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諱莫如深的秘密今天終於被捅破:到底是誰在操縱中國股市?

2019-07-30   狼行華爾街

首先我要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大家覺得股市裡面有沒有莊家(主力)?也就是傳說中「隱藏在暗處操縱個股漲跌的黑手」?如果你看到了我的這個提問,給出的答案是「沒有」的話,我認為你不適合炒股,應儘早退出股市。眾所周知,股市嚴格意義上是屬於」零與遊戲」的模型範疇。

把莊家的大資金形容成了風,我覺得這個比喻十分恰當!古語云:山雨欲來風滿樓,一旦這些「風」一樣的大資金「潤物細無聲」的進入了某支股票中,想必其在不遠的將來必將有所斬獲!

既然知曉了股市中確係有莊家真實存在,那麼跟著莊家走就成為了我們明確的穩定獲利目標,而大部分投資者也是如此這般趨之若鶩的。但是如何跟莊?怎麼跟莊?跟什麼樣的莊?就成了我們需要樂此不疲日夜鑽研的課題。

先看一個小故事《用自己的方法賣辣椒》,很富有哲理性,可以一起思考:

賣辣椒的人,恐怕都會經常碰到這樣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那就是不斷會有買主問:「你這辣椒辣嗎?」不好回答——答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怕辣的,立馬走人;答不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喜吃辣的,生意還是做不成。

有一天沒事,我就站在一個賣辣椒的三輪車旁,看攤主是怎樣解決這個難題的。趁著眼前沒有買主,我自作聰明地對她說:「你把辣椒分成兩堆吧。」沒想到賣辣椒的婦女笑了笑,輕聲說:「用不著!」

說著就來了一個買主,問的果然是那句老話:「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很肯定地告訴他:「顏色深的辣,顏色淺的不辣!」買主信以為真,挑好後滿意地走了。也

不知今天是怎麼回事,大部分人都是買不辣的,不一會兒,顏色淺的辣椒就所剩無幾了。我於是又說:「把剩下的辣椒分成兩堆吧,不然就不好賣了!」然而,她仍

是笑著搖搖頭,說:「用不著!」又一個買主來了。賣辣椒的婦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答道:「長的辣,短的不辣。」買主依照她說的挑起來。這一輪的結果是,長辣椒很快告罄。

在股市中,主力或莊家何嘗不是這樣,會經常把股票通過分類、包裝賣給搶購的散戶。

看著剩下的都是深顏色的短辣椒,我沒有再說話,心裡想,這回看你還有什麼說法。沒想到,當又一個買主問時,賣辣椒的婦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軟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陽曬了半天,確實有許多辣椒因失去水分而變得軟綿綿的了。

賣辣椒的婦女賣完辣椒,臨走時對我說:「你說的那個辦法賣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辦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因此,在股市上,莊家或主力資金就像賣辣椒的老婦一樣,再不好也能賣出。他們會根據市場變化、投資者的心態、國家政策變化,把幾千支不同的股票分出不同類別

並賦之予相應題材,人人稱絕,致使每次均有股民踴躍購買。如一種分類後購買周期結束,又會出現另一種分類擺在股民眼前,始終會有人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追

逐。如小盤股與大盤股之分類;低價股與高價股之分類;創業板與主板之分類;央企背景與民營企業之分類;預盈預增與預虧預減之分類,等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

提倡選擇股票必須先選擇即將成為熱點的板塊,只有選准這個板塊,才是股民資金關注的對象,也只有資金大量湧入,此時這個板塊的股票價格才有可能節節升高,

你購買的股票市值才可以大幅攀升。不同時期肯定有一個強勢的板塊勝出,而此板塊的勝出又是彼板塊退潮的開始。正由於人類具有極強的抽象思維,所以股民才更願意追逐標新立異的板塊。


股票有無莊家入駐,從哪些指標上可以看出來?

