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是哭的降臨,不是笑著來呢?答案一次說清楚

2023-07-23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為什麼寶寶是哭的降臨,不是笑著來呢?答案一次說清楚

十月懷胎,孩子呱呱墜地,我們總是這樣來形容一個小寶寶順利來到世界上。寶寶哭著降臨象徵著健康,有活力。我家大寶剛出生時沒有發出洪亮的哭聲,醫生趕緊對著孩子的腳心拍了幾巴掌,聽到大寶洪亮的哭聲之後,醫生才放了心。

這並不是醫生隨便動手打娃,因為孩子剛剛出生,如果不放聲大哭,可能是發生了羊水窒息。拍打孩子的腳心,是為了讓寶寶哭泣之後完成自主呼吸,否則可能就會有安全隱患。

如果新生兒沒有哭泣,麻煩就大了。聽著孩子洪亮的哭聲,家長們也會非常開心,覺得自己用心守候的小生命終於降臨了。有人說,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因為越長大越麻煩,人生要經歷很多的磨難和痛苦。生而為人,註定要受苦,這是寶寶出征時哭著降臨的原因。

有人說對呀,孩子為什麼不是笑著出聲,而是哭的出聲呢?正確的答案一次說清楚,原因有趣又複雜!

小寶寶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周圍都是羊水,他們還不會呼吸。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口和鼻剛剛打開,空氣進入寶寶的肺部受壓,因此而張開了在外界強烈的刺激之下。排出氣體,氣體又經過喉嚨對於寶寶的聲帶進行刺激,孩子因此就產生了哇哇的大哭聲

用我們成年人的想法來解釋,都會說人生就是因為受苦而來的。試著想一下,小寶寶離開母體溫暖的小房子時,一下子接觸外面陌生的環境和氣味,孩子自然會產生緊張的感覺。這種外界條件,也讓寶寶難有愉悅的情緒。

我們每一個人是胎兒時,在母體中成長的過程都是依靠母親。一旦來到這個世界上,溫度和濕度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脫離了母體溫暖的羊水,嬰兒要獨自面對生存環境,哭也就算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了。

胎寶在母體當中時,維持生命的營養就是羊水和臍帶。寶寶出生之後連接母子本身的臍帶被剪斷了,本身依靠的胎盤和臍帶都和自己分離,面對周圍陌生的環境,自然而然會放聲大哭。也就是說伴隨著新生兒的哭聲,他們在嘗試著第一次呼吸。

對於小寶寶來說,從哭到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成年人嘴角上揚就會產生微笑的表情,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笑並不是他們出生就存在的技能,而是經過後天的鍛鍊慢慢學會的本領,而空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一項天賦

哭是孩子最先掌握的一門語言,家長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有的時候乾打雷不下雨,他們會通過哭聲的變化來表達自己各種各樣的要求,所以說孩子的哭聲看起來啊啊的很簡單,事實上是他們最先掌握並且運用的一種溝通技巧

孩子的需求不一樣,哭聲也有區別,家長們要懂得。小寶寶剛剛出生的那幾個月的時間,家裡幾乎是哭聲不斷。孩子哭的很傷心,家長及時的抱起來拍一下給他們安慰,哭聲馬上就會停止,但有的時候孩子會一直哭,無論家長怎麼做,孩子都是哭聲不止。

1、哭聲像小喇叭一樣,預示著他們餓了

因為孩子的胃容量很小,吃完奶過一會兒又餓了,他們不會說話,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唯一的方式就是用哇哇大哭來表達自己餓了,寶媽們聽到孩子焦急的哭泣聲,像小喇叭一樣,就要快點兒給娃兒喂奶了。

2、突然放聲大哭並蹬腿兒,該換尿不濕了

寶寶有屎尿了,濕了孩子當然會感到不舒服。寶媽發現娃一邊哭一邊蹬腿時,可以檢查孩子的尿不濕應該更換一下了。

3、哭聲焦慮沒有什麼規律,可能要睡覺,或者感到不舒服

孩子哭的和平時不一樣,哼哼唧唧沒有什麼規律。這時候孩子多數是在鬧覺,可能跟媽媽在發出自己睏了的信號。

家長應該放下手機,關掉電視,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睡眠氛圍,然後再輕輕的哄拍寶寶睡覺。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的身體不舒服,出現焦躁的哭聲,並且伴隨著一些痛苦的小表情。這時父母就要認真的檢查,如果感覺嚴重,就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4、在睡夢中大哭,可能是被驚跳反應嚇到了

小寶寶雖然月數小,也會做夢,有的時候他們還會被自己晃動的四肢嚇到。大人在旁邊弄出太大的聲響,孩子也會出現突然伸手的反應,這種都是驚跳反應,寶媽及時的進行安撫就可以了。

對於平日裡小寶寶們的哭聲,家長不要覺得是孩子任性,採取不管不抱的方式。寶寶的安全感是從嬰幼兒時期建立起來的,當孩子大哭時,多數是有需求的,家長要及時的給予回應,給娃安慰,這才是幫他們建立安全感的基礎

枕邊育兒寄語:

隨著月份的增長,小寶寶長得大一點之後,他們感受得到了家人的關愛和守護,慢慢就會變得很開心,笑容也會隨之而來。家庭的溫暖和煦的陽光照在小寶寶的身上,原來的哇哇大哭聲,都被咯咯的笑聲取代了。寶寶一笑,家長們的心都被融化了,感覺為娃付出了多少都值得。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777ec6c5fc86218a4f02d3aae66d2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