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ABC》:戲說還是胡說?改編還是亂編?

2023-05-26     電影情報處

原標題:《西遊ABC》:戲說還是胡說?改編還是亂編?

作者 / 西西

本周,年度最值得關注的劇集之一《西遊ABC》在Disney+上線了。

上線僅僅兩天,豆瓣的短評區就湧進一堆惡意刷差評的評論。其中不乏一些甚至都還沒有看過的評價,直接冠上一個「乳了」的標籤。最終,本劇豆瓣開分6.0,並很快降到及格線以下。截至發稿前,評分只有5.5。而關於本劇的熱度,似乎也不如此前大家預期的那樣。

情報君也第一時間刷完了這部劇。需要承認的是,就作品本身而言,它的情節的確沒有那麼抓人,儘管以《西遊記》的故事作為奇幻背景,但是這個大前提和劇集的另一條現實的敘事線融合得並沒有那麼好。情報君個人認為,只能算是「趣味有餘,精彩不足」的一部作品。

不過即便是這樣,情報君依然想要聊一下這部劇。對於國內觀眾而言,或許這個故事跟大家的生活相去甚遠;但對於大部分在美國生活的華裔,乃至於亞裔來說,這仍然是一部意義重大的作品。只不過不同的人從中到底能看到多少,可能就見仁見智了。

班底強大的亞裔主導作品

《西遊ABC》最早的時候,還是叫《美生中國人》(American Born Chinese)。

《美生中國人》是美國華裔漫畫作家楊謹倫的一部漫畫作品。該漫畫由三條故事線組成,分別是從舊金山唐人街搬到郊區的華裔美國男孩王謹、美國男孩丹尼和他的中國表哥欽西,以及作者自己改編的《西遊記》的故事。這三條看似毫不相關的故事線最終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融合了東方韻味和西式幽默,通過跌宕起伏的情節展現了ABC少年艱辛的身份認同的故事。

這是第一本進入美國小學課本的漫畫書。2008年,該漫畫經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在中國出版,在當時的國內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2021年,迪士尼宣布獲得了漫畫《美生中國人》的版權,並將會翻拍成電視劇,導演則是曾執導過《尚氣》的德斯汀·克里頓。

隨後,到了2022年,楊紫瓊、吳彥祖、楊雁雁等大家熟悉的演員陸續宣布加盟。在那時,《瞬息全宇宙》還沒有火遍全球,引發現象級關注;楊紫瓊也還沒有拿到奧斯卡影后的榮譽。但即便如此,也正是在那時候,華裔乃至亞裔演員在好萊塢開始發出更大的聲量,這個大部分由華裔/亞裔創作者主導的項目,就是其中一個最好的例證。

如果說《寄生蟲》在奧斯卡上的大放異彩無意中推開了亞洲電影/亞裔在好萊塢進一步闖蕩的一扇大門的話,那麼在那之後的《無依之地》《米納里》等一系列作品的成功,則讓越來越多的人踏上了這條道路。直到去年的《瞬息全宇宙》的大爆,則讓亞裔/華裔群體完完全全站上了舞台最中央的聚光燈下。

後來的經歷大家也都知道了。楊紫瓊不負眾望成為了史上第一位亞裔奧斯卡影后,關繼威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許瑋倫也成功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還有外公吳漢章——那個最早在《功夫熊貓》里給阿寶的鵝爸爸配音的演員,這次也終於被人記住了名字。而這一家人,在《西遊ABC》里都有出演。

除了上述《瞬息全宇宙》的卡司們繼續聚齊以外,本劇的班底也確實堪稱豪華。

飾演孫悟空的是大家熟悉的吳彥祖,這也是近幾年少有的觀眾們在影視作品上看到他,上次有他出演的作品,還是2020年的《除暴》和2021年的《追憶迷局》。馬來西亞女演員楊雁雁和新加坡男演員黃經漢在劇中飾演一對中國夫妻。亞裔喜劇演員錢信伊跟歐陽萬成也在片中飾演了兩個重要配角。還有著名的華人女演員盧燕也在片中客串了一場戲份。此外,導演中除了有德斯汀以外,還有華裔女演員劉玉玲,以及著名的武術指導張鵬——他也是《阿修羅》的導演。