1、龍虎榜看遊資

股票的波動方向,由大資金來決定。那麼,我們怎麼看一家上市公司的主力?一家公司上市之前,會有原始股東,也會有機構的戰略配售。待上市之後,原始的限售股東有解禁期,不能一上市就跑光了,所以新股剛上市不久,純粹是炒籌碼博弈。

新股上市基本都會連續一字板,等到哪天開板了,中籤的投資者就會賣掉手中的股票,流通股經過一通換手,就會轉移至市場上其他的投資者,一部分就會落入到有實力的短線遊資手上,結合市場熱點來封板。因此,新股上市的幾個月內,遊資是主要的主力,我們從龍虎榜就可以看出來有無遊資進入股票。

2、限售股解禁看拉升動力

新股上市都會給予溢價,隨著市場投資者回歸理性,股票的基本面決定了股價走勢,有些股票上市幾年依然能屢創新高,但大部分是,上市後炒作一番,然後是進入長期的下降通道。因為A股的一個實情是,有些企業上市的目標是巨額的溢價,為了能以更高的價格套現。所以,臨近解禁期,會有些待解禁的資金蠢蠢欲動,想辦法把股價拉起來。我們可從炒股軟體的F10裡面查詢「限售流通」情況。

3、股東戶數變動看籌碼集中度

新股上市三年後,就可以達到全流通狀態,定增的限售股除外。如果有莊家要進入一隻股票,必然要收集籌碼,在籌碼集中的過程,股東戶數會降低,因為莊家即使分了很多帳戶來吸籌,還是會遠遠低於散戶的帳戶數量。我們可以在F10裡面查看「股東戶數變動」,股東戶數連續幾個季度都在減少的個股,就要密切跟蹤了。如下圖的個股,籌碼集中區域,就是股東戶數一直在減少的區域,近期結合熱點直接啟動第一波主升浪。

4、技術圖形和籌碼指標看莊家動作

大部分老股票都有牛熊周期,牛市就是主升浪階段,熊市就是漫長的築底階段。在熊市的築底階段,就是莊家介入的時機,莊家需要衡量兩個方面,第一,上市公司未來是否有預期改善的利好,比如業績好轉、優質資產注入等;第二,股價是否跌出了足夠的空間。有底部的吸籌空間、未來也有利好的股票,莊家操盤的成功率更高。莊家吸籌,在技術圖形上會留下痕跡,這個痕跡就是底部放量。因為資金體量大,在買入時就會使得成交量放大,本來一天就幾百上千萬的成交金額,突然增大到幾千萬以上,肯定是由大資金買入導致的。

除了底部吸籌留下的底部放量之外,還要結合籌碼指標,收集籌碼是一個過程,尤其是在一隻不活躍的股票上,則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來收集籌碼,直到籌碼指標顯示籌碼集中度比較高,才表明莊家完成了收集籌碼的動作,等待拉升即可。如下圖的個股,在底部放量吸籌,然後經過了大半年時間的磨底震倉,直到籌碼集中在莊家手上,隨後就逐步抬高股價,利用利好消息啟動主升浪,最後就是高位出貨。


「主力」是如何收割韭菜的

主力最擅長玩弄兩種情緒,貪婪和恐懼。造成恐懼讓人們放棄手中的籌碼進行吸籌,再利用人們的貪婪拋售收集到的籌碼。但是主力並不是萬能的造物主,他也不能完全確定自己的行動是否成功,他需要去測試市場情緒。比如在吸籌階段,是不是所有的賣盤都已經被吃光了呢?主力害怕的是他們自以為賣盤已經吸收完畢開始拉升價格,然後卻產生新的賣盤衝擊,價格再創新低,那之前的震倉就失敗了——為此,他們需要進行供給測試。那麼派籌階段呢?主力害怕當他們將價格拽回之前的高需求區間,開始填充倉庫的時候,由於市場需求還沒完全滿足,價格繼續上行——為此,他們需要進行需求測試。

【供給測試】

主力完成吸籌階段後會推高價格,在此之前一般會先進行供給測試。主力慣用手法就是在上漲階段,發布一條利空消息製造價格暴跌,來觀察是否可以洗出釘子戶。如果成交量較低,意思就是剩餘賣盤很少,所有的賣盤幾乎在吸籌階段就已經被吸收了,這是他們喜歡看到的結果。圖1 測試點K線產生的過程不必深究,但必須是低成交量、低實體加上長下影線,可以是陽線可以是陰線。

圖2

如果測試結果圖2所示,即主力將價格往下推的時候產生的巨大的成交量,意味著之前的震倉還未完全吸收賣盤,此時推高價格風險很大。說明吸籌階段仍需繼續,繼續打掃市場存留的空方頭寸,所謂的「空頭不死,多頭不止」就是這個道理。等待測試結果出現低成交量,那麼拉升的時機才正式到來。

