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消息,據印度新聞信託社(PTI)報導,印度主管電子與科技國務部長強德拉謝克(Rajeev Chandrasekhar)在書面答覆國會詢問時表示,鴻海已依據「印度政府修訂後半導體製造計劃」,重新提交建造半導體工廠的申請書。
外界推測,鴻海將規劃在印度生產40至28納米車用相關晶片,以符合公司跨入電動車產業與特殊成熟製程兩大目標。至於合作夥伴方面,可能還在持續尋找。
2022年2月,鴻海與印度Vedanta集團簽署協議,宣布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呼應莫迪打造本土半導體生態系的願景,在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Gujarat)投資195億美元設立半導體和面板工廠。之後曝光的信息顯示,鴻海和Vedanta雙方合資計劃興建的28納米12吋晶圓廠,預計2025年投入運作,初期產量將為每月4萬片晶圓。
但是,在2023年7月10日,鴻海集團發布聲明稱,已退出與印度跨國企業Vedanta集團合資的價值195億美元的半導體企業。這距離鴻海與Vedanta宣布成立合資半導體製造公司僅一年多的時間,這也使得印度政府發展本土半導體製造業的雄心受挫。
鴻海當時發布聲明,將超重新提交申請的方向努力,而且也歡迎印度國內外的利益關係人加入。
今年9月,彭博社報道稱,鴻海將與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合作,在印度建造40納米晶片廠,並向印度政府申請補助。
印度政府2021年推出半導體生產獎勵計劃,2022年9月批准修訂後版本,今年6月起至明年12月開放外資提出申請。根據修訂後的計劃,印度將提供高達資本支出50%的財政獎勵,以及其他優惠。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此前表示,雖然印度半導體產業仍在早期階段,但是印度整體產業環境改善,政府性能也在提升,印度未來將扮演重要角色,印度發展會愈來愈好,鴻海集團在印度將積極擴張。
印度卡納塔卡邦(Karnataka)邦政府近期發布聲明,鴻海將加碼投資16.7億美元(約新台幣527億元),預定2024年4月生產iPhone,將創造約5萬個就業機會。可以看出鴻海印度的投資,符合劉揚偉所提的積極擴張,主因除印度政府的鼓勵與補助,另一方面是大客戶蘋果要求,擴張印度iPhone製造產能。
鴻海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曾表示,鴻海不是一個半導體公司,但卻是整個半導體供應鏈最完整的公司,這是優勢。鴻海從較成熟的特殊製程切入,所需人力、物力與設備都不是那麼高,利潤也不錯。未來鴻海在印度的投資計劃,將是iPhone供應鏈與電動車等晶片供應鏈同步進行。
編輯:芯智訊-林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4416679d32eb4a1cbe195161c0445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