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意須盡歡」,那失意時又當如何?李白和蘇軾都給了建議

2020-06-08     也可自話

原標題:「人生得意須盡歡」,那失意時又當如何?李白和蘇軾都給了建議

范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達自己的豁達胸襟,但你知道,范仲淹這種死後能諡「文正」的人,能使家族能傳承數百年不衰敗的人,不說他是聖人,起碼也是一等一的賢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對范仲淹這樣的賢人說的,我輩若以這個標準要求自己,可說是自討苦吃,因為根本不可能做到。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才更像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人生得意須盡歡」,人生失意時,又該如何呢?

李白

其實在李白《將進酒》中,就已經說了人生得意和失意的兩種應對方法,得意須盡歡不用多事,失意時,詩中明確寫道: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花馬是難得一見的寶馬,千金裘更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李白一不開心,就把寶物都換了錢,買酒消愁。有錢人的生活這是這麼樸實無華,我要有五花馬和千金裘,還有什麼好愁的!

詩仙真是矯情,哼!

蘇軾

蘇軾絕對是一個在失意中過了大半輩子的人。他當然得以過,20齣頭就中進士,要不是歐陽修老先生為了避嫌,那就是狀元。歐陽修是當時文中,看到他的文章,感嘆道要「放他出一頭地也」。皇帝看了他的文章,欽點未來宰相。

那是蘇軾一生中最得意的日子了吧。之後,蘇軾的仕途就開始走下坡路,一次又一次被貶,一次比一次貶得更遠,但也成就了他的文學高峰:「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正如詩中所說,從黃州開始,蘇軾的文學就達到了全新境界,人說國家不幸詩家幸,其實個人不幸,也是詩家之幸。因為悲愁就像酒一樣,都是詩興的催化劑

蘇軾雖然仕途坎坷,但他有豪邁樂觀的精神,因烏台詩案差點丟了性命,虧了多方營救,僥倖活了下了,卻也被貶黃州,可以說是人生最失意之時,屋漏偏逢連夜雨,蘇軾真的遇上了一場雨,他卻在雨中寫下一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和朋友同行,忽然天降大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只有蘇軾在雨中又唱又跳,這一場雨,既是大自然的雨,也是蘇軾仕途中的狂風暴雨,換做旁人,恐怕都悲憤不已,然而蘇軾卻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面對人生失意, 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李白和蘇軾,都給出了人生失意的建議,所以你說,人生得意須盡歡,那人生失意又該如何呢?

依我說啊,人生得意時,就要嘚瑟,失意時,就要認慫。怕就怕有一種人,得意時,嘚瑟地連親媽都不認識,失意時還死了的鴨子,嘴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_tfqk3IBfGB4SiUwiH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