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持體溫處於恆定,來適應冬季的天寒地凍,飲食結構需要進行調整。
多食溫熱,少食過冷,保陰潛陽,陰陽平衡。
省咸增苦,以養心經,心氣旺盛,腎氣充盈。
飲食原則,濃淡適中,食物多樣,營養均衡。
冬季潛藏,補益陰精,以熱祛寒,少食寒冷。
為了適應,冬季寒冷,維護保持,體溫恆定,
肥膩偏多,口味偏重,瓜果蔬菜,多多補充。
溫熱食品
羊肉牛肉,狗肉雞肉,驢肉鹿肉,蔥姜韭蒜,
核桃山藥,大棗黃豆,粳米玉米,花生豌豆,
柿子橘子,蝦皮魚肉。
養陰食品
雜糧豆類,麵粉小米,花生核桃,山藥糯米,
牛奶雞蛋,瘦肉蝦魚,香蕉葡萄、蘋果和梨,
芝麻蓮子,紅棗蜂蜜,銀耳鴨肉,山楂枸杞,
龜肉兔肉,豬肉並舉。
補氣食品
黃豆紅薯,山藥香菇,栗子紅棗,土豆小米。
養血食品
動物肝臟和胡蘿蔔,菠菜油菜和金針菇,大桃桑椹和龍眼肉,紅棗、黑豆,棗皮烤至微糊。
省咸增苦
五行中冬季屬腎、屬水,腎主鹹味,心屬火主苦味,故此水能克火,咸能勝苦,為養心氣,所以要減咸增苦,有利腎氣堅固。
協調五味
我們得知鹹味入腎,補養腎臟要掌握分寸,每天用的鹽量基本上要准,以利冬季養陰。
按照膳食規定,每天5克鹽是屬於健康人群的標準用量,為什麼有人執行了標準用量,鈉仍然超標呢?因為只注意到用鹽量,沒注意到食物種也含有鈉或鹽,如醬豆腐、鹹菜、味精等含鹽量很高,這些都要考慮進去。
患有「三高」血症或腎病病人,鈉鹽用量要遠遠低於標準,如果腎病嚴重,該忌鹽就得忌。適當吃點酸味食品,酸味收斂,減少冬季尿頻。多吃些苦味食品有利舒張血管,預防中風。甜味食品雖然可以產熱,有利抵禦寒冷,多吃削弱脾胃功能,增加心臟負荷。辛辣食品活血增加體熱,雖然可吃但不要多。五味雖好,不可太過,量在適中,強壯體魄。
人們常說:冬季進補,開春打虎。所以出現冬至以後,膏粱厚味,大飽口福,結果導致油膩之物積聚血管,管壁變厚,管腔變窄,血流受阻,血管意外令人觸目。
所以強調,冬季進補,食宜清淡,側重食補。
蔬菜水果,五穀為主,適量魚肉,少吃紅肉。
冬季進補最佳時間是「三九」這段時間,總共27天,有利補腎補虛,補氣補脾,之前以後溫補為宜。
冬季屬寒,調理飲食,虛則補之,寒則溫之,
不宜燥熱,少吃冷食,滋陰潛陽,不可飽食。
有人本來,無病無疾,購買補品,毫不吝惜,
致使臟腑,正常生理,受到逆轉,反而更虛。
有人認為,既病則虛,人參鹿茸,燉鴨燉雞,
胡吃海喝,毫不在意,結果出現,病痛加劇。
疾病惡化,後悔晚矣。光靠補品,純屬消極,
綜合調理,才是必須。亂吃亂補,視為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