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為期兩天的第三屆恆山黃芪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渾源縣舉行。大會以「發展道地黃芪產業 打造品牌康養集群」為主題,260餘位行業專家學者及省、市、縣有關人員參加大會。
近年來,渾源縣堅持把恆山黃芪作為聯農帶農富農的紐帶、破題康養產業的關鍵和促進農文旅融合的途徑,建立健全組織機制、培育壯大區域品牌、強化對外宣傳合作,助力恆山黃芪產業蓬勃發展,逐步成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自2022年首屆渾源黃芪產業發展論壇舉辦以來,一大批黃芪產業項目、人才、技術等科技創新要素和「國字號」榮譽逐步聚集到渾源。先後成立了恆山黃芪產業研究院以及系列標準制修訂專家委員會,籌建起國家級保種實驗室,建成了黃芪文化園、黃芪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黃芪標準化深加工展示園區和數字黃芪種植基地。在香港和澳門分別舉辦了「恆山黃芪數字化升級發布會」「恆山黃芪認證標準數字化技術國際轉化落地澳門橫琴宣介會」,官兒鄉恆山黃芪種植基地成功入選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山西渾源恆山黃芪栽培系統」成功入列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開幕式上,12位專家學者受聘為渾源縣高端智庫高級顧問和產業專家;渾源縣人民政府與山西省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指數研究院發布了恆山黃芪市場指數。
在當天舉行的主題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閔慶文,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院長雷海民等專家圍繞藥材類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中國藥」研發與實踐等內容作主題報告。
記者:曹飛
來源:大同日報新媒體編輯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3f196c9de26942ace525d9a2e0f32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