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蘇聯曾計劃7天攻進北京,毛主席緊急命令:疏散北京領導

2024-05-26     文史風雲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69年8月,北京。

一名警衛員抱著一份文件,面露焦急地跑向了毛主席的辦公室,呼吸片刻後,敲響了門。

裡面坐著毛主席和周總理,在警衛員進門後,周總理立馬起身,從警衛員手中接過文件,眉頭已經緊的似乎擰出水來。

看完文件後,周總理深吸了一口氣,嚴肅看向了毛主席說道:「勃列日涅夫要對我們動手了!計劃7天進攻北京,這次還涉及到核打擊!」

毛主席一言不發,滅掉了手中的煙頭,沉默片刻後也起身,說道:「恩來,這幾天儘快通知北京高幹領導立馬撤離北京,隨後我把不同人員的安置地點告訴你。」

戰爭即將到來的消息,很快也在北京傳開。

一時間北京瀰漫在恐慌之中,火車站裡都是準備離開的人群。

為何蘇聯突然要對北京發起進攻?毛主席安排疏散的北京領導都包括哪些人?這個事件對中蘇關係以及中國政策,都造成了哪些影響呢?

中蘇關係惡化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與中國關係逐漸惡化,作為「老大哥」的蘇聯,越來越橫行霸道。

不僅不顧新中國的主權,對中國的內政處處干涉,而且還妄圖侵占中國領土。

越來越多的衝突已無法避免,甚至多次出現了軍事行動。

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境內的珍寶島,面積大約有0.74平方公里,在烏蘇里江航道的中國一側。

根據國際法,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就應該是中蘇兩國的邊界線。

因此,珍寶島無可爭議是屬於中國的領土。

並且在1964年時,中蘇就該問題的邊界談判,蘇聯也承認了該島屬於中國。

但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蘇聯居然開始聲稱珍寶島是他們的領土,將協議置之不顧。

並且還將珍寶島稱呼為「達曼斯基島」,在1968年的年底和1969年的年初,多次挑釁中國。

蘇聯在沒有中方允許的情況下,私自調動軍隊前往珍寶島,將載有軍隊的卡車,裝甲車等也陸續運往珍寶島。

中方多次發出警告,但蘇方卻視作無物,甚至繼續將武器運向珍寶島。

在蘇聯士兵登上島後,還做出對我國士兵進行毆打,攔截等極其惡劣的行徑。

在1969年的2月,島上的蘇聯士兵竟然還用衝鋒鎗,對在邊防巡邏的中國軍隊進行點射,挑釁中國士兵,無視中國主權,極其狂妄。

由於蘇聯多次不聽中國勸阻,軍事挑釁變本加厲。

中方忍無可忍,決定在珍寶島對蘇聯予以軍事反擊。

於是,在1969年3月,身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中蘇兩國,在珍寶島上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武裝對抗,在此次對抗中,中蘇都有人傷亡。

中國也繳獲了蘇聯的一輛T62 型坦克。

這場軍事衝突之後,中蘇的邊界矛盾上升到了頂峰。

珍寶島事件後,蘇聯仍不收手,又對我國新疆有所行動。

1969年8 月,蘇軍派遣300多人,侵入了我國的新疆裕民縣鐵列克提地區。

中國邊防巡邏隊30多人,對蘇聯進行阻止。

但蘇聯的入侵毫無徵兆,加上新疆地區交通不便,未能得到及時支援。

蘇聯入侵者在人數占多的情況下,使得我國新疆巡邏隊30多人全部陣亡。

這兩場事件極為惡劣,主要原因就是蘇聯不再是從前「老大哥」的模樣,開始對其他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欺凌打壓。

蘇聯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勃列日涅夫在取代赫魯雪夫後,蘇聯國力一直在不斷上升,軍事實力也大漲。

勃列日涅夫

由此,助長了蘇聯擴張的野心,違背了共產黨的初衷。

不僅對中國如此,在1968年8月,蘇聯打著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旗號,也公然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大肆控制、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

蘇聯在勃列日涅夫時期提出了「有限主權論」、「社主義大家庭論」、「大國特殊責任論」等一系列,被稱之為「勃列日涅夫主義」的理論。

針對蘇聯的戰備高潮

因為中蘇關係的不斷惡化,蘇聯對新中國邊界的軍事行動,以及透露出的蘇聯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的消息,讓中國領導人不得不緊張地,加大針對蘇聯的戰備。

1969年3月初,《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就針對蘇聯,聯合發表了社論《打倒新沙皇》。

在該社論中,就寫道:「無論你們來多少人,無論你們聯合什麼樣的人一起來,我們都會把你們徹底乾淨的消滅。」

毛主席在中共九大之前便發起了號召,認為大家要做好「準備打仗」的準備。

5月上旬,中國高層領導召開了戰備工作座談會,用來討論對付蘇聯可能的入侵。

9月,召開了全軍的戰備會議,毛主席做出批示:「軍隊不能鬆動!」

在中蘇談判前,林帥也指出:「要用打仗的觀點,觀察一切、檢查一切、落實一切。」

至此,全國範圍內掀起了針對蘇聯的戰備高潮,中國在軍事上、政治上都進入了突擊性的戰備狀態。

為了進一步落實針對蘇聯的戰備,中央軍委發文宣布成立了全國人民防空領導小組。

在小組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還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的熱潮。

