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有一棵樹
其名為
搖錢樹
其葉為銀,果為金
主人樹下搖晃
抖露無數金銀
從此衣食無憂
(求暴富)
傳說就是傳說
豐都沒有可以搖錢的樹
但卻有專門種搖錢樹的人
他就是江池鎮關塘村村民
岑學明
創業之路總是充滿著艱辛。為了心中的創業夢,他放棄舒適安穩的生活,回到家鄉種下一棵棵青脆李,讓荒山變綠地。他懷著一份執著與堅持,帶著一絲不服輸的倔強,一步一個腳印,克服種種困難,帶領鄉親共圓致富夢。他就是關塘村青脆李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岑學明。
岑學明查看青脆李長勢
放棄安穩工作返鄉創業
岑學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外出務工,家裡的地都荒著。我們小的時候凡是能開墾的土地,都種上了莊稼,大家是寸土必爭,現在成片成片荒著,看著讓人心疼。
這是岑學明告訴記者的話
1963年,岑學明出生在江池鎮關塘村一個普通農戶家庭,成年後外出務工。
2015年,岑學明放棄了在浙江做鍋爐管理的工作,回到家鄉創業。
(在下佩服)
岑學明和幾個朋友一起四處考察項目,最終決定種植青脆李。
青脆李是一種四川地區的特色良種晚熟李子品種,因為青脆李果實大,脆而甜,果核易離核而聞名。青脆李具有長勢旺盛,樹枝直立、成枝力強等特點,以中枝、短苗枝條和花束壯果枝結果為主,栽植第二年試花試果,第三年可以正式投產。
「我們村的地理環境非常適合種植青脆李,所以我非常看好這個項目。」岑學明告訴記者。
(我代表全體小編獻上祝福)
說干就乾的岑學明,2016年,在全村流轉土地250畝種植青脆李。
精心管護清脆李開始掛果
挫折,我們一生的敵人與朋友。它是生活給我們的一塊石頭。將他造成一堵牆,還是一條路,取決於你。
土地流轉完成後,岑學明就準備去購買苗子,可這個時候,其餘幾個合伙人撤資了。
岑學明
我認準一件事就要把他做好。
這是岑學明面對撤資的話
(加油!)
「流轉土地、購買苗子、種植人工費用等大概需要50萬元,他們覺得發展種植業投資大、收益慢,還有風險,但我認準一件事就要把他做好。他們撤資後,我把自己所有的積蓄拿出來,還向親戚朋友借了一部分,湊了50萬元。」岑學明告訴記者。
第一批李子苗栽種下去,因為缺水,導致成活率較低。
為了解決用水問題,岑學明投資15萬元,修建了2口水池。
「有了水池,缺水的時候就可以抽水用了。」岑學明告訴記者。
當250畝青脆李栽植完成後,岑學明又全身心投身於青脆李的管理中,並邀請相關技術人員現場指導。
岑學明告訴記者,青脆李為自花授粉,結果率高,豐產性好,果肉含維生素C、鋅、蛋白質、鈣、鐵和多種胺基酸等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而在管護上,青脆李比桃子、枇杷等水果更簡單,不用套袋,只需施肥、除草、疏果。
經過兩年的精管細作,去年,青脆李開始試掛果。
「第一年的產量雖然不高,但是口感非常好,今年,基本上已經全面掛果。」岑學明告訴記者。
(我相信我就是我,
我相信明天·····)
帶動周邊農戶開闢致富新路
岑學明
李子管護用工量比較大,忙的時候一天要請40人左右,每人每天80元。我請的都是附近的村民,長期聘請3名貧困戶,幫他們解決了務工難的問題。
除了銷售給超市和水果公司,我還準備搞現場採摘,發展鄉村旅遊,拓寬村民致富道路。
(先富帶後富,努力實現共同富裕!嘿嘿!)
近日,記者在岑學明的青脆李種植基地看到,一株株李樹長勢蔥鬱,在樹枝上掛滿了一顆顆拇指般大小的李子,20餘名村民正在給青脆李施肥、除草。
「李子管護用工量比較大,忙的時候一天要請40人左右,每人每天80元。我請的都是附近的村民,長期聘請3名貧困戶,幫他們解決了務工難的問題。」岑學明告訴記者。
尤其令岑學明高興的是,這幾個貧困戶這幾年通過來果園施肥、除草,他們對種植青脆李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打算自己種植青脆李,而在管護過程中,岑學明毫不保留地把種植李子的技術傳授給他們。
(來!來!來!給你技術!)
貧困戶郎永光,因為年紀大又沒有技術,所以找工作比較難,岑學明知道後主動聘請他管護青脆李。
「現在有了固定收入,自己再種一些莊稼,脫貧就有信心了。」郎永光告訴記者。
岑學明告訴記者,他的青脆李之所以不愁賣,除了個頭大、口感好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瞅准了市場空檔期。青脆李上市時,廣東、福建、雲南等地的李子已經賣完了,所以這個時期是市場的空檔期。
(你方唱罷我再來)
多少人能做到
放棄安穩,奔現未知
多少人能直面挫折
不放棄
岑學明的一句話最動人心
「我認定一件事就要把他做好」
人生路上很多選擇
認定本心
走出自己最
認可的路
記者:林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