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月25日),電視劇《開端》迎來了大結局,「爆」上熱搜第一。不過這次的話題是#開端爛尾#。截至發稿,該話題閱讀量為6.2億,18.2萬次討論。有網友說結局太過於完美,也有網友認為邏輯不通,好幾個「挖的坑沒有補上」,還有網友表示「沒有爛尾,只是不夠好,沒有很驚艷」「這部劇很符合我內心的期待,圓滿」...
自1月11日上線以來,《開端》各類劇情的熱搜絡繹不絕。據南都周刊,5天上了超300次熱搜,成為了開年第一大爆款。故事悲劇的引爆者「鍋姨」更是憑一己之力讓觀眾們患上了「高壓鍋PTSD」,還有那「卡農的鈴聲、'準備藥檢'、循環」等也成為了繼2020年「爬山」之後被大家經常討論的話題梗。
懸疑感的劇情和故事還引發了諸多網友在社交平台上主動探討、安利。截至發稿,據貓眼專業版,這部僅僅15集的短劇總播放量已突破13億,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追劇上頭了:「跟著男主進入循環以後節奏飛起。」「演技在線,這麼容易尷尬的題材演得很真實。」「一口氣8集。」而「一口氣8集」的稱讚甚至被劇迷們玩成了一個梗,成了劇情緊湊,扣人心弦的代名詞。
不過,昨晚大結局之後豆瓣評分有所下降,截至發稿,已從開分的8.2下降至8.0分。
不過,毫無疑問的是,作為騰訊視頻開年第一熱劇,《開端》爆了,對出品方和平台而言,這個「鋌而走險」的項目實際有著更大的意義。
新奇的設定,遺憾的節奏
精湛的演技,動人的群像
2集10次循環、15集共經歷25次循環,這就奠定了《開端》節奏緊湊的基調。作為國內首部「無限流」題材的劇集,故事圍繞45路公交車爆炸引發時間循環的科幻設定展開。在校大學生李詩情(趙今麥飾)和遊戲設計師肖鶴雲(白敬亭飾)在遭遇公交車爆炸後「死而復生」,兩人相繼進入時間循環重回出事前的公交車上,聯手阻止爆炸的發生。但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心報復社會的殘忍兇手,還有警方的追查、全社會的關注……
在昨晚播出的大結局中:肖鶴雲和李詩情在警方的幫助下查出了公交車司機王興德(黃覺 飾)與陶映紅(劉丹 飾)之女王萌萌被公交車色狼騷擾的證據,隨後兩人再次進入循環。從循環中醒來後,肖鶴雲一度因身體虛弱無法甦醒,李詩情隨即發簡訊給刑警張成(劉奕君飾)報警救助,並爭取到了盧迪等其他乘客的協助。
最終,肖鶴雲醒來制住陶映紅,盧迪搶走抱住高壓鍋炸彈,警方布控在大橋上逼停45路公交車。在所有人共同的勸說下,王興德和陶映紅決定相信警方,全車人順利得救……
而對於「循環」如何開始的問題,劇集並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故事的末尾,公交車上的乘客們一起獲得了「見義勇為獎」,騷擾王萌萌的公交車色狼和王興德、陶映紅也都受到了審判。
《開端》的成功,首先在於故事的新鮮。哪怕它不是標準意義上的「無限流」,但在豆瓣開分後,大部分觀眾都給出了鼓勵與肯定,超35萬人參與了評價,其中30.8%的觀眾打出了5星好評,47%也給出了4星,甚至有網友高呼這是一部可以「揚帆出海」的佳作,「好看哎!居然好看哎!國產第一部無限流居然每個角色都智商在線邏輯沒亂演技也還ok,好讓我震驚!」
然而,在盛讚題材創新的同時,也有觀眾敏銳的意識到,《開端》的瑕疵也相當明顯——節奏慢、敘事拖,如果能把故事縮減到10集以內,精彩程度很可能會翻倍。
是的,在講述作為故事核心的「循環」時,《開端》更多的是採用平鋪直敘的方式,前幾集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當有限:整整8集之後,男女主角被「炸」了近20次,才最終鎖定攜帶炸彈是中年婦女陶映紅,然而等到他們弄清楚爆炸真正參與者,《開端》又播了兩集,循環又滾動了4次……
也是因為這樣,很多觀眾對今晚播出的大結局又期待又擔憂:「值得鼓勵,但千萬不要爛尾啊!」好在,結局播出後,很多被「虐怕了」的觀眾放下了心:「大家都沒事,挺好!」
敘事與節奏雖有遺憾,但瑕不掩瑜,《開端》的好看,更在於對普通小人物的精準刻畫,該劇並沒有將人性理想化了,而是讓觀眾看到那些我們不自知的自私、懦弱、莫名的惡意。
在逐一排除車上乘客嫌疑的過程中,《開端》刻畫出了一幅普通人眾生相:嘴碎愛搭話,時刻舉著手機拍素材的視頻博主;背著很多藥出門的熱心腸大媽;刑滿釋放,拎著兒子最愛吃的西瓜去尋兒子、渴望家庭溫暖的父親;背負債務,同時還要給女兒賺學費的失業建築工人;熱愛二次元文化,忍著哮喘偷偷養貓的孤獨男孩盧迪。一個個細膩的「淚點」重重打在了觀眾心上。
圖片來源:劇照
同時,劉奕君扮演的老刑警張成,敏銳、沉穩、堅守職責,他在第24次循環中壯烈犧牲的場面成了劇集播出以來最叫觀眾心疼的橋段。
當然,還有故事悲劇的引爆者、中年婦女陶映紅更是被很多網友調侃為「鍋姨」,「一看到她就瑟瑟發抖」。劉丹淋漓盡致的表演,成功讓觀眾感受到了恐怖、絕望和焦慮,滿滿的「壓迫感」。
另外,該劇還引發了網友對於「網暴」的思考。無論是某個循環里對肖鶴雲的網暴,還是對王萌萌的網暴,都提醒著網絡上無端、武斷的猜疑、論斷、暴力對人的傷害,對整個社會安全防線的衝擊和破壞。可仍然有很多人習慣在網絡上以傷害他人泄私憤。
《開端》大火,其核心並非「無限流」這一設定,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將一起公交車爆炸事件與人性的複雜和社會問題聯繫在一起,也就是說,科幻、懸疑的「無限流」只是皮,而核心還是溫暖的底色,它具有紮實的人物塑造能力,並且真正地傳遞著對社會的關懷,對正義的嚮往。而這一切對現實問題的表達,恰恰是製作方正午陽光在《山海情》《大江大河》以來一直擅長與堅持的。
《開端》會成「無限流」開端嗎?