為了防範再出現類似蘇聯入侵新疆的事件,中共中央與軍委發布了要加強邊疆戰備力量的命令,要求邊疆地區要隨時做好預防蘇聯入侵的自衛反擊站。

在中國成立二十周年時,中共中央明確發布,要防範一切帝國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的入侵,做好抵抗侵略戰爭的戰備。

因此中國華北、東北、西北人民解放軍,全部處在了緊急戰備狀態。

空軍、海軍、陸軍隨時待命,各部隊的重要大型武器和裝備物資,也開始陸續調動與疏散。

在中蘇邊界談判之前,我國黨中央甚至覺得:根據蘇聯當時的戰略動向和一些情報資料,懷疑蘇聯是將談判作為對我國發動戰爭的一種煙幕,蘇聯的劍直指北京!

到了如此地步,在10月20日,中共中央立馬決定在幾天內,必須將在北京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疏散完畢。

北京高幹的大疏散

1969年10月17日,周總理和其他中央政治局成員,分批次地會見了還在北京的一些國家重要老同志,傳達了毛主席的疏散指示。

中央想保住眾多的開國元勛,並且分散疏散,若真有事情發生,星星之火仍然可以燎原。

周總理在會見了各位老同志後,將毛主席指定每個人的去處都紛紛傳達。

董必武、朱德、李富春、滕代遠、張鼎丞、張雲逸、葉劍英等同志,被指定去往了遠離蘇聯的廣東進行疏散;

張聞天去往了肇慶;

陳雲、鄧小平、王震去往了江西南昌;

陳毅被疏散到了河北石家莊;

聶榮臻被疏散到了河北邯鄲;

而徐向前、劉少奇則是前往了河南幵封。

毛主席也在疏散計劃之內。

除此之外,對林帥和其他一些領導同志的疏散,也在積極籌劃。

在10月14日的通知中明確說:「為適應反侵略戰爭的需要,應付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突然襲擊,經中央討論決定:中央機關集中到北京郊區戰備地下指揮部進行辦公,周恩來同志留北京主持工作,毛主席到武漢主持大局,林彪同志到蘇州組織戰備。」

周總理強調,中央要求各位同志於10月20號或稍晚一點,就必須離幵北京。

林帥最後被要求疏散到江蘇蘇州。

其餘的黨內老同志,大都被安排在了京廣線附近。

之所以如此安排,毛主席指出:「萬一打起仗來,我們是離不開這些老同志的。」

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的深謀遠慮。

實際上,在1969年的9月到12月,除了撤離北京骨幹官員外,還疏散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和物資。

北京的主要單位、黨政機關、學校,也在疏散之列。

疏散人群基本是帶領家眷的,有的是疏散到外地,也有的是疏散到周邊的郊區。

北京國家文化部也進行了疏散,劇團和文聯以及中國作家協會,撤往了湖北咸寧。

其餘的文化部協會,則是被安置在了沙城。

文化部對於此次北京的骨幹疏散也是十分的配合,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其他在北京的文化出版社、中國作家協會的成員,分別在9月25日、26日就開始陸續動身。

除此之外,新中國對國家的科學機關和科研人員,也加大疏散力度。

中科院原子能所由北京搬往了湖北,北京的哲學和社會科學部也疏散到了河南的息縣,大批主要人員伴隨撤離。

除此之外,在北京的國家計委機關、國家統計局、全國物價委員會,也全部疏散到了湖北襄樊。

而國防科委的機關幹部也搬離北京,去往了河南遂平縣的幹校。

據中國曲協副主席、作家陶鈍回憶:「當時北京市內是比較慌亂的,一些有關係的戶都開始安排去往外地,到處賤賣家具,我也想趕快帶著馬列恩斯毛的著作回到鄉下。」

作家陳白塵在日記中也寫道:「當時北京秩序有些混亂,北京火車站更是如此。」

當時的各部門、各單位的重要檔案資料,都加緊裝箱運往「三線」城市保存。

值得慶幸的是,中蘇最終沒有爆發戰爭。

在1970年到1973年期間,大批被疏散的高級骨幹人員收到了返京的批准,陸續回到了北京。

1970年4月,毛主席返回了北京,隨後林帥也返回北京,住在從化溫泉賓館的朱德、董必武、李富春等人,在1970年的7月也根據調動,返回了北京。

此次風波主要是蘇聯挑起,但中蘇關係的惡化,也進一步地促進了中美關係的解凍,新中國的發展進入到了另一個階段。

參考資料:

莽東鴻:《1969年的北京高幹大疏散》,《黨史博覽》,2006年第6期

融冰:《1969年黨政軍主要領導人戰備大疏散》,《黨史博覽》,2015年第2期

唐淙:《淺析1969年中蘇邊界衝突的起因及影響》,《學理論》,2013年第9期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69a6edd9f7a374f7d93887e68b2a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