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沒!

2024-07-01     光明網

「黃梅時節家家雨」

初夏到盛夏的江南雨季

高濕伴隨高溫

在連綿不斷的雨水澆灌下

一種可怕的東西又出現了

家裡會發霉,「罪魁禍首」其實是——黴菌孢子!別以為它平時看不見摸不著,實際上「隱身」在空氣中,無處不在,隨著氣流到處跑。一旦遇到合適的環境,溫度適應、能從外界汲取養分和水,就能立刻甦醒,開始生長。

南方的黴菌有「天然地理優勢」

黴菌繁殖最佳條件為高溫(20-35℃)和高濕(相對濕度大於70%),所以溫暖潮濕、陰暗、不清潔、通風較差的環境會更有利於黴菌的滋生。而衛生間、冰箱、洗衣機、陽台等都是黴菌滋生的重災區!

家裡常見的黴菌

01

看看你們家米缸黃麴黴菌

特性:

黃麴黴菌是黃麴黴菌群中的一種,通常呈現出肉眼可見的黃色或黃綠色。

危害:

能產生黃曲黴素,這種毒素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天然存在的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

常見來源:

在土壤、有機物、糧谷中可以發現,也常出現在霉變的花生、核桃、瓜子等堅果以及玉米、大米等穀物中。

02

看看你們家廁所鏈格孢屬黴菌

特性:

菌落顏色多變,有黑色和白色等,視生長環境而定。

危害:

雖然不像黃麴黴菌那樣具有強致癌性,但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和其他健康問題。

常見來源:

家中潮濕的角落、牆角、衛生間等地方。

03

看看你們家果籃青黴菌

特性:

菌斑青綠色,菌落有時呈現白色。

危害:

儘管青黴菌本身不一定對人體造成直接傷害,但其產生的孢子可以誘發過敏。

常見來源:

家中的水果、紡織品、牆紙等濕潤處。

04

看看你們家衛生間、廚房麴黴菌

特性:

是一種特殊的真菌,能夠引起霉變反應,常見的室內黴菌包括黑麴黴、煙麴黴等。

危害:

黑麴黴多附著在潮濕的淋浴間及洗漱台周圍,容易侵襲免疫力較弱的人群,誘發呼吸系統疾病和肺病。

煙麴黴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首份真菌「重點病原體」清單,侵襲性麴黴菌病一旦發生就是危重症。

常見來源:

衛生間、浴室、廚房等潮濕區域。

05

看看你們家各個角落其他黴菌

特性:

黴菌種類繁多,還包括毛殼菌、伏果乾腐菌、黑附球菌等,它們各有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和特性。

危害:

雖然這些黴菌的毒性可能不如黃麴黴菌強烈,但它們也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如引起過敏反應、呼吸道感染等。

常見來源:

家中的各個角落,特別是潮濕、通風不良的區域。

黴菌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影響呼吸道健康

家中黴菌過多,空氣中會產生很多移動孢子,長期吸入危害呼吸道健康,誘發鼻炎、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皮膚過敏

穿上沾染黴菌的衣服,有可能會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瘙癢、過敏等。

食物中毒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後,黴菌在其體內迅速繁殖並產生毒素,這些毒素能損害消化道黏膜,引起胃腸炎等疾病。

降低免疫力

黴菌進入體內產生毒素,可能抑制免疫系統中蛋白質的合成,降低身體的免疫力。

預防發霉的核心是除濕!

間歇通風法:

雨天把朝南或東南方向(即上風方向)的門窗關閉,只開啟下風方向的門窗,減少水汽進入。天氣轉晴,可打開所有的門窗,加速水分蒸發。

木炭除濕法:

每個房間放5到10公斤黑木炭,事先加水煮沸10分鐘,濾去水分通風陰乾,放兩天後置於透氣籃子中,放在屋子內對角位置即可。

報紙防霉法:

在衣櫥底部鋪上報紙,甚至在櫥門內側貼上報紙也行。報紙能吸收濕氣,達到防霉效果,報紙上的油墨味道也能驅蟲。

石灰吸潮法:

石灰是吸附劑。陰雨天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裝生石灰後放置於室內,使室內空氣保持乾燥。

已經發霉如何處理?

1、除霉注意防護

清潔時,要戴好口罩、配備橡膠手套等。做完清潔後,記得清潔自己,洗乾淨手和臉,換衣物。

2、清潔劑輔助除霉

輔助家用清潔劑來清除霉點。如將洗潔精和自來水1:1混合,噴洒在霉點上,用抹布清潔,最後用自來水洗刷乾淨,還可以用殺菌劑進行殺菌消毒。

3、發霉食物全部扔掉!

已經發霉的水果蔬菜,要全部扔掉!

發霉牆面怎麼辦!?

01

藥水擦拭牆面

使用殺霉水、84消毒液或漂白水溶液(稀釋至5%~10%)擦拭刷漆牆面,將黴菌斑擦拭乾凈。方法是使用抹布沾上溶液擰乾後擦拭或者使用小噴壺霧化後噴洒。

02

清水再次擦乾

留置24小時後,用清水擦拭一遍。擦拭時,須使用乾淨的抹布蘸上清水擰乾後擦拭,如果發霉嚴重,可多擦拭一道溶液。為了避免再次發霉應當注意使牆面徹底乾燥。

03

重刷防霉塗料

「回南天」空氣濕度過高的時候,即使牆面黴菌很嚴重,也要等到天氣變暖、空氣濕度恢復正常的時候再刷漆。否則很容易因為濕度過高,漆膜乾燥過慢,使漆膜發霉。刷漆施工最好在空氣濕度小於85%的時候進行。

如果牆面大面積長霉

最好將黴菌殺滅後

剷除塗層

重新塗刷防霉塗料

夏日炎炎,雨水不停

往往讓人心煩意亂

煩則生熱,會影響人身體情緒等

從而產生許多不良影響

小編溫馨提醒

梅雨季要善於調節心情,多靜坐

排除心中雜念

待雨過天晴

再約上親朋好友去體驗盛夏美景吧

綜合:江蘇疾控、無錫疾控

來源:常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2a967395f7e2974bf7dee068f22d1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