由此可見,這完全是一個由亞裔/華裔創作者主導+主演,講述華人故事的一個作品。儘管對於國內的觀眾來說,似乎並不買帳,但它確實承載了相當重要的行業價值。也難怪在《瞬息全宇宙》在奧斯卡上大獲全勝之後,該劇的熱度會進一步飆升呢。

奇幻背景包裹青春成長內核

有熱度的同時,自然也少不了爭議。尤其是在輿論環境愈發敏感的當下,涉及到一點點有關中國文化的部分,可能都需要格外小心。

果然,劇集正式上線之後,被不少網友評價為「糟蹋中國名著」「不忠實原著」「呈現了西方人眼中刻板印象的中國人」等等。總之,從結果來看,大多數國內觀眾似乎都無法接受經典的《西遊記》被如此「魔改」,也對生活在美國的華裔生活不太關心。

那麼,這部劇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就目前第一季的內容來看,可以看成是兩個故事的交叉並行。其中一個故事是生活在美國的少年王進在進入高中後所面臨的種種苦惱。他的中文不好,在學校也不太起眼,內向、不自信、書呆子,是旁人眼中那種十分典型的華人形象。但同時,他又不甘心做一個華裔,想方設法試圖融入周圍白人同學的圈子,甚至哪怕遭遇了周圍人的冷落和嘲弄,他也表現出一副不會正面抗拒的樣子。這個年紀的他,正在經歷著劇烈的身份認同的困境。

王進的父母,老實巴交的中國移民,父親隱忍沉默,在公司任勞任怨十幾年卻依舊不敢跟領導提升職。母親則是一個能幹的家庭主婦,把家庭操持的很好,但也難以擺脫傳統中國家長的強勢特質。從父母和王進的身上,能夠看到兩代人的思想在與美國的本土文化風貌相互碰撞時產生的不同化學反應。

另一個故事則是圍繞西遊展開。孫悟空的兒子孫維辰搶了父親的金箍棒,來到凡間,認定王進就是那個能夠指引他找到傳說中第四卷捲軸的引領者。與此同時,孫悟空的死對頭牛魔王也想要搶到這個寶物,幫助他打翻天界,重新制定新的秩序。就這樣,幾股神仙法力之間相互纏鬥,孫悟空一方面暗中保護著兒子,另一方面則要提防著牛魔王的襲擊,而觀音菩薩也化身成凡人,幫助孫維辰解決人間的困難。

面對維辰這樣一個神秘的轉學生,王進既覺得新鮮,同時又很怕維辰打擾他的生活。而故事的最後,在他人的啟發下,王進也終於明白了,不必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自己同樣可以成為自己人生里的英雄。他也幫助維辰趕走了牛魔王,殊不知,卻遇到了更深的麻煩……

從情報君個人的感受而言,整體的故事還算是有趣的。它藉助了《西遊記》的奇幻背景,甚至可以說,它只是挪用了西遊記中的一系列神話人物,而完全沒有採用西天取經的那一套敘事邏輯,而是將其與現實中的人類生活進行了相應的融合。利用「神-人」之間的身份差異性,從而呈現出故事的戲劇色彩和人文主題。

但是,或許也正是因為想要強調「一切遠比你想像的聯繫更緊密「這樣一個主題概念,導致故事的各方面稍微有些夾生。王進的故事雖然為主線,但這裡面又包含了身份認同、家庭關係、校園生活等多個現實議題,歸根結底還是落到了亞裔在美國的生存處境這件事上。然而每一條支線又都處理的不夠圓潤,人物的內心情感又挖得不夠深,邏輯動機牽強,所以導致整個劇作有點趕,不夠抓人。

亞裔在美國的生存困境,這本質上應該是一個集中放大的點。就比如關繼威在片中飾演的那個演員角色Freddy,很多年前,他在一檔喜劇節目裡飾演一個只能靠出醜博取笑聲的「丑角」,儘管當時的觀眾們很喜歡這個角色,但是它並沒有給Freddy帶來事業上更進一步的發展,他也不得不離開了演藝圈。這麼多年過去了,美國人依然會在看到類似的出醜場景時捧腹大笑,甚至王進的白人同學們還將其惡搞平移到王進的身上。

