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童海灘走失,身上的藍色衣服為什麼值得關注

2023-10-08     壹讀

原標題:4歲女童海灘走失,身上的藍色衣服為什麼值得關注

這幾天,一名4歲女童走失的消息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10月4日下午,一對夫婦到派出所求助,稱其4歲的女兒黃某某在上海浦東新區南匯新城海灘遊玩時走失。女童父親表示,自己帶女兒在離海水約20米左右的沙灘玩耍,中間自己返回取手機,女兒獨自在沙灘上,結果他回來發現,身穿藍色連衣裙的女兒不見了,她的鞋子、漁網和小桶都還在那裡。

次日,浦東警方會同消防救援總隊,組織藍天、厚天等6支救援隊伍近200人開展全方位搜索,並組織人員對海灘周圍20餘個監控探頭逐一排查,初步排除女童被他人帶離可能。

最終,在10月5日傍晚,民警在監控圖像中發現了疑似女童的身影,她在原地等候約10分鐘後向海邊走去,在海邊摔倒後消失在海浪中。

種種信息推測,女童或被海浪捲走。目前,浦東警方已協調上海海洋大學和海事大學的水文專家分析水流走向,以進一步開展搜尋工作。據女童父親了解,目前警方的搜索區域已經從南匯新城海灘擴展到了浙江舟山。

事情一出,很快引起關注,不少網友都為這名女童擔憂不已。同時,也有網友表示:「這位父親也太粗心了,讓4歲的小孩獨自在海邊,還穿著藍色連衣裙,不知道這很危險嗎?」

會「吃人」的海浪

人在海邊走,遇上的一大安全「殺手」就是海浪,有時成年人尚且難以應對,更別說小孩了。

比如人們熟知的漲潮。如果漲潮帶來的浪又大又急,可以直接把人拍倒。即使漲潮的浪不大,快速涌流的海水也能困住不少未察覺或跑得慢的人,因為看似退到幾公里外的潮水,漲上來可能也就是幾分鐘或十幾分鐘的事情。今年10月5日,福建廈門就有4名遊客遇漲潮沒來得及跑,被困礁石。

海浪的力量

另外,泥質海灘自身也會增加逃生難度,看似光滑平坦的泥灘,陷進去就很難拔出來,一旦遇上漲潮,根本跑不動。

同理,喜歡玩「沙坑埋人」的也要注意了。沙子在缺少水的情況下是相對鬆動的,人可以輕鬆脫離。而當海水漲潮,沙子裡進入大量水,水把沙子之間的空隙填滿,沙子沒有了鬆散的空間,就會「吸」住埋在沙子裡的人,導致人無法自拔、難以逃脫。

落潮就更不用說,大點的水流可以直接把人帶離海灘,卷向大海。

此次4歲女童走失事件,根據海流預測結果,事發時該海域正處於落潮時段,如果有人落水,很可能會被帶離海灘。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生物系副教授張東升表示,「這兩天風很大,潮水在退潮時,不是直接往下退,而是不斷地涌一點、退一點,是動態退去的。加之該處灘涂有淤泥,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淺,小朋友在上面走,也確實有摔倒的風險。」

除了漲潮落潮,還有「威名遠揚」的離岸流,輕則把人衝倒溺水,重則直接把人卷到深水區。

離岸流又叫裂流、回卷流,是從海岸向海中流動的一股狹窄而強勁的水流。離岸流與海灘垂直,寬度一般不超過10米,長度一般在30~50米之間,有的長達700~800米,更重要的是其速度可達2m/s,每股的持續時間為兩三分鐘,甚至更長,能夠迅速將人拖拽至水中。

與巨大的風浪不同,離岸流不太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其表面看起來真的沒什麼浪,人們經常對離岸流毫無防備,等到身處其中才會感受到。

這一切也使離岸流成為全球範圍內海岸帶區域導致人員傷亡的首要自然災害。我國海洋減災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大約90%的海邊溺水是由離岸流導致的。

