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福之人毛腳杆,無福之人光腳杆啥意思?你是有福之人嗎

2019-09-17     科技農場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科技農場,我們一起助力三農!

農村俗語一直是大家茶餘飯後所津津樂道的,因為大部分農村的俗語不僅讀起來順口,更是意味深長,即使到了現在很多農村俗語也適用。但是,有些俗語隨著時間的演變,卻慢慢的不適用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的這句「有福之人毛腳杆,無福之人光腳杆」便是這樣。

有福之人毛腳杆,無福之人光腳杆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話理解起來並不難,從字面上就不難理解。有「福」的人都是「毛腳杆」,而無「福」的人都是「光腳杆」。

首先,「福」字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在,都意味著美好、幸福等,其實「福」的意思很廣泛,現在我們很難找出一個能概括「福」的詞語。我國每年貼春聯的文化一直延續至今,這「福」是每年必貼的一個字,「福」代表這好運、幸福、富有、等等所有的美好。

「光腳杆」和「毛腳杆」在這句話看來說的則是有沒有腿毛的意思。這裡指的主要是男性,因為大部分女性都是沒有腿毛的,那麼有「福」還是無「福」怎麼和有沒有腿毛扯上關係的呢?

大部分人來看這句話,可能多多少少都會帶一些迷信的色彩在裡面,覺得這是老祖宗留下的經驗,也沒什麼實際的依據,就像農村老人常常說的幾個「斗」有福,幾個「斗」沒福一樣,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之所以有這種說法,還要歸結於以前的農耕文化。以前,人們耕種大部分需要人力來親力親為,及時後來出現了牛拉犁,也要人陪著才可以。所以說,以前的勞動人民在下田勞作的過程中,腳杆經常會沾滿泥土,特別是南方水田比較多,這樣腳杆沾滿泥土以後,在耕作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將腳杆的汗毛弄掉幾根,久而久之,經常下田勞作的人就會慢慢變成「光腳杆」了;相反的,不經常下地勞作的人,腳杆的汗毛沒有機會被弄掉,所以大部分都是「毛腳杆」的。

這樣,經常下田勞作的「光腳杆」就是無「福」之人;相比之下不用下田勞作的「毛腳杆」則是有「福」之人。

很明顯的,在現在看來這種說法明顯是不再適用的,因為現在即使是經常勞作的「無福」之人腳杆也不是光的。

你是有福之人還是無福之人呢?

更多熱點資訊,歡迎關注科技農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sUhQ20BJleJMoPM4L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