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繡花漢服,撐一把油紙傘浸潤在江南綿稠的陽光中,微風吹拂,羅衣飄飄。
遠處走來的是一位白衣摺扇翩翩少年,眉如墨畫,水翦星眸。
你是否也幻想過這樣的相遇呢?
.1.
極致東方美
最近,中國風又火了一把。
先是#霍尊復古刺繡西裝#引發熱議,然後又是前不久的一個時裝秀驚艷到大家。
鐫刻好 每道眉間心上
畫間透過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黃
以一首《卷珠簾》被大家熟知的霍尊,常著一身古裝,眉眼清秀,將傳統文化唱進歌里,每一次出現都像是從古畫中走出來的少年。
此次現身巴黎時裝周,同樣帶著濃濃的國風。
仙鶴松柏盤金繡工藝和有紳士風度的西裝融合,成為中西結合的典範。
一席白衣,身姿飄渺,舉手投足間盡顯飄然俊逸。
印染、手繪、刺繡等中國傳統手藝呈現出的東方美與霍尊的儒雅氣質相得益彰。
而將兩者聯繫在一起的是一個中國品牌——蓋婭傳說,專注中國服飾美學的蓋婭還曾把敦煌壁畫穿在了身上。
在2019年春夏主題「畫壁•一眼千年」時裝秀上,敦煌壁畫中的菩薩、飛天等在華服上活靈活現。
金色和白紗的融合
天外飛仙踏著雲彩而來
T台猶如仙境
每一幀都美得令人窒息
恍惚間讓人穿越時光
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
一千年以後仍然熠熠生輝
在配飾、配色方面為我們提供無限的靈感
看細節處更為震撼
寶塔耳飾、香爐手提包……
東方仙子的溫柔婉約與高貴華美
就在這婀娜搖曳中盈盈溢滿
世間明月成你華裳
是極致的東方美
.2.
漢服風尚
《左傳》有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禮儀和服章,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標誌。
中國服飾在時尚秀場上的大放異彩的同時,漢服古風也在年輕群體中吹得正勁。
穿著漢服撫古琴,背著唐詩練書法,國風少年表達著他們對古人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熱愛。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在鏡頭下,化著古典妝容的女子低眉訴說著東方神韻。
熙熙攘攘的CBD商業街,與衣袂飄飄、廣袖流雲的漢服青年,現代與古典碰撞出新的時尚。
華夏衣冠,浸染著華夏民族緙、繡、畫、染、圖的工藝美學,也承載著流傳千古的禮儀文化。
以豐腴為美的唐朝,其禮服以合宜的袒胸、低領、大袖為主,走起路來華帶飛舞,格外飄逸。
克制恭儉的宋代則崇尚清雅,漢服以紗羅為主,繡繪圖案或綴以珠玉,褪去了唐朝的華麗更添優雅質樸之儀。
明朝的服飾,重現艷麗之氣,衣料、色彩、紋飾一派繁複絢爛之感。
襦裙深衣、直綴罩衫,每一種款式,都復刻了一段時光。
.3.
守護華夏衣冠
中華文化中有著無限的力量,五千多年文明留下的瑰寶,讓設計師和藝術家們取之不盡。
蓋婭傳說用舊時作文的章法——起承轉合,來定義秀場的大主題,將圓明園、古代四大美人、敦煌壁畫等文化因子融入設計,驚艷四座。
中國人的服飾里包涵的不僅是一種設計美學,更代表著立於天地的精神和生活態度。
上衣四片即為「四季」,下裳十二片則為「十二月」。
上衣下裳,代表天地陰陽。
圓袖交領,代表天圓地方。
中縫垂帶,代表人道正直。
將天地藏於身間是對自然的敬畏,天在上,地在下,四季周轉,不言不議自成一派。
漢服多用繩帶繫結,少用扣子,依此特性,身著漢服走起路來瀟洒飄逸,輕揮衣袖,便帶起一陣清風。
「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是一種與天地萬物共生共存的疏放與閒適。
《國家寶藏》借明衍聖公朝服揭開華夏服飾的密碼,呼籲我們一起「守護歷史,守護華夏衣冠。」
「守護」,聽上去像一個宏大的命題。
但當我們開始了解關注傳統工藝、傳統服飾時,我們就已經在守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