【需求測試】

圖3

隨著派籌階段進入尾聲,主力當然希望之前買盤聚集的區間已經不存在多餘的需求了。還是跟他們的好朋友——媒體,一起發布利多新聞,將定價調高,如果不存在剩餘需求,市場會以接近開盤的價格收盤,而且成交量很低。這樣他們可以安全快速的把價格打壓下去,來填充他們已經空空蕩蕩的倉庫。圖3測試點K線形態表現為低成交量、低實體和長上影線。

圖4

如圖4所示,如果出現調高定價後,價格不斷上行,並遠超開盤價。這就說明市場仍存很多買方需求,他們認為該階段只是上漲趨勢中的回調,趨勢仍會延續,並不斷湧入市場。這樣不利於主力安全的打壓價格進行之後的吸籌,因此派籌階段仍為結束,知道出現測試點出現低成交量為止。當前測試結果並不是一根K線就可以呈現的很好,如果第二次、第三次測試的成交量更低,那麼進行下一階段的安全性就會更高,也就意味著反轉即將來臨。

【拋售高峰】

圖5

拋售如煙火般絢麗,這場盛宴出現在上漲的頂部,主力長時間的努力就是為了這一刻。其實他們倉庫已經清空的差不多了,但是還需要部分「接盤俠」來幫他忙清空最後的「炸彈」。他們將價格推到更高處,「接盤俠」們終於按耐不住女神的垂憐選擇妥協了。在這場煙火中,會出現兩三次市場收盤價接近開盤價,同時隨著較大的成交量,晚會步入尾聲。晚會結束後,價格加速向下突破,一去不復返,主力吸籌階段又要重啟了。展現出現的K線形態,一般包括多次的高成交量、低實體以及長上影線(見圖5)。

【買入高峰】

圖6

讓人難受的是,主力的買入高峰正是韭菜們的賣出高峰(見圖6)。市場蔓延著恐懼情緒,主力一次次突破散戶的心理防線,散戶恐慌的了結自己的頭寸。隨後主力開始進入吸籌階段恢復庫存,並通過踢蘋果樹的方法,不斷振出那些釘子戶。他們通過自身的買盤推高價格,受驚的散戶看到希望趕緊拋出自己的頭寸,價格數次被打回開盤價,在長時間的煎熬中他們死在了黎明之前。主力填滿倉庫,開啟了新的一段上漲趨勢。

這裡我們可能需要接受一個事實——市場在某種程度上會被主力牽著鼻子走,但是他們並不能任意操控市場的價格波動,他們也需要足夠的時間來規劃他們的「宏圖偉業」,他們的工具是媒體,他們打的七寸是恐懼和貪婪。


如何判斷莊家洗盤還是出貨?

最常見的洗盤方式有以下幾種:

地面塌方式

當一隻個股在上升通道中突然下跌並且相應的方便,但是很快股價就拉回,就像地面突然塌留下一道裂痕,換一種說法就是空頭陷阱,主力挖了個坑,但是迫不及待迅速埋坑,耐不住性子準備大幹一場。

陰雨連綿

從日線圖中看到,走出一連串的陰線,但是股價並沒有下跌的趨勢,每天的收盤價都差不多,因為莊家在構築一個小整理平台,主力累了想一遍洗盤子一邊休息。

長陰砸盤

從日K線圖中可以看出,這隻股票大幅下跌但是在下跌的過程中,並沒有放量,說明主力只是在試探性下跌,主力高度控盤,並非殺跌性下跌。

想要在股市中盈利,光知道這些套路還不夠,還需要擺正自己的心態,無論盈虧都能好好執行自己的交易策略。股票的漲跌只是一個過程。

慣壓洗盤

當股價長期下跌、開始企穩甚至有所回升之後,主力莊家卻大量拋股票,製造下跌趨勢並未完成的假象,導致投資者擔心股價繼續大幅下跌,紛紛拋售手中股票,此時主力暗中低價吸籌。

下圖大家可以仔細揣摩下,K線圓圈處為典型慣壓洗盤。

這種洗盤方式,最直接的危害對象就是股市中那些不夠堅定的股民。

形態洗盤

股市中有一個非常基本的常識,可能對於很多散戶,沒有察覺。即要獲得較大的成交量,就一定要有充沛的時間。

所以主力經常通過這種時間戰來消磨散戶的耐心,讓他們主動拋售手中股票,給莊家帶來吸籌的機會。

這類形態很多,比如箱體震盪、三角形、菱形等等。如下圖所示,股價上漲一定程度後,震盪整理,刺激散戶賣出,以便再次拉升。

途中洗盤

主力莊家洗盤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價格較低時買入大量的股票。他們既要買,又必須偽裝出要買的表象,因此經常採取一些買賣相間的方式,導致一些風險規避者不得不賣出手中的股票,讓主力吸籌,或讓股價下跌。

