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人類進化史,第一批人類出現是什麼樣的?

2019-05-17     量子科學論

7000萬年前,一對被稱為肖爾茨之星的褐矮星帶著它的伴星穿過我們太陽系奧爾特雲。恆星、失敗的恆星和恆星殘餘物每百萬年會穿過太陽系多次。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都有可能看到這一事件。

我們的地球有四十億年歷史時,7000萬年前大型動植物的崛起才剛剛開始。生物複雜性在那時爆發了,由於多細胞性、有性生殖和其他基因進步的結合,導致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接下來的5億年里,隨著滅絕事件和選擇壓力,為新生命形式的出現和發展鋪平道路。

6500萬年前,一場災難性的小行星撞擊不僅消滅了恐龍,而且幾乎消滅了所有體重超過25公斤的動物(除了棱皮龜和一些鱷魚)。這是地球最近一次大規模滅絕,留下了大量未填補的生態位。哺乳動物在災後崛起,第一批人類出現在一百萬年前。接下來我們的故事開始了。

6500萬年前

一顆直徑在5到10公里之間的巨大小行星撞擊了我們的星球。它揚起了一層塵埃,飛揚沉積在世界各地,這一層沉積今天可以在我們星球的沉積岩中找到。在該層較老的一側沉積岩中,恐龍、翼龍、魚龍和蛇頸龍等化石非常豐富。巨型爬行動物、菊石和大類植物和動物都存在於撞擊事件之前,還有小型飛鳥和小型陸地哺乳動物。

撞擊事件後,哺乳動物倖存了下來。由於沒有更大的掠食者來阻止它們,它們成長、多樣化,並經歷了物種爆炸。靈長類動物、齧齒動物、兔形目動物和其他形式的哺乳動物,包括胎盤哺乳動物、有袋動物,甚至產卵哺乳動物,在那時有個巨大的生存空間。

(塔斯馬尼亞菲爾德山國家公園,一隻鴨嘴獸在泰恩納河游泳。)

在同一時期,靈長類動物也開始進一步多樣化。6300萬年前——恐龍滅絕僅僅200萬年後——它們分成兩組。

  1. 鼻子乾燥的靈長類動物,發展成為現代猴子和猿類。
  2. 濕鼻靈長類動物,發展成為現代狐猴和狐猴。

5800萬年前

另一個重大變化發生了:干鼻靈長類經歷了一次有趣的基因分裂,因為第一個新穎獨特的進化分支不同於其他干鼻靈長類動物:眼鏡猴。它有著巨大的眼睛,非常適合夜間活動。

它有著巨大的眼睛和乾燥的鼻子,它是第一個從哺乳動物血統中分離出來的單倍體,這種血統會產生猴子、猿,並最終產生現代人類。請注意,它們的鼻子是乾的,而不是濕的。現在你可以摸摸你的鼻子! 眼鏡猴可是我們人類的表親。

它現在占據的生態位與我們祖先的其餘群體完全不同,因此從那時起,他們的進化與他們的其他堂兄弟不同。自然界這種進化分裂經常發生,並不是靈長類動物獨有的。

在過去的6500萬年里各種哺乳動物、鳥類、植物和其他生物一起進化。進化是由環境變化驅動的,這包括地球上發現的所有植物和動物的變化。

5500萬年前

(史前古鯨的重建插圖)

溫室氣體的突然增加導致全球平均溫度迅速上升,毀滅了許多深海動物和植物。這種轉變在海洋中留下了許多巨大的未填充的生態位,為鯨目動物(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5000萬年前,一些偶數趾的哺乳動物開始進化成海洋生物。偶蹄目動物可能都是從一個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也可能是獨立進化而來的。像印多赫斯這樣的動物,可以追溯到4800萬年前,回到陸地分娩的淺水哺乳動物。

達爾文的早期化石遺蹟,被稱為「艾達」,最初被許多人認為是人類祖先中缺失的一環,但這個標本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像猴子、猿和人類那樣的單倍體。儘管它可以追溯到4700萬年前,但它與狐猴的關係可能比與人類的關係更密切。

新舊大陸猴子進化

但是又過了700萬年,在4000萬年前干鼻靈長類動物中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分支:新大陸猴子。人類和我們的猿祖先是舊大陸猴子的後代;新大陸猴子是第一批進化偏離我們血統的猿類(或高級靈長類動物)。他們將繼續在南美大部分地區生存,今天在那裡他們被大量發現。金頭獅子塔馬林是新大陸猴子的一個例子。這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是從大約4000萬年前人類所屬的舊大陸猴子中分離出來的譜系的一部分。

第一批猿類從舊大陸猴子分離

舊大陸的猴子繼續茁壯成長,同時在體型和身體特徵上多樣化。2500萬年前,第一批猿類出現,在這個時候從剩下的舊大陸猴子中分離出來。猿類——定義為完全沒有任何尾巴的種類——會繼續產生許多今天倖存下來的人類近親:小猿和大猿。