這段支線故事不僅呈現了亞裔演員在好萊塢這麼多年的邊緣處境,某種程度上也跟關繼威本人的個人經歷有很多的重合。編劇或許是想通過這段故事展現整個亞裔群體被刻板化、邊緣化、不被重視的處境,甚至進一步呈現出,時隔這麼多年,類似的情況並沒有得到太多好轉的現狀。

但是,當這樣的矛盾被放置到當下的時代背景中繼續講述時,並沒有跟主角產生更深的連接。換句話說,王進對於自我身份的認同,傳統價值觀和當代價值觀的碰撞在這樣一個大的矛盾背景下應該產生更強的張力。然而,觀眾並無從進一步知曉主角的內心,他的情緒走向。最後他又是如何接受自己的,這一系列心態的轉變處理得未免有些牽強。

至於大家都在吐槽的「魔改」西遊的故事,在情報君看來反倒是比較有趣的地方。歸根結底,這個劇本身就不是改編自《西遊記》,而是改編自那部《美生中國人》的漫畫;而這個漫畫,本身也只有一個故事線涉及到西遊的部分背景,僅代表作者眼中的西遊故事而已。在這樣的基礎上,劇中那些對於西遊中角色天馬行空的處理,也就根本不算是什麼「糟蹋名著」,更無從談什麼是否追求「原汁原味」,所以短評區的很多惡評其實只是無端的情緒宣洩罷了,因為它本質上跟《西遊記》關係就不大。如果無法釐清這一點,那後續的討論也是沒有意義的。

亞裔創作已是未來一大趨勢

透過這部劇,的確折射出了很多現象,有針對作品本身的,更多的是作品之外的。

首先,就這部劇本身來看,它的受眾更多的應該是那些生活在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亞裔/華裔群體們,並透過這樣一個稍顯俗套的故事,傳遞出一個樸實而普世的價值觀。然而遺憾的是,囿於不同的環境和文化差異,在雙方的觀眾之間,確實也存在一些難以彌合的隔閡。這在輿論環境愈發四分五裂的當下,或許會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而且,就這部劇的開發背景來看,顯然是乘上了亞裔/華裔在好萊塢話語權越來越大這樣一陣東風。從《瞬息全宇宙》的大火,到西南偏南上口碑大爆的R級喜劇《兜風》,再到前陣子同樣大火的A24劇集《怒嗆人生》,亞裔題材被越來越重視,亞裔的故事也開始獲得越來越多人的共鳴。這是未來的一個創作趨勢,對日後不管是亞裔/華裔演員,還是其他行業的亞裔群體們來說,本質上也都是好事一樁。

其次,對於為什麼很多評論會感到「破防」這個問題,情報君覺得,一定程度上是我們習慣性地會把經典捧得太高了。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里,經典是嚴肅的、被神化的,是不容置疑的、不容冒犯的。長久以來,我們受到這樣的教化,天經地義地認為有些故事就應該被這麼講述。所以,當看到選了這麼一群連中文都說不利索的外國人來出演我們腦海中的東方文化里的神仙,會覺得經典被「褻瀆」了,認為這是他們在糟蹋我們的文化,政治正確的帽子隨便扣,「乳了」的標籤隨便貼。

然而在情報君看來,越是「被神化」的東西,越是值得被警惕的,因為某種意義上,它往往也有可能是被建構出來的。既然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人眼中為什麼不能有一千個《西遊記》呢?

當然了,這僅僅只是情報君個人的看法。歸根結底,本劇的一些遺憾和不足也的的確確是存在的,情報君上面也提到了。目前的結果也說明,這部作品並沒有達到此前預期的熱度和高度,多少有些可惜。

不過,從根本上,情報君還是樂於看到這樣的作品——或者說,看到這樣由亞裔/華裔主導的作品。透過那些更優秀的作品,或許我們才能更加理智客觀地看清一些事情——至於究竟具體能看清什麼,可能就見仁見智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6a7c00fdc5a9e3dbdfb1290866ba0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