛好者,那個年代的人不怎麼購買出版物,很多人喜歡在守在電視旁邊翻錄電視節目或者電視劇來收藏。上一集提到的「綾瀨水泥殺人事件」的受害人 古田順子就在追當時一部知名的電視劇,結果在大結局播出的當天被綁架,折磨41天死去後被用水泥封在鐵桶中,因為在囚禁期間有提過自己錯過電視劇大結局的事,少年犯們將她封進去之前專門去錄像帶店找到了這部電視劇結局的錄像帶,與之一起封閉,算是了卻了死者心愿。

這不是犯罪者良心發現哈,而是他們心虛的表現。「綾瀨水泥殺人事件」的少年犯對古田順子犯案是他們第二次犯案。第一次他們截獲了一名夜店失足婦女,也進行了強姦,但隨後將其釋放,等了幾十天以為沒事才出去找到了古田順子,但他們不知道警察一直在排查,一步一步縮小範圍最終找到了他們,結果在審訊技巧面前少年犯們精神崩潰,把古田順子案也交待了出去,這才破案。

宮崎勤事件也是類似的結果,但事情要引人入勝的多,宮崎勤在殺死第一個幼女時完全是激情衝動作案,因為爺爺的去世引起的報復心理。宮崎勤不是戀童癖,他選擇女童下手完全是因為女童的反抗能力低,相比成年女性更加容易下手而已,警方在宮崎勤家中起獲了多達近6000盤錄像帶,約1100本漫畫,錄像大部分都是普通的電視劇,動畫,及翻錄的電視節目等,涉及色情內容的僅僅40多盤,並且一部「幼女色情」都沒有。漫畫倒是有蘿莉內容,但色情比例占多少不清楚。

宮崎勤案發後經歷了好幾年的精神病評測,多名日本精神病領域的頂級專家對其鑑定過,如果有戀童癖傾向應該會被發現,但我找到的資料顯示並不支持。

宮崎勤犯案的原因是他患有先天性殘疾,用之後公布的精神病鑑定報告來說,他是由於上肢畸形所導致的重度人格障礙,使其出現了人際關係異常敏感,以及一定程度的妄想症狀。加之祖父去世所導致的刺激,形成了歇斯底里性的多重人格狀態。

他的「表演性人格」非常明顯,甚至模仿美國的「 12宮殺手」給警方寄去了挑釁的「犯罪說明」。在當中還畫蛇添足的故意說自己是女性,可惜文風男性化明顯,沒有給警察帶來多大影響。

當然警察也沒有抓住他。不能說「廣域督辦」的案件不重視,只是警方手裡的證據太少,他們選擇了最有效,但也是最低效的方法,因為確定犯罪嫌疑人誘拐女童,而且有一次還是在現場有男童的情況下選擇了女童,因此性侵害犯罪的可能性極大,所以他們選擇了對東京都地區所有有性犯罪前科的嫌疑人進行摸排。

人數很多,幾千人,最後連地鐵咸豬手之類的小案子的嫌疑人都排查了。

這個方向不能說不對,但宮崎勤並沒有前科。

最後宮崎勤被捕是因為另一起誘拐侵害終止的案件,這次可以說是險象環生,宮崎勤又成功的將一個女孩騙上了車,但和他一起玩的另一個女童沒有上當,回去告訴了家長。受害人的父親嚇得趕忙跑到誘拐現場,向旁邊小賣部打聽了方向後驅車去追,終於在附近山上堵住了宮崎勤。

當時,宮崎勤已經將小女孩脫的精光,正在拍照。看見自己的女兒受到如此侮辱,父親被氣沖昏了頭,趕緊喝止了宮崎勤。宮崎勤發現受害人的父親找了上來,嚇的趕緊求饒,此時父親已經被氣的保持不了什麼理智了,讓宮崎勤趕緊把膠捲曝光,以免自己女兒的裸體流出。但這也客觀上銷毀了犯罪證據。(別擔心,當時曝光膠捲的方式是拉著膠片往外拉,膠片很長,沒有拉到盡頭,最終警方還是發現了幾張照片底片,而定罪只要一張就足夠了。)

在宮崎勤七手八腳的拉完膠捲後父親才冷靜下來,忽然意識到了危險性,眼前這個身強體壯的青年自己不一定就是對手,於是使勁和女兒打眼色,無奈女兒已經被嚇傻了,就知道哭,情況就這樣僵持著。