空頭陷阱洗盤

當股價有較明顯的上漲趨勢後,散戶心裡盼著坐等成果,而主力莊家心裡想的確是如何獲得更多籌碼。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莊家通常會採取故意製造強烈看空氛圍的方式來恐嚇散戶拋售手中的股票。

例如,故意讓股價跌破一些重要的支撐線,故意讓股價無法突破某些重要的壓力線。

主力洗盤三大秘訣

採取拉高建倉的主力,必須要將股價拉出一定空間才能吸引散戶拋售。表現在走勢圖上就是價量齊增,這必然會引起市場的關注。而一旦看好者過多,又會影響到主力的操盤思路。那麼對於主力而言,通常是如何避免跟風盤在低位湧入的呢?吃了一肚子貨的主力又是如何消化的呢?總的來說,主力吸貨之後一般不會立刻拉升,而是先經過冷處理,即等待市場忘卻的時候再突然發動主升。「消化」的辦法有隱、磨、壓三種。


恐懼讓你成為主力的俘虜

有一位股票市場投資大師這樣描述下跌行情:「先是一隻動物受驚嚇,感到恐懼,開始奔跑,接著其它動物跟著跑動,到最後整群動物向一個方向飛奔。」當你買到股票出現下跌,而且非常恐懼,肯定它還會下跌!實際上,許多暴跌皆因投資者心理因素造成,也許並不是上市公司業績發生本質的變化而導致了下跌。相反,行情暴漲有時也不是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增長,也許是人們牛眼看市,人心思漲造成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於非理性形成的共振作用導致的結果,又往往出乎人們的預料。

無論什麼原因,往往機會是跌出來的,危險是漲出來的!當你發現手中的股票圖形走好,覺得股市掙錢非常容易,實際上最可怕的時候很快就要到來。這時你對自己滿意,也就是骨子裡已經開始嘲笑別人。事實上,任何事情,當你開始嘲笑別人那樣做非常笨時,過不了多久,你自己必然也會那樣笨。如我們炒股,當與別人談論股票時,甲股民講,後悔死了,買了一隻股票掙了一倍的利潤沒賣出,現在反而被套了一半。你往往心裡會認為他為什麼那麼笨,不懂得掙了那麼多錢賣出。而你過了一些時候,買了一隻股票上漲了許多不僅沒賣出,反而比他還笨,等過了一些時候,當你賣出這隻股票時,反而是歷史最低點。

因此,股市永遠是「後悔」的世界,本應該最高點賣出,但實際沒有賣出去。為什麼?因骨子裡的貪婪性認為它還會上漲。

莊家最怕你不貪婪、不恐懼,因為過度的貪婪和恐懼是莊家戰勝你的武器。

在主力讓你感到恐懼時,你若真的產生了恐懼感,實際主力的力量已經對你起到不利作用。反之,你心態平和,先讓他們去廝殺,主力總有累趴下的時候,到那時,你雖然是弱小的代表,但也可毫不費力地戰勝它,成為真正的主角。

我們常常會陷入某種擺脫不掉的窘境,你看好並買進一隻股票,希望它馬上飛漲,可是它卻往往不會上漲,並且長期橫盤,甚至下跌,然後擊穿你的止損位,而當你按計劃止損時,它卻又會馬上飛漲。碰到這種事,我們會說,下次等它回調再買入吧。當你又發現目標的時候,你會對自己說再等等,它可能會回調。於是你等著,可它卻牛氣十足拒絕回調,於是你又一次感到失落,如此反覆多次,你的信心開始動搖。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技術水平太差,於是你拚命地學習,結果是使自己原本不多的資金又少了許多,當你學習到了新的交易技巧時,你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之前的操作技巧太差了。於是你又信心十足地回到市場,可是好景不長,你又一次被套牢,此時主力不僅套牢你,而且還會充分利用市場上大眾的恐懼心理在這麼低的價位逼迫你交出廉價的籌碼。你20元買入,下跌到15元你賣不賣,再跌到10元你還不賣、8元、6元……此時你真正地感覺到了「地獄」般的痛苦,而且,當人在恐懼的時候,又往往會變得非常愚笨,這時你一定會做出錯誤的決定。股市如人生,只有經歷震盪才能走向平和,炒股只有經歷盈虧才能步入成熟。

