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片是電影藝術里獨具魅力的一個分支。
它像一道道難解的數學題,讓觀影者如墜雲里霧裡,最後又柳暗花明,仿佛全身做了一場精神SPA。
這類影片雖然種類繁多,但用梗相對固定。
有的採用夢境擒凶的方式,比如《穆赫蘭道》《紅辣椒》和《盜夢空間》;
有的在敘事方式上玩花活兒,比如諾蘭的《記憶碎片》《信條》;
有的來個結局多重反轉,比如影史經典《控方證人》、《非常嫌疑人》,國產佳片《心迷宮》;
有的玩起了時間循環,比如《恐怖遊輪》《蝴蝶效應》《原始碼》;
有的走的是精神分裂路線,比如小李子的《禁閉島》;
有的玩起了真人版「狼人殺」,比如《八面埋伏》《電鋸驚魂》;
國外懸疑片,拍得有聲有色,可惜的是,這些年國產懸疑片,一直是短板。
很多網友,已經總結出了套路:
開頭煞有介事,中間裝神弄鬼,最後發現主角是精神病。
我們每次去看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時間久了,觀眾已經對國產懸疑片失去了耐心。
不過這幾年,陳思誠的出現,倒是讓國產懸疑片多了很多嘗試。
他本身就是個推理小說迷,從演員轉型為導演後就在懸疑推理上下功夫,之後憑藉《唐人街探案》名聲大振。
其後,他又陸續推出了好幾部優秀的懸疑片。
其中本格推理的有《唐人街探案3》,社會派推理的有《誤殺》,雜糅了喜劇冒險的有我們熟悉的《唐人街探案2》。
這一次,陳思誠又出手了。
由陳思誠監製,朱一龍、倪妮、文詠珊領銜主演的懸疑片《消失的她》在不久前登陸全國各大影院。
影片上映前,很多人並不看好這部影片。
你在豆瓣上搜索「消失的XX」,能彈出10+個詞條,而且全都是懸疑片,故事大多似曾相識。
「妻子離奇失蹤,丈夫著急去報警……」
放眼整個影史,這個設定,用了不下上百次,拍成經典的也有好幾部,幾乎很難拍新意。
看過幾集《今日說法》的朋友都知道,妻子失蹤,丈夫一定是第一嫌疑人。
妻子去了哪裡?
如果妻子沒有離世,丈夫無非就是兩種情況。
一種是像《肖申克的救贖》一樣,挖一個物理上的大洞,逃走了;
一種是像《禁閉島》一樣,挖了一個腦洞,消失不見了。
還能怎麼拍?
很不幸,《消失的她》也採用了這個老套的設定。
但幸運的是,這部影片竟然給出了第三種答案。
這部影片中核心人物只有三個。
一個是朱一龍飾演的丈夫何非。
妻子李木子,在結婚周年旅行中離奇消失,他苦尋無果,陷入困頓;
第二個是文詠珊飾演的「妻子」。
何非妻子失蹤後,她卻突然出現在何非的床上,並堅稱自己就是李木子。
第三個是倪妮飾演的金牌律師陳麥。
她參與到這起離奇的案件之中,可本身的身份也很可疑。
影片的劇情其實就是三人之間上演的「三國殺」。
而那個消失的妻子,不過是推動這場迷局前進的麥格芬。
陳思誠是本片編劇,他經常高強度衝浪,熟知網絡熱梗。
比如某論壇上有句對他的調侃「刀在手殺陳狗」。
這次面對這一論壇組織的觀影團,他還當眾拿這句話自嘲,贏得了一波好感。
在《消失的她》里,他也使用了兩個網上常見的帖子。
一個是一則都市傳說。
一對新婚夫婦度東南亞旅遊,妻子換衣服時突然離奇失蹤,丈夫苦尋無果,無奈離開。
多年後在一場特殊的畸形秀上,一個女性被裝在籠子裡,推到了舞台中央。
丈夫發現,這就是他當年失蹤的妻子,兩人對視的一刻,女子流下了眼淚。
這則都市傳說在網上流傳了十多年,並且有多個衍生版本。
