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抑鬱,成為禁錮孩子的牢籠,親子有效溝通很重要

2023-10-12   老張育兒

原標題:別讓抑鬱,成為禁錮孩子的牢籠,親子有效溝通很重要

懷孕階段,覺得孩子只要健康出生就好;

嬰幼兒階段,覺得孩子只要少生病就好;

幼兒園階段,覺得孩子只要不闖禍就好;

小學階段,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

初高中階段,覺得孩子……

身為父母,對孩子總是有不同的要求。而且,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父母的要求好像也越來越高。

從最初的健康到現在的成績好,真的讓很多孩子承受不住。這也成了導致親子關係惡化、孩子抑鬱的最大原因。

只可惜,很多父母還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不斷的向孩子施壓。明明是自己不斷施壓,結果卻不斷怪孩子……

抑鬱,正在慢慢侵蝕孩子

@欣欣媽媽:我家孩子最近不知道咋回事,動不動就生氣,對我們的敵意也特別大。每次只要跟他說話,好像吵架一樣……

@壯壯媽媽:從小到大,我家孩子性格還算開朗。可最近這一個月,總覺得他像變了個人,不喜歡與人來往,還變得少言寡語。

@安安媽媽:這半年,我家孩子的成績,那才叫過山車。之前成績還不錯,可最近注意力也不集中,也不願意上學,成績更是一降到底。

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可能是初期抑鬱的表現。

性格的轉變,成績的下降,都可能和抑鬱有關係。只不過,孩子不擅長表達,不知道他們正在飽受抑鬱的折磨而已。

再有就是,初期的表現都不是很明顯,有些父母的認知也有限,忽略了心理方面的關注,以至於孩子的情況越來越重。

想告訴父母的是:健康,不僅僅包括身體方面,還包括心理方面。

既然孩子已經表現出如此強烈的心理問題,作為父母的話,肯定要重視起來。重新調整心態,調整教育思路,要不然孩子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有效的親子溝通,才是重點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想要緩解孩子的問題,拉近跟他們的距離,最好的辦法就是溝通。

當然,有父母會說:我家孩子脾氣不好,壓根就不跟大人聊天。問的多了,孩子反而不耐煩……

別著急,可能是用錯了方法!試想一下:若是在你心煩的時候,或者特別不喜歡的話題上,你是否願意跟別人聊天溝通呢?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願意溝通,而是父母可能用錯了方式。溝通,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一旦用錯了方式,就會陷入僵局中。

1、重新優化親子關係

不論之前的親子關係,到現在為止都可以翻篇了,一切要重新開始。

最開始,孩子不願意聽父母說話,那就以書信、留言條的方式,讓他明白父母的想法。

很簡單,認真誠懇的給孩子寫一封信,順便檢討一下自己之前在教育方面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的規劃和設想。

大多數孩子,在看到這封信時,都會忍不住竊喜,因為他們感受到了父母給予的尊重。只要打開孩子的心門,接下來的溝通就會容易很多。

2、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感受到孩子情緒出現問題後,父母私底下就要認真觀察他的變化。一來,可以提前了解孩子的動向;二來,若是真的有突發情況,父母也能及時發現。

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這個時候,父母就要緘默不言的提供幫助,要相信此處無聲勝有聲。

很多時候,孩子就是害怕被父母說教,害怕被訓斥,才慢慢封閉心理。趁此機會,說不定能讓孩子有所改變呢,尤其是看到父母的變化之後。

3、注意溝通的頻率和方式

跟孩子溝通是好事,但一定要注意頻率。很多父母借著關心孩子為由,恨不得每天都進行親子溝通……

其實,這麼頻繁的溝通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反而不利於親子關係修復。每周一兩次深入的親子溝通就好,其餘時間彼此也要保持距離。

再有就是方式,不一定面對面的溝通才叫溝通。若是孩子不想聊天,那書信、網絡、留言都是溝通的方式。溝通是橋樑,目的是了解孩子,修復關係,別搞錯了方向。

跟情緒有問題的孩子溝通,確實是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

可是,考慮到孩子的未來,還是希望父母多一些耐心和理解。

人生才剛開始,若是連父母都不願意施以援手,那誰來幫助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