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世界的女翻譯官刷屏,我感受不到「勵志」

2021-03-24     媛創課堂劉媛媛

原標題:征服世界的女翻譯官刷屏,我感受不到「勵志」

本文來源:公眾號 @ 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我最近被兩個事情給刺激到了。

01 隨便報了專業

一是我們老家的一個阿姨給我打電話,說她兒子剛剛大學畢業,但是現在找不到工作

聯繫上阿姨的兒子之後,他跟我說,當年報考大學的時候沒有人教,覺得工商管理很酷,所以就報了工商管理,在大學待了四年,發現工商管理根本就沒有對口的專業。

去年6月份,我們鄰居家的一個女孩也是,考上了大學,問我報什麼專業。

我說,有幾個專業不要報,比如像國貿這種比較虛的,其實我也不知道他們畢業之後應該去做什麼。

我鄰居家的小妹妹最後就報了風險管理,我問她為什麼?

她說,我看你也是學風險管理的,應該還不錯

很多人都說專業不重要,但是專業決定了你在大學四年遇到的是什麼人,你接近的是什麼機會。

而人一般都選擇離自己最近的機會

所以專業它不會決定你的就業方向,但是它會影響,總體上還是很重要的。

可是對於那些根本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也沒有見識過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真的是隨隨便便就報了個專業。

02 堅定地想當外交官

對比一個人:最近一直在刷屏的我們國家的翻譯官張京

她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上,因為一段沉穩大氣的翻譯,可以算是一戰封神

兩國外交場合,翻譯近二十分鐘的臨場脫稿發言,連領導都說這是一個挑戰。

可是張京「速記速翻,臨危不亂,流暢自如地完成任務,心理素質和專業能力都是頂配的程度」。

人美實力強,說的可能就是她。

之前火的張璐,現在的張京,她們能夠在翻譯界做到這個地位,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中的鳳毛麟角

學口譯這