最早從舊大陸猴子中分離出來的猿是長臂猿,一種最早出現於1800萬年前的較小猿。

  • 類人猿出現

1400萬到1600萬年前的某個時候,第一批類人猿出現了,猩猩在1400萬年前就分支了。猩猩在此之後擴散到南亞,而其他類人猿留在非洲。有史以來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巨猿最早出現在大約900萬年前,直到幾十萬年前才滅絕。

(猩猩是最早從我們的原始人祖先中分離出來的類人猿之一,大約1600萬年前他們就離開了我們祖先。儘管它們和我們一樣是真正的類人猿,沒有尾巴,但它們與我們的關係不如大猩猩、倭黑猩猩、黑猩猩或任何後來出現的人科成員密切。 )

  • 大猩猩從類人猿分離

700萬年前,大猩猩從其他類人猿中分支出來;它們仍然是現存靈長類動物中最大的。

600萬年前,類人猿分裂成兩個方向,一個方向產生了人類的祖先,另一個方向產生了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分支在另外400萬年里保持統一,而我們最親密的倖存親屬——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僅在200萬年前才彼此分離。

(倭黑猩猩和黑猩猩是當今地球上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兩個物種。倭黑猩猩非常社會化,但仍然不是真正的兩足動物,因為它們經常用四肢活動。大約560萬年前發生的進化分裂標誌著這些生物與現代人類的不同。 )

  • 兩足猿出現

560萬年前,第一隻真正的兩足猿——阿迪皮特斯出現了。儘管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說法,但阿迪猿的手骨表明它是早期類人猿和晚期南方古猿之間的過渡化石。

大約400萬年前,第一個南方古猿進化了:人類亞綱的第一個成員(一個比科更具體,但比屬更不具體的分類)。此後不久,第一個使用石器的證據出現了:340萬到370萬年前。

一個關鍵的進化步驟發生在200多萬年前,因為我們的原始人祖先面臨著食物短缺。一個進化上成功的方法是發展更強壯的顎,這使我們有能力吃那些原本無法吃到的食物(如堅果)。但另一種方法也取得了成功:發展出更弱的下巴和更大的大腦,使我們能夠獲得食物。

雖然兩組原始人都存活了一段時間,但大腦較大的一組人更能適應變化,他們繼續存活。這是我們認為導致人類屬發展的進化途徑不同的關鍵,人類屬最早出現在大約250萬年前。能人,通俗地說是「手巧的人」,比南方古猿有更大的大腦,並顯示出更廣泛的工具使用。

【這裡顯示的原始人類群體包括我們的許多直系祖先和進化表親。這裡展示的有智人(現代人)、南方古猿阿法倫西斯(被認為是人類屬的直接祖先)、直立人(起源於190萬年前,僅在大約14萬年前滅絕)、能人(人類屬的第一個成員)和尼安德特人(起源於現代人之後,獨立於現代人)。(照片來源:通過蓋蒂圖片社拍攝的大英百科全書/UIG)】

  • 直立人進化

大約190萬年前,直立人進化了。這位人類祖先不僅完全直立行走,而且大腦比能人大得多:平均差不多是能人的兩倍。直立人成為第一個離開非洲的直立人類祖先,也是第一個展示使用火的證據的人。能人可能在100多萬年前滅絕,最後一隻南方古猿也是如此。

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人類屬的新例子,包括大約120萬年前歐洲的前進化者(可能是進化的能人或直立人,或海德堡人的早期形式),然後是大約60萬年前的海德堡人。大約70萬年前,出現了烹飪的最早證據;大約500,000年前,第一個關於服裝的證據出現了。

【智人最古老的化石遺蹟現在可以追溯到300000-315000年前,發現於摩洛哥。這一發現可以追溯到2017年,比尼安德特人的發展更早地追溯了我們物種的起源,並表明我們並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只在東非進化。 NHM倫敦/自然】

大約300000年前,第一批智人——解剖學上的現代人——和我們其他的原始人親屬一起出現。我們還不知道我們是直接從直立人、海德堡人還是尼安德特人者化而來,儘管尼安德特人,稍晚於24萬年前,但最終確定下來的是海德堡人。現代語言被認為幾乎和智人一樣早就出現了。

第一個人類的出現花費了138億年的宇宙歷史,從整個宇宙時間表來說我們是在最近才出現的:僅僅30萬年前。自大爆炸以來,99.998%的時間裡根本沒有人;我們整個物種只存在於宇宙歷史的0.002%。然而,在短暫的時間裡,我們已經設法弄清了導致我們存在的整個完整的故事。幸運的是,這個故事不會以我們結束,因為它還在被繼續完善。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人類或智人已經存在了一個宇宙眨眼的時間:不到50萬年。根據進化的理論,如果再過50萬年甚至100萬年,我們會不會成為被研究的歷史,我們會不會被當成化石被發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_N7d-2sBmyVoG_1Zra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