《消失的她》中倪妮飾演的陳麥,口述了這個故事,增加整個影片壓抑的氛圍感。
再聯繫最近緬北的新聞,一個簡單的失蹤故事瞬間變成了東南亞犯罪團伙,合謀戕害中國夫婦的惡性案件。
第二個是曼德拉效應。
網際網路興起時,時不時就會傳出南非總統曼德拉去世的消息。
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清楚地記得新聞報道里曼德拉已經去世。
其實曼德拉直到2013年才去世,這種公眾集體記憶出現偏差,就叫做曼德拉效應。
《消失的她》中,雙方相互拉扯,相互鬥法,用的最高明的手段就是製造「曼德拉效應」,迷惑銀幕前的觀眾。
有了兩個高概念的加持,影片的質感一下子出來了。
但還不止於此。
這部懸疑片借用了「精分梗」。
即朱一龍飾演的主角何非,是有精神病的。
這個梗雖然俗套,但是真的好用。
它成了影片的X因素,即眼前發生的一切,究竟是一場驚天陰謀,還是一個精神病人的臆想,影片的張力一下子就出來了。
當然,對於常看懸疑片的觀眾來說,這樣的巧思談不上多麼新穎。
有很多觀眾就表示,看了前20分鐘已經猜到了最後的結局。
但解謎並不是最重要的,陳思誠深知這一點。
譬如《唐人街探案》就是一部嚴格的推理電影,但受眾還不夠大,在一片叫好聲中,最終票房不過8.23億。
在拍攝《唐人街探案2》時,陳思誠就在推理的部分做了減法,增加了娛樂溫情搞笑元素,受眾一下子從推理小說迷變成了老少咸宜,電影票房也迅速躥到了33億。
《消失的她》也是類似。
陳思誠太知道,怎麼寫一個複雜的劇本,怎麼玩多重反轉,但他在這方面極盡克制。
這表現在斷案的過程中,影片並沒有沉溺在嚴絲合縫的推理上,而是雜糅了各種元素。
比如開場的街頭追逐戲,就是商業片里的標配;
比如中間朱一龍和文詠珊互相鬥法的戲,活色生香又火花四濺;
比如後期的槍戰戲,血漿噴一臉,觀眾看得後脊背發涼;
當然還有最後兩位女主間的曖昧一笑,給觀眾提供了很多解讀空間。
於是,簡單的推理斷案,就變成了一場所有人,可以參與的視覺狂歡。
這還表現在結局的處理上,當真相解開後,故事並沒有結束。
陳思誠宕開一筆,講起了案件背後那個戳心的愛情故事。
看過《福爾摩斯》的觀眾應該知道,柯南·道爾經常會在一個案件破獲後,交代背後的故事背景,使得整個案件不是小小的詭計遊戲,而變得充滿厚重感。
《消失的她》也一樣。
全片的高潮,不是最後男主驚覺眼前的一切,而是倪妮將那張照片展示在他眼前時,一瞬間將他擊潰。
至此我們明白了,《消失的她》提供了第三種答案:
妻子怎麼消失的不重要,她為何消失的才是看點。
多年後,人們或許會忘了,這部影片的懸念設置,但一定會記住這個撼人心魄的結尾。
不誇張地說,《消失的她》是今年最佳懸疑片,也是近幾年懸疑片的天花板。
所有的元素兼具,且搭配得恰到好處。
當然,這場好戲能撐得起來,離不開三位主演的精彩表演。
首先讓人記住的是文詠珊的魅。
很多人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赤道》或者《唐人街探案3》里的驚艷扮相。
這些年她雖然出演了不少電影,但一直被認為是花瓶演員。
不過在這部電影里,她的魅是滲透進骨子裡的。
這種魅不是靠婀娜的身材曲線展示的,靠的就是演技,魅惑背後是陰謀,是壓抑,是喘不過氣。
她最具震撼的表演就是用啤酒瓶砸破自己的頭,引誘何非對她施暴的那場戲,一個蛇蠍美人的形象一下子就出來了。
倪妮在採訪時都對文詠珊讚不絕口,直夸看了她的表演「全身都麻了」。