還好當時父親找誘拐地點的小賣部問路,得知了犯人汽車行進的方向,小賣部越想越不對勁,於是報了警。警察已經被連日來東京發來的誘拐幼女協查案弄的神經緊繃了,看見類似報案非常重視,立刻出了警,及時沿路追了上來。

宮崎勤就這樣被捕了。罪名是誘拐猥褻女童。隨後在警察的審訊中沒有撐住審訊技巧,招了。

這「綾瀨水泥殺人事件」和「宮崎勤事件」的案犯有相同的特徵,都是普通人,沒有小說里那種犯罪天才的強大心理,他們都是因為另一起事件被警方抓獲,但殺了人多多少少有些心虛,被警方用審訊技巧突破。

片中的宮崎勤還是演的比較像的,這個角色很有象徵意義,一方面做為主角靈異節目的粉絲,會錄下節目收聽,另一方面做為真實存在的「 人間惡魔」,對主角的詢問也展現出「人」的一面,就像一個普通節目粉絲一樣和主角分享著自己的經歷,但劇本對於這段獨白刻畫的相當給力,觀眾很容易就能讀到暗示,那就是宮崎勤在犯案後會前往凶宅附近,似乎是受到了凶宅的蠱惑,又或者是在這壓抑且黑暗的社會中,人間惡魔與怨靈之間相互羈絆,相互纏繞,又相互類比誰才是純粹的惡的問題。

當然這個演員只是演的比較像,宮崎勤真人其實更像《全裸監督》里的 山田孝之

日語裡「人間」不是我們「人世間」的意思,而僅僅是「人類」的意思。這種人與怨靈,社會與凶宅,到底誰更黑暗,誰更純粹的話題籠罩著全片,從1989年的「綾瀨水泥殺人事件」和「宮崎勤誘拐殘害幼女事件」,到1995年「河合聖美故事」的結局時發生的「阪神大地震」及「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案」,這種黑暗社會充斥各種戾氣不定的人和邪惡慘烈的罪案的氛圍在一步一步推高,直到「沙林毒氣事件」到了高潮。

可以看到 河合聖美殘殺 桂木雄大這場戲,桂木雄大這幾年並不如意,因為生活所迫想搞錢還被人騙走了一個腎臟,可以說死裡逃生,而河合聖美則在出賣自己的身體來混飯吃,當這個當年強姦加害人回到河合聖美身邊時,他們孩子的聖靈曾經提醒過他快跑 ,但他似乎已經不在乎了。

這裡的處理其實比較開放,有桂木雄大為當年強姦買單,罪有應得的意思,也有泡沫經濟末期一代喪失理想和經濟的青年迷茫無助的意思,開放性留白,隨你解讀。尤其是桂木雄大死前那個一臉迷茫的狀態,好好感受一下吧,有沒有覺得背脊發涼?

桂木雄大在凶宅強姦河合聖美開始,到他用電話殘殺河合聖美的母親,《咒怨》里第一次出現了不是怨靈所為的兇殺案,雖然說桂木雄大去過凶宅,但是仔細看劇情的話,其實究竟是怨靈還是黑暗社會的現實,有的解讀的。

這一家三口的故事可以說是原版 佐伯伽椰子家庭的另一種展現,(畢竟,《咒怨:詛咒之家》也被稱為《咒怨之始》),雖然殘殺的身份轉變了一下,從父親殘殺全家變成了母親殺死父親,把兒子打成了植物人。

俊樹和原版的俊雄也有區別,俊雄可以肯定是怨靈,但俊樹還活著,只是變成了植物人。在日本有生靈的概念,與之對應的是「死靈」,俊樹應該就屬於前者。在這個故事之後,大家是不是發現了,河合聖美發現的白衣女鬼,似乎只是抱著孩子交給了聖美而已,從頭到尾她都沒有害過人。

但開頭這個故事卻實實在在的死人了,還有另一個怨靈,就像《白老婦》和《黑少女》里一樣。

只有一個嗎?

會只有一個嗎?

這部劇本身的劇情,也在充滿推理趣味的懸疑中展開了。

如果你能堅持看到結局的話,你會驚喜的!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77b502e419d6b5bbbb60d7d34c14e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