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那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審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法庭

2019-10-23     沙漠玫瑰Rose

作為德國巴伐利亞州第二大城市的紐倫堡,起初在我眼中吸引力並不是那麼大,雖然童話故事《胡桃夾子與老鼠王》的原著故事就發生在紐倫堡的市政廳里。中世紀的城堡和教堂和其他城市相比也並不足夠出彩。只不過,每當聽到「紐倫堡審判」這段歷史,我都會想,啊,這個城市我還一直沒有去過。

許多人對紐倫堡的第一印象,都來自於歷史課本,我也不例外。希特勒對曾經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青睞的紐倫堡情有獨鍾,稱其為全德「最德意志化的德意志城市」,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就將納粹的總部設在這裡,也給這座古城招來了滅頂之災:1945年,德意志第三帝國大勢已去,盟軍的飛機轟炸了紐倫堡,摧毀了老城90%的建築。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罪孽深重的納粹分子在同盟國內部引起激烈爭論,最後決定公開審判。

審判歷史照片(本圖來自於網絡)

審判地點就選在了昔日納粹的總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審判,使紐倫堡聞名天下。1945年11月20日,俄、美、英、法四國大法官走進紐倫堡法院第600號審判廳,舉世矚目的歷史上第一個國際法庭——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在這裡開庭了。21名同盟國認定的主要戰爭罪犯被推上了歷史的審判台,其中包括前納粹元帥赫爾曼·戈林、希特勒副手魯道夫·赫斯等人。要知道,那時候戰爭剛剛結束,只有審判才能挖掘歷史的真相。在十分艱難的境況下,整個審判共持續了315天,開庭218次,整個審理過程和記錄均用了英、法、德、俄四種語言,正義與邪惡再次以不同形式展開了激烈交鋒。今天的審判原址已經成了一座紀念館,還保留了當年的審判廳。

審判歷史照片(本圖來自於網絡)

對德國來說,紐倫堡審判如同一個里程碑,從那時起德意志民族開始了對歷史的反省。而對紐倫堡來說,這段歷史是她揮之不去的陰影,在世人心中一直是沉重而嚴肅的。

我一直對二戰歷史感興趣,這次來紐倫堡,就一定要去審判原址看看。紐倫堡審判紀念館(Memorium Nürnberger Prozesse)並不在老城裡,從皇帝堡出來後,匆匆乘地鐵過來。出地鐵口走不遠,就看到了紀念館外面掛著的英、美、俄、法四國的國旗。

走到了一直期待的紀念館門口,心裡還真有點激動,曾經在許多紀錄片中看到的地方,終於有機會參觀了。紀念館需要購票入內,但有免費的中文語音導覽。

參觀從二樓開始,昔日審判的地點就是二樓的600號審判庭,現在仍然作為正常的法院進行使用。

審判大廳寬敞明亮,法官席位的正上方掛著十字架,原告席與被告席分列兩側,遊客所處的位置是證人與旁聽席位。74年前的11月20日,4位來自不同戰勝國的法官端坐中央,首批被同盟國認定的23名戰犯中,有21人接受審判,其中一人重病不能出庭,實際坐上被告席的是20人。美國首席大法官傑克遜首先宣讀總起訴書,羅列法西斯滅絕人性的罪行,而狡猾的被告們想方設法為自己開脫罪責,並用盡了各種花招,企圖逃脫這次正義的終極判決,至少為自己減刑。審判的過程可不是一帆風順,主審判長,美國人赫魯特、檢查官羅森上校和德國司法部長亞林克三人也有各自的觀點,在法庭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美國的高級官員們又希望能夠在審判中提取到被告罪行的良好證明,給了審判極大的壓力。最後,赫魯特頂住了壓力,在法律公平公正的原則上,給出了最正義最公正的判決。

美國首席大法官傑克遜

站在600號審判廳里,似乎還能聽見昔日的爭論,被告的狡辯,證人的哭訴,法官的落槌聲……傑克遜法官描述這個法庭的氣氛是「憂鬱的莊嚴」。那一場載入史冊的審判,是正義與邪惡,戰爭與和平的對決。