實際上,當市場本身出現過度恐懼的時候,正是賺錢機會到來的黃金時候。你本來手握著一隻大牛股,但由於市場上不斷的折磨或恐嚇使你始終生存在迷茫中,明明手中持有的股票能得到可觀的收益,卻又在最低位拱手相讓。相反,在股價處於高位時,主力又會充分調動市場人士的貪婪心理,打開他們的想像空間。

選股票好比馴馬,當你一旦騎上它,開始的時候是不會聽你話的,它一路狂跑,忽快忽慢,時上時下,折騰得你非常沮喪時方可罷休。

玩股票必須培養良好的忍耐力,這往往是投資成敗的關鍵。

不少投資人並不是分析能力低,也不是缺乏投資經驗,而是缺少一份高度的忍耐力。過早買進或者過早賣出,都會招致時間的無謂之浪費,以及金錢的損失。買進與賣出的時機不適合,應該耐心等待,時機降臨時要堅決果斷的把握,這是對每一個投資人的基本要求。

投資股票需要忍耐力,尋找市場機會需要等待,需要耐性;持有股票是一個需要投入時間的過程,因而需要高度的忍耐力,需要眼光和遠見,不要因股價的起伏波動而寢食不安。買賣股票賺錢,說穿了就是忍耐的功夫,買進的侍候需要忍,股市不明朗要忍,股市下跌也要忍,股價上漲,想賣到好價位一樣要忍;股價不夠低,沒有跌到位,忍得住不買;股價不夠高時,忍得住不賣,無論是買進、賣出還是持股,都應該忍耐。

忍耐和等待不代表「無為」

股票所賺的錢是一種忍耐費。忍耐是股市投資最高的藝術境界。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只要能沉得住氣,你就有機會賺錢。忍耐和等待不代表「無為」,代表的是一種不操作的技術,一種最高級別的技術!

股票投資賺錢的交易操作,基本上有如下的環節:買進持股等待賣出持幣等待。

在買進之前,為了捕捉最有利的時機,需要忍耐、等待;買進股票之後,如果該股還沒有啟動,需要耐心等待;如果股價上揚了,也要忍耐等待它上漲到一定的價位時,再獲利了結。即使賣出後,身終百戰,善研判、懂操作的投資人也不會馬上再買進,還要忍耐等待大盤和個股的回調。

因此,股票投資可以說,忍耐和等待自始至終貫穿了整個交易過程,伴隨著股票投資人所有的操作行為。

忍耐不是消極,等待不是空等。忍耐是養精蓄銳,等待是厲兵秣馬。忍耐的決策需要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地修正和強化。

高度的忍耐至少需具備下列的條件:

一、穩定的心態,不患得患失。

二、戰略的眼光,洞察大勢。

三、豐富的經驗,了解人性和股性。

四、堅定的信心,獨立判斷的能力。

至於在股市搏殺,要忍耐些什麼呢?

1、忍得住寂寞:勤奮搜集資訊,長年研究,不斷檢討成敗得失,總結經驗。

2、忍得住不從眾:股票市場賺錢的畢竟占少數,散戶當中80%以上都虧損,當大家一致看好時,不從眾肯賣出;當大家一致看壞時,不從眾仔細研判找點。

3、忍得住恐懼:在崩盤時,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在低點尋找高股息的優質股。

4、忍得住不貪:股價常會不合理的漲過頭,或是莊家急拉硬推吸引散戶,這時要忍得住不貪,該收手就收手,以免套牢。

5、忍得住虧損:如果一時選錯股,選錯時,行情不如預料逆轉,要忍得住停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6、忍得住不受媒體誘惑,不受小道消息的吹噓。各路消息必須經過大腦過濾,認真研判,才好採取行動。

7、忍得住波段操作,股市每年都有一兩次行情,要對股市、對自己有信心。

8、忍得住不進場交易。自己不具備股票投資的知識和條件,應忍得住,先學習,先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操作的水平,然後才可進場搏殺。

了解更多股市資訊、操盤心法和交易系統,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C567016),免費領取牛股戰法和長、短線盈利模式一套,精準把握主力資金動向 ,更多的買賣點的把握,選股策略,解套等股票投資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