《開端》的播出讓不少人第一次知道了時間和空間循環的「無限流」。事實上,該「無限流」在國外並不新鮮,《原始碼》《土撥鼠之日》等影片都是以循環為故事主體,就算國內,它也並非首部。你還記得《月光寶盒》里至尊寶為了救下自刎的白晶晶在時間線里反覆穿行麼,這大概是國內最早的時間循環。
不過,讓不少觀眾期待的是,還會有類似的「無限流」作品被搬上螢幕嗎?它會成為劇集市場開拓無限流題材的「開端」嗎?
據紅星新聞,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無限流」的概念在國內起源很早,最早接近這一概念的是1990年鄭淵潔編劇的動畫《魔方大廈》,故事講述主人公進入放大的魔方世界,在26個方國中歷練。雖然當時「無限流」概念尚未正式出現,但《魔方大廈》中的26個方國類似於多個獨特空間,主人公在不同方國中的歷險,也類似於現在無限流作品中主人公接受歷練、完成任務的過程。
國內公認的首部「無限流」小說是2007年網絡作家zhttty所著的《無限恐怖》,主人公被召喚進類似電影的平行宇宙中進行歷練,通過多次任務復活隊員,成為輪迴世界的最強王者。類似題材近幾年已經引起了各大影視公司注意。據媒體報道,早在2020年,《地球上線》《全球高考》《死亡萬花筒》等無限流改編作品就被提上拍攝議程,但至今暫未有新的動向。
在甜寵、懸疑、玄幻等題材讓觀眾審美疲勞後,「無限流」這一新鮮的概念難免讓影視公司們一擁而上,但事實是,「無限流」的設定容易陷入套路化,國內的類似網絡小說,基本沒有脫離《無限恐怖》中的「平行宇宙」「輪迴」「生存任務」等概念。核心設定相似,很容易落入內容同質化的窠臼。記者也注意點,《開端》也存在循環過多導致的劇情重複問題。
祈禱君微博截圖
影視研究者張彤認為,如果單純想追逐熱點去拍「無限流」,恐怕不會有好的作品出來。畢竟正午陽光製作《開端》走的還是現實主義的路子,而縱觀國內大部分「無限流」作品,都脫離了現實的底色,改編難度很大。另一方面,《開端》的作者祈禱君就是劇版的編劇,為了更尊重原著,製作方專門邀請了專業編劇對祈禱君進行編劇工作的培訓。
祈禱君回憶,正午陽光請來的編劇幾乎是手把手教她,如何把文章轉化成可以拍攝的劇本的。這種對創作者、對劇本的尊重,是非常難得的。
背後的贏家
《開端》的爆火,也引發了人們對其背後出品方正午陽光的關注。近兩年,正午陽光愈發低調,除了拿出作品,幾乎看不到他們的消息。
作為國內頭部劇集公司,脫胎于山東影視傳媒集團的正午陽光團隊,是許多精品劇集內容的製作方。最早有《琅琊榜》《北平無戰事》《偽裝者》,近年來有《歡樂頌》系列、《大江大河》系列。這些作品已然讓正午陽光四個字成為了國產劇的金字招牌。
圖片來源:正午陽光官方微博
據《財經天下》周刊,專注於打造版權劇的正午陽光,在業內也素來有著更高的議價權。其出品的作品,平台基本都會買單。當然,也會為此開出相對高昂的版權採購價格。
以至於當《開端》這部作品走紅網絡時,業內人評價稱,「《開端》這類作品,也只有正午陽光才能做成。沒人敢做賠本的買賣,萬一做出來沒人買,買了又撲街就麻煩了。」
即便是由正午陽光出品,《開端》從一開始也有很強的冒險成分。
沒有宏大敘事,沒有頂流藝人加盟,也沒有大IP加持,《開端》從一開始就不具備爆款的氣質。當缺乏自帶的初始流量,平台方如何心甘情願為《開端》這個無限流「試驗品」買單?
據相關人士透露,「其實就算《開端》沒有爆,基於正午陽光這塊招牌,騰訊也會心甘情願買單的。」
幸運的是,無論是正午陽光自身,還是買單的平台方騰訊視頻,這一把都賭贏了。《開端》爆火,也讓騰訊視頻賺足了流量與口碑。
侯鴻亮 圖片來源:電視劇《開端》微博
像《開端》這樣的片子走到觀眾面前並不容易。在總結正午陽光的「成功秘籍」時,正午陽光董事長、製片人侯鴻亮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能把每一部戲都想成爆款,有時候期望值越高,反而最後的結果不見得好。影視真的是遺憾的藝術。」
編輯 | 程鵬 王嘉琦 易啟江 董興生
校對 | 盧祥勇
以上非視頻截圖來源:@電視劇開端 官微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紅星新聞、新聞晨報、南都周刊
每經app(記者:畢媛媛)、《財經天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