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少,反應速度慢,被俄軍巨炮壓著打:烏克蘭急需北約先進火炮

2022-01-15   鷹眼防務觀察

原標題:數量少,反應速度慢,被俄軍巨炮壓著打:烏克蘭急需北約先進火炮

雖然具備更大的威力和更遠的射程,但在冷戰結束後,大部分曾裝備203毫米遠程榴彈炮的軍隊都將其退役,僅巴基斯坦等國仍有少量裝備。之所以退役這種巨炮,原因也很簡單,其機動性較差,而且相比更輕的155/152毫米口徑榴彈炮,203毫米榴彈炮因為射速較慢,其在單位時間內投射的火力反而比不上前者。

不過,烏克蘭軍隊和俄羅斯軍隊已經開始重新服役這種原本已經放在武器墳場的巨炮。2014年之後,由於前線損失以及後方軍火庫爆炸,烏克蘭軍隊重新服役了多門2S7「芍藥」203毫米榴彈炮;而俄羅斯軍隊重新服役這種巨炮的原因,則是大量現役武器被送到敘利亞,導致俄軍部隊缺乏裝備,2S7榴彈炮和T-62坦克等一道解封並經過簡單升級後,重新裝備了俄軍新組建的部隊。

不同的是,烏克蘭軍隊裝備的2S7榴彈炮沒有經過什麼升級,而俄軍則升級了2S7榴彈炮的導航和指揮系統,讓其具備了更快的反應能力。這使得俄軍裝備的2S7的炮兵部隊具備了更多優勢,尤其是在炮戰中,憑藉更遠的射程和反應速度,加之俄軍在頓巴斯地區的電子戰優勢,有力打擊烏軍炮兵部隊,在對付烏軍裝甲部隊時也能發揮更大威力。

由於雙方在頓巴斯地區的衝突中幾乎都沒有使用空中力量,炮兵成為關鍵的火力支柱,但問題在於,烏克蘭軍隊的炮兵明顯要落後於「俄混合武裝」,不管是規模還是素質(很難想像以民兵為主的「俄混合武裝」會擁有一流的炮兵部隊)。烏克蘭炮兵裝備的是冷戰時代的武器,而且缺乏升級,「俄混合武裝」則裝備與不少俄軍現役火炮,同時還有更好的指揮和控制系統,這也是烏克蘭炮兵在炮戰中損失慘重的主要原因。

現在,烏克蘭政府一直要求北約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尤其是致命性武器。在此前的軍援中,北約向烏克蘭提供了現代化通訊指揮系統和反炮兵雷達,讓烏克蘭軍隊在前線的對抗中逐漸扭轉頹勢,但卻沒有提供烏克蘭軍隊急需的重武器,「標槍」這樣的反坦克飛彈雖然先進,但對大局其實沒多大作用。

現在,俄羅斯和北約在布魯塞爾的會談幾乎沒有取得什麼進展,雙方互不讓步,但從另一個方面說,北約雖然不會為烏克蘭而與俄羅斯爆發直接軍事衝突,卻增大了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援助的可能性,至少不再像以往那樣遙不可及,烏克蘭軍隊也有望獲得那些更加現代化的西方火炮和炮兵指揮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