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你還記得那個給外賣騎手打賞200元的新聞嗎?
那個當事人女孩,已經走了。
我也是看了朋友圈才知道這件事。
第一次看這個新聞的時候,其實特別暖心:
女孩小區封閉,想給自己患有聽覺障礙的爸爸送物資,卻因嚴峻的疫情形勢,只能在網上下單。
可在APP上發起訂單後,卻沒有一個騎手接單。
萬般無奈下,她找到前一天給她送外賣的小哥尋求幫助。
外賣小哥答應了。物資也送到了爸爸手中。
但這個過程特別不順利。
小哥中途遇到了突發核酸檢測,繞了很遠的路,才把物資送到女孩爸爸手中。
女孩深知小哥辛苦,於是給小哥轉帳200元,但被小哥拒絕。
無奈之下,她給小哥電話充了200元話費。
女孩把這個故事,分享在了自己的朋友圈。
卻沒想到朋友圈截圖很快被傳到了網上,之後,鋪天蓋地的謾罵湧向了她。
有人說她摳,說她好精明。
「我一個大學生都不會只拿200元啊。」
「200?也太少了。」
她無奈解釋,說自己家裡條件不是特別好,都是老公一個人賺錢。
自己是一個7歲孩子的媽媽,沒有工作,才只發了200元給小哥。
接著網友就問了:「那你怎麼有錢網購?」
他們怎麼知道的?因為更有甚者,去扒了她的社交帳號。
如此幾個來回。
網友質疑,女孩解釋;網友再質疑,女孩再解釋。
中間不乏一些不堪入耳的謾罵、指責和羞辱……
終於,女孩承受不住,從30多層樓一躍而下。
女孩跳樓的消息被證實後,那些指責謾罵她的人,突然人間「消失」了。
他們的生活還在繼續,依舊雲淡風輕。
仿佛這個女孩,從來沒有在他們生命里存在過。
但女生那年僅7歲的孩子,卻永遠失去了媽媽。
這不是我看過的最嚴重的網絡暴力事件了。
去年的時候,我關注到一個新聞。
主角是一個得了肺癌的 25 歲女生,鬆餅君。
她本人特別陽光向上,積極樂觀。
她愛做運動,愛打籃球,投籃投得尤其准。
她愛臭美,愛打扮……
一點都不像一個世俗眼中的癌症患者。
看起來一點都不「悲慘"。
而且她家裡條件還挺好的,父母讓她在美國治療癌症。
她在分享自己患癌之後的經歷時,遭到了很大的質疑。
網友說她造假,說她賣慘裝病,說她就是圈錢。
於是她把自己的病例展示出來。
網友說,病例也能造假!
於是她讓自己的醫生跟她一起出鏡,解釋這件事情。
網友又說,外國醫生怎麼會說中文?演技也太差了,橫店一天100塊錢的群演都不會找他。
在這樣無休止的質疑、解釋中,她從一個本來堅強樂觀的女孩,變得悲觀又抑鬱。
後來她人真的走了,然後別人說:人終於走了,開香檳慶祝。
這個25歲的女孩,也許到死都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對她抱有這麼大的惡意?
我其實也不明白。
我前兩天看到,一個容貌優秀的女孩,在網上分享了自己以數學第一的成績考進牛津大學的喜訊。
不出意外,這個視頻火了。
但網友紛紛懷疑,她不是牛津大學的。
為什麼呢?
因為她看上去不像!
她那麼愛美,和那種朴樸素素的學術范女生,大相逕庭。
然後她開始自證,展示證書,展示她在校的各種成績單。
如此來回,終於網上有個人站出來,給她出了一道本科題目,讓她做一下。
她做出來了。
對方說,那你好像是真的。
可能很多人到現在都沒有意識到,網絡上的惡意比生活當中能大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
我記得當時鬆餅君被網暴的時候,她掛了一個罵她罵得特別難聽的女孩。
然後發現那個女孩,竟然是個高中生。
這個高中生女孩,用她想像不到的惡毒至極的話,在網上咒罵她。
鬆餅君揪出對方之後,這個女孩也遭到了網暴。
接著,她跟對方道歉。
她說,不好意思。她真的沒想到,對方是那么小的一個孩子。
說話是真的可以殺人。
在網絡上,人們不是沒有質疑的權力。
但是如果有人質疑你,你要甩給他一句話,我們學法律的都知道:誰主張誰舉證。
你可以說她的學位證是假的,但你要給出證據;
你也可以說她的病是裝的,但你要給出證據。
你沒有權利,在雪片一樣的質疑湧向這個當事人的時候,要求她去自證。
那個被網暴,給外賣打賞的女孩,自證的時候展示了自己家庭所有的辛酸。
她在自證當中拿出了自己生活中所有的細節。
那根本不夠,網友還會再懷疑她。
她就發現,她用盡全力,竟然都證明不了自己的清白。
可能你覺得,怎麼會有人因為別人的留言放棄生命?
真的有人會。
他們承受不了這樣的蛛絲馬跡的懷疑,也承受不了這樣的如山一般的壓力。
所以以後,再面對類似事情,我們要把這句話傳遞出去:
你的質疑沒有意義,你的認可也無足輕重。
如果你主張,請你去舉證。
那些一字一句輕飄飄的話,都是射向當事人的子彈。
槍響了,誰開的?
不知道。
因為他們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
本文來源:公眾號@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