更重要的是,離岸流在任何條件下、多種類型的海灘上都有可能發生。

2012年8月韓國海雲台海水浴場出現離岸流,143名遊客被捲走

當然了,這些危險也不是無可避免,最好的方式就是別去不知名海灘或者野灘涂。因為相比於正規的濱海旅遊區,野灘涂本身就存在危險未知等問題。

這也正是此次事故中的一個重要安全細節:女童走失的地方是南匯新城海灘的一片野灘涂,非正規開放的旅遊景區。

通過網友拍攝的現場照片可以看出,在南匯新城海灘大壩外,還有一道消浪壩,這片野灘涂則位於消浪壩外,灘涂外沒有任何防護。

出事的灘涂地區,救援人員正在搜救|圖源:微博視頻截圖

而更讓人擔憂的是,網絡平台上不乏這片野灘涂的詳細「攻略」,甚至有將其列為「上海親子游推薦景點」的,忽視了其背後的重重危險。

去海邊慎穿的藍色衣服

除了「危險的海水」,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衣服顏色。

女童走失時身穿藍色連衣裙|圖源:女童父親微博

衣服的顏色當然不會直接導致人溺水,卻會影響人的判斷,進而影響事後的救援。在此次事故中,4歲半的小女孩身穿藍色連衣裙,而藍色衣服則被人們稱為「隱形殺手」——一旦進入水中,就難以辨別。

此前,澳大利亞急救員、兒科護士Sarah Hunstead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張照片。乍一看,大多數人都會以為這是一張泳池照,其實這是一張「孩子游泳」的照片。穿著淡藍色泳衣的孩子在泳池底部潛泳,實現了完美「隱身」。

一位名為 Nikki Scarnati 的游泳教練也在 TikTok 上發布了一則女兒穿著藍色泳衣游泳的視頻,畫面中只能看到女孩的金髮腦袋在水面上下浮動,而身體已經和藍色的泳池融為一體,根本看不清楚孩子在水中的遊玩情況。他還表示,在一大群孩子一起戲水玩耍時,藍色泳衣的隱形效果更好。

圖源:TikTok視頻截圖

專門從事水上安全、培訓和風險評估的Alive Solutions Inc 公司也在深淺游泳池和野外湖泊中對14種不同顏色的泳衣進行了測試,發現藍色、白色泳衣在游泳池中具有較好的「隱蔽功能」:

第一組測試在較淺的泳池中,平靜水面時,淺藍色泳衣與白色泳衣不明顯;波動水面時,淺藍色、白色、湖藍、深藍色泳衣均不明顯。

上排是在平靜的水面,下排是水被攪動的效果

第二組測試在較深的泳池中,在平靜水面下湖藍色隱形能力最強,在波動水面藍色系泳衣普遍有一定隱形效果。

而人在溺水時,極難將頭抬出水面呼救,且四肢在水中活動幅度有限,需要泳池救生員肉眼觀察,找出人群中的溺水者。藍色衣服的「隱形功能」就成了救生人員辨識溺水者、尋找溺水者位置的一大障礙。

因此從安全角度考量,兒童、成人選擇泳衣顏色時,都應避免選擇藍色泳衣。然而社交平台及網購平台推薦及售賣藍色泳衣的不在少數,且不乏長袖藍色泳衣,這種泳衣的「隱形功能」更強。

長袖藍色泳衣將發揮更優秀的「隱形功能」

第三組測試研究員選擇了戶外湖泊,此組實驗分別是從「海岸水平視角」觀察泳衣浮於水面、沉入水面及在略高視角下的觀察效果。這組中除了亮度及飽和度較高的橙色、黃色、淺綠色,其他顏色沉入水面後,均具有隱身功能。

基於上述調查結果,該公司認為與泳池環境色對比度強烈,且亮度及飽和度較高的顏色,是泳衣顏色的最佳選擇,其中橙色的顯眼程度首屈一指。這也能解釋橙色為什麼是現在救生圈使用的主流顏色。

同理,去海邊玩耍或去泳池游泳都不建議穿藍色泳衣,藍色衣服也應該儘量避免。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遠離危險區域,以及監護人時刻看護好身邊的兒童,不要低估可能存在的危險。願早日找到女童,願平安。

參考資料:

[1]特里斯坦·古利/許丹 譯:《水的密碼》

[2]紀雲.試論色彩的藝術心理效應[D].江蘇:江蘇大學,2017.

[3]央視網:上海警方通報「4歲女童海灘失蹤」事件

[4]中國新聞網:上海警方通報女童海灘失聯:初步排除被他人帶離可能

[5]廣東消防:痛心!無視勸阻趕海,有人不幸遇難……

[6]紅星新聞:游泳時,千萬別穿白色和藍色的泳衣,真的很危險

[7]光明網:揪心!學生相約看海被捲走,2人獲救3人失聯

頭圖來源:網友拍到的照片,女童父親確認是本人

點擊圖片閱讀 | 為什麼電視劇里的人離職都要抱紙箱?

點擊圖片閱讀 | 十一結婚扎堆,因為2024「不宜結婚」?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12c1dcbeeeb5133ddfd9292e7369e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