三樓不大的展廳內,展出了審判的前因、經過和對戰犯的處決。每一塊展板上都有編號,可以根據編號在導覽器上自由選擇聽講解。記錄的歷史資料非常充足,來龍去脈也介紹的十分清楚,中立、真實地記錄了那一段歷史。

首輪審判中共有33位證人到庭,61位證人為19名被告辯護作證,還有143位證人通過詢問提供證詞,最終有18名被告被判以「戰爭罪」等罪名,其中11人被判處死刑,有6人提出上訴,所有上訴都被駁回,一律維持原判。就連戈林要求改絞刑為槍決的上訴也被駁回了!

首輪審判結束後,又進行了12輪審判,主要目的是為了審判為第三帝國提供資源的人。簡單地說就是「助紂為虐」的人們。

關於審判席和旁聽席上每一個人的介紹

審判過程中裝證物的箱子和座椅

地面上繪製著審判廳的座位圖

值得一提的是,紀念館裡還展出了東京審判和在德國其他城市陸續進行的一些審判。遺憾的是,上世紀的「冷戰」使得部分審判被擱置,東京審判中還有些戰犯被包庇。對比德國和日本對戰爭的反思態度,不禁令人唏噓。

可以說,紐倫堡審判就是國際法院最早的雛形,其目的是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審判鞏固來之不易的和平。在紐倫堡的這一堂歷史課並沒有讓我失望!翔實的史料,珍貴的影像資料絕對值得一看。

Tips:

1、交通:地鐵U1線Bärenschanze站

2、開放時間:周三至周一10:00-18:00,提前一小時停止入場

3、門票:6歐元,含語音導覽器(有中文)。

走出審判紀念館,略感壓抑的心情需要美食來平復。說到德國美食,印象最深的就是豬肘和香腸。德國可是名副其實的「香腸大國」,有超過1500種香腸,每個地方都有其可以引以為傲的香腸品種。在紐倫堡就專門有一種「紐倫堡小香腸」,是紐倫堡最有名的小吃。與其他街頭常見的煎烤類香腸不同的是它只有手指大小,又細又短,一根重量大約僅有25克,一份一般是三根或六根起售。

坐地鐵回到中央火車站,車站裡就有出售小香腸的攤位。這種麵包夾香腸的吃法在當地也有個名字——「三合一小麵包」,就是普通的小麵包里夾上三根小香腸,手指大小的小香腸用火一烤,把多餘的油脂烤出來,口感香脆,再加上佐料入味,據說就連吃素的人也抵擋不住它的誘惑。

回到老城,路過紐倫堡三座重要教堂中的聖勞倫茨教堂(St. Lorenzkirche),這座有著高聳雙塔的哥德式教堂於1270年-1477年建於一座古羅馬長方形教堂的基礎之上,正立面兩座對稱的塔樓高聳入雲,中間裝嵌了一扇直徑達9米的圓形花窗。教堂總長91米,寬30米,鐘樓高達80.8米,是德國宗教改革後巴伐利亞州地區知名的路德會教堂之一。這座歷經風霜的教堂承載著德國歷史的演變,二戰時同樣也損毀的非常嚴重,戰後進行了全面修復。

Tips:教堂參觀免費,開放時間:周一-周六 9:00-17:00, 周日 13:00-16:00。

紐倫堡的當地菜系屬於弗蘭肯菜系,除了德國國菜烤豬肘(Ofenfrische Schweinshaxe)之外,還有烤豬肩(Fränkisches Schäufele)。晚餐我聽民宿房東的推薦,選了主集市廣場旁邊的一家傳統德式餐廳Bratwurst Röslein,自然點了烤豬肘和啤酒。

在紐倫堡短短一天半的時間,儘管不能將這座城市參透,卻已記憶深刻。無論是品味中世紀古堡的魅力,還是感受歷史的情懷,或僅僅徜徉於街巷之中,這座古老與現代相輔相成的城市,就像一朵帶刺的玫瑰,充滿著誘惑。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uvZ_m0BMH2_cNUg4K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