其次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倪妮的颯。
倪妮剛出道主演的《金陵十三釵》造型美艷,之後也多出演一些外形靚麗的角色,演技一直沒發揮出來。
這部影片中,她來了一次顛覆。
造型上一頭齊頸短髮,一身幹練的職業裝,一個英姿颯爽的精英律師形象就出來了。
在表演上,前期的倪妮就是一張撲克牌臉,高冷無情,好似一個機器。
但偶爾會露出一些不可捉摸的神情,這也是破解影片密碼的關鍵。
最後當她露出真容時,那股蓬勃的情感爆發力給人的衝擊感很強烈。
當然,本片最大的演技看點還是朱一龍的瘋。
去年,34歲的朱一龍憑藉《人生大事》拿到影帝,很多人還憤憤不平,說這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這些質疑者真應該看看這部《消失的她》,整部影片就是朱一龍的演技大賞。
朱一龍飾演的這個角色是個精神病人。
因為得病的原因,他的臉部會經常不自覺地抽搐,這對表演造成了極大的難度,但朱一龍完美拿捏。
整部影片2個小時,你仔細觀察他的表演,他的五官好像是一個接觸不良的電燈泡,時不時忽閃一下。
皮哥記得,看到一半身邊有個姑娘興奮地喊:「快看,朱一龍的耳朵竟然會自己動。」
這就是一個好演員的基本素養,那些整容僵化臉是根本不可能做出這種表演的。
瘋子難演,因為用力太猛,就會太過著相,張頌文在指導學生時就形容會出現「五官亂飛」的情況。
朱一龍的五官在動,但全都是微微蠕動,更多的情況下,他靠的是還是微表情、眼神、細膩的肢體動作來完成表演的。
影片開頭,他是個落魄的丈夫。
隔著銀幕就能感覺到他渾身冒汗,身上裹挾著東南亞黏糊糊的濕氣,和由於驚恐而不斷排出的汗液,那股子喪勁兒一下子就展現出來了。
中間他開始犯病,當威脅襲來的時候,他整個身體開始抽搐,那種驚恐的神情,讓人忍不住打一個哆嗦。
緊接著律師陳麥,開始慢慢撕開他的真實面目,朱一龍表現出了驚慌失措,無力辯解。
觀眾之前建立起來的故事邏輯,一下子就被推翻了。
可以說他是那個帶節奏的人,整部戲因為他的表演,時而沸騰,時而冰冷。
然後朱一龍在瘋人院裡被剃了寸頭,這個造型讓人瞬間想起《人生大事》里的莫三妹。
但相同的造型,朱一龍演出了不同的風格。
《人生大事》里,他演的是一個混不吝的街溜子,說話粗俗,但內心善良。
《消失的她》里,他演的是一個瀕臨崩潰的精神病,眼神含淚,青筋暴起,隨時準備做垂死掙扎。
最後,當他看到那張照片時,這是全片最震撼的部分。
朱一龍對著鏡頭絕望吶喊,這張懟臉特寫里,有怨恨有無奈還帶著歇斯底里。
那種表演的信念感,真的被他抓住了。
曾經溫文爾雅的「小梁朝偉」變成了現在拿捏各種表情的影帝,朱一龍絕對是這兩年中國男演員中的一大驚喜。
屬於他的時代或許才剛剛開始。
皮哥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的,朋友表示,好久沒看過這麼好看的電影了。
皮哥看的那場幾乎坐滿,我已經好久沒在電影院裡看過這樣的盛況了。
《消失的她》絕對是端午檔期的頭號種子。
它掀開了懸疑片的天花板,為目前有些蕭條的電影市場注入了活力。
電影上映後,打破17項影史紀錄,登頂端午節票房冠軍,媒體預測票房會破8億。
相信隨著好口碑的加持,《消失的她》會創造更多票房奇蹟。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