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之「志」,如你所「願」——天橋區「七彩北坦·志願同行」志願服務聯盟抗「疫」紀實

2020-02-02   無線濟南

大年初八,冬日照耀下的北坦分外寧靜,到處可見懸掛的防疫宣傳橫幅和張貼的防疫警示牌、溫馨提示。「呦,老哥,咋沒戴口罩呢,現在疫情這麼嚴重,不戴可不大賽!」突然,口罩也遮蓋不住的洪亮嗓音劃破了北關社區二印宿舍樓院內此刻的靜謐。「哦哦,出門著急,口罩塞兜里給忘了,我這就戴上。哎呀,你看看你們這伙子,辛苦著來!」大爺連聲道謝,把口罩從衣服兜里掏出來戴上,臨走還不忘豎起拇指點個贊。

李和祥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進行人員摸排登記

這是濟南市天橋區北坦街道「七彩北坦·志願同行」志願服務聯盟抗「疫」征程上的一個普通瞬間,這位嗓音洪亮的大叔名叫李和祥,今年65歲,現為北關社區拍客團負責人,退休後積極參加社區各種志願活動,年志願服務多達400餘次。自社區下發疫情防控通知以來,他就沒有閒下來過:張貼防疫溫馨提醒、居民小區巡視、協助病毒消殺、走訪記錄外地租戶……「春節一知道疫情有蔓延勢頭就緊張了,在家坐不住,倒不是怕病毒,是怕大家不當回事兒,防疫宣傳咱志願者得行動起來才行啊!」談到這次疫情防控工作,李和祥老師非常嚴肅地說道。

疫情防控工作得到轄區居民的支持

「與病毒賽跑,與疫情抗戰,力把居民的『無所謂』變為『有所畏』」,一時間成為了「七彩北坦·志願同行」志願服務聯盟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志向。北關社區志願者主動請纓,放棄春節假期與家人的團聚時光,始終戰鬥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為提高效率,全面鋪開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北關社區充分利用「社區黨建與社區治理」的雙網融合網格化管理優勢,將社區全體志願者分派到六個網格中,每個網格覆蓋的區域、戶數清晰明確,網格長、街道下沉網格員、網格志願者一目了然、責任到人。街道包掛科室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每天清晨召開簡短的「碰頭會」,把當天的走訪摸排、宣傳巡視、防控保障任務分派給六個網格,立即分散行動,確保疫情防控任務日清日畢。

短暫碰頭,高效布置,分網格行動

六個網格齊發動

面對疫情防控的繁重任務,志願者們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陽光心態和精細負責的使命擔當:分組張貼《防治疫情通知書》《疫情防控注意事項》;挨家挨戶走訪問詢,對重點疫區來濟人員信息進行登記在冊,確保居家隔離人員不外出,細緻摸排不漏一人、不漏一例、不漏一處;對空房戶、出租戶進行詳細排查,對空房戶張貼《來訪不遇通知單》,確保實時掌握空房戶節後返濟人員信息;隨時微信聯繫居家隔離住戶,主動幫其採買生活用品,疏解心理壓力……他們分擔著「勤務員」、「跑腿員」、「宣傳員」、「保障員」等多個角色,卻從未叫苦喊累,而是步伐更加堅實、目光更加堅定。

為居家隔離住戶購買生活必需品,送上溫情關懷

已經85歲高齡的北關社區黨委委員孫克福擔負此次社區疫情防控的值班留守工作,他和北關社區第四黨支部書記鄭普太同為志願服務聯盟的「老前輩」,對社區情況了如指掌,於是主動承擔了社區全員下沉網格後的電話記錄和協調工作。他說:「每接到一個電話,每記錄下一條到訪不遇住戶的反饋來電,我就能知道咱們的工作有效果了,我高興得很!你說咱老百姓的願望是啥,不就是疫情趕緊過去,能放心出門嘛!」

孫克福與鄭普太及時記錄居民電話反饋

當然,北關社區的志願隊伍只是「七彩北坦·志願同行」志願服務聯盟中一抹耀眼的黃,志願服務聯盟中還有濟安社區初心似火的「紅」、雙井社區寧靜祥和的「綠」、生產路社區溫情脈脈的「青」、華黎社區莊嚴擔當的「紫」、代表著區直包掛部門、街道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駐地企事業單位的「藍」和「橙」……疫情面前,他們身著七種色彩的志願服,帶著最簡單的口罩,擔著最莊重的使命,化作一道虹,衝破疫情迷霧,為人民群眾帶來希望。

主次幹道巡查,告知行人佩戴口罩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早已行動起來,進行物資捐贈

志願者是一群什麼人?在朋友圈裡,一名志願服務聯盟的志願者發了這樣一段話:「救過火,防過汛,創過城,救過難,上過房頂,抗過疫情。留下一個背影,不帶走一片雲彩。」這也許就是對志願者最寫實貼切的詮釋。聚是一團火,散則滿天星,「七彩北坦·志願同行」志願服務聯盟全體志願者將始終以人民為中心,衝鋒在急難險重任務的第一線,以人民的願望為志向,以實際行動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