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冠可能引起兒童川崎病!紐約85名兒童住院,5名死亡!

2020-05-13   紐約好吃不

原標題:警惕!新冠可能引起兒童川崎病!紐約85名兒童住院,5名死亡!

每天關注疫情的發展,每天我們都會看到一些新的未知風險。紐約州長在5月8日的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一項重要發現:新冠可能引起兒童中比較嚴重和罕見的川崎病!希望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紐約至今發現有85名兒童,病情嚴重正在住院治療,出現了類似中毒性休克綜合徵(TSS)和川崎病的症狀,包括高燒、低血壓、皮疹、手指腳趾蛻皮、呼吸困難等等。

這些孩子都被測出新冠病毒感染呈陽性,其中,5名兒童因此死亡

州長表示,家長一定要警惕出現以下川崎病有關的症狀,及時就醫!

好玩君將詳細症狀截圖貼在了文末,心急的寶爸寶媽直接最後仔細看

川崎病是許多兒科醫師認為最棘手的疾病,目前病因仍不明。醫師指出,川崎病居小兒後天性心臟病排行榜首位「持續高燒超過5天」是川崎症臨床診斷症狀之一,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童,男童發生率也較高。

並不只有紐約出現了與新冠有關的川崎病症。美國史丹福大學醫生近日在《兒科》雜誌發表病例報告稱,當地一名半歲嬰兒被診斷出患有川崎氏病和新冠肺炎。

這名6個月大足月女嬰,先前健康狀況是正常,最初因持續高燒接近39度被帶到醫院,但沒有咳嗽、鼻塞或流鼻涕,醫生初步診斷她是病毒感染,並安排住院。

在發燒的第5天,這名女嬰出現舌頭乳頭突出、皮疹以及四肢腫脹等症狀,符合川崎症的診斷。可怕的是,出院前一晚,她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川崎病確切的病因,仍是醫學上的一個謎。但這次全球都出現了大量與新冠相關的川崎病症,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警告,近日兒童出現異常發炎症狀(multi-system inflammation)送往重症監護病房(ICU)的數字急增(apparent rise),部分兒童確診新冠肺炎。

英國衛生大臣透露,當地已經有多名原本沒有任何健康問題的兒童,因為疑似由新冠病毒引發的炎症死亡

一度是新冠疫情重災區的義大利北部,也曾有醫生報告,大量不到9歲的兒童重症患者出現川崎病的急性系統性血管炎病症。

義大利新冠肺炎重災區倫巴第大區小鎮貝加莫,過去1個月已出現超過20宗病例,是平常一年病例的6倍

法國4月中旬以來,約有15名兒童出現罕見疾病,發病後全身有炎症,類似川崎症,幸運的是還沒有孩童死於這些併發症。

根據以往的流行病學資料,川崎病在亞洲高發,不算罕見病,在歐美發病率不高,可以稱為罕見病。因此現在大量在歐美出現,引起了醫生和社會的高度重視。

在中國國內,目前尚未出現報道新冠肺炎並發川崎病的病例。

下面好玩君再給大家帶來一些具體的科普知識。

1.什麼是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簡稱KD)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是一種常常發生在5 歲以下嬰幼兒身上的急性、發燒性、出疹性疾病

它的命名是在1967 年,是日本一個名叫川崎富作的醫生首先發現的,川崎病也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2. 川崎病對寶寶的最大的危害是心臟併發症

冠狀動脈擴張較為普遍,還有可能導致心肌炎、心內膜炎,嚴重者可能會產生冠狀動脈瘤伴隨血栓或破裂,它是兒童後天性心臟病最主要的原因

此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男童比例大於女童,年齡越小越容易發生嚴重的併發症,未經及時正規治療患兒冠狀動脈損傷可達25%左右,因此需要家長高度重視。

3. 川崎病典型6大症狀

對川崎病的診斷比較簡單,以下 6個症狀中只要出現 5個就可以確診

如果6個症狀中只出現4個,但可以通過心臟超聲檢查或心血管造影檢查證實冠狀動脈瘤(或動脈擴大),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確診為川崎病。

(1) 持續發熱5 天以上

川崎病的首發症狀是高燒,身上同時伴發有疹子,所以常常會被誤診為感冒、麻疹、手足口或猩紅熱。

川崎病跟普通感冒不同,一般要發燒5 天以上,大多在38〜40℃,對抗生素治療無效,且藥物退燒效果不明顯。後者大多在3-5天退熱,如合併細菌感染,抗生素治療是有效的。

另外,與感冒相比,川崎病患兒發病初期常常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多數在發病之初就比較嚴重;而感冒的患兒發病初期常常吃、喝、玩不誤,精神狀態還好。

(2) 眼睛發紅:川崎病的孩子病程中會出現雙側結膜充血,看上去白眼球發紅,有血絲,象沒睡好一樣,但無瘙癢,無眼部分泌物。

(3) 口唇及口腔改變:患兒可出現口腔和咽部黏膜充血,具體表現為嘴唇發紅、乾裂出血,舌頭上面舌乳頭凸起類似草莓狀,又稱「草莓舌」

(4) 頸部淋巴結腫大。這一症狀是所有主要症狀當中出現頻率最低的一個,兩歲以下患兒出現的比例可以低到50%,很多兩歲以下患兒不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

(5) 皮疹:川崎病的孩子多在發熱2-3 天后皮膚出疹,以顏面軀幹為主,形成多形性紅斑,但沒有水皰或結痂。軀幹部紅斑或者是漸漸消退,或者是形成更大的斑,像地圖一樣。有的家長誤以為是食物或者藥物過敏造成。

(6) 手腳硬腫:患兒的手掌或腳掌皮膚發紅,可出現手足腫脹,像凍瘡一樣。大約10~15 天進入恢復期,開始出現手指和腳趾的膜狀脫皮。也可表現為肛門周圍的皮膚粘膜脫皮,比較嚴重的孩子甚至會出現指甲的脫落

如果能避開誤診,早發現早治療,川崎病並不是疑難雜症。在兒童發病12 天以內治療都算早期,絕大多數兒童可治癒,對它的治療也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兩種治療藥物:

第一個治療藥物是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

90% 的兒童,丙種球蛋白治療有效,所以,使用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後,一般在48 小時之內,持續的高熱就可能退下來,也可以減少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率。

孩子通常在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但冠狀動脈的病變有可能滯後,所以在治癒後的兩個月內,要繼續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並定期進行心臟彩超或者複查心電圖。

第二個治療藥物是阿司匹林。早期需要的劑量會比較大,主要是針對炎症,後期繼續使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是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冠狀動脈的血栓。

早期診斷早期及時治療,川崎病導致的心臟併發症並不多見,希望大家也能注意起來,及時診斷哦~

用州長的話說:我們現在終於領先病毒一步,我們要繼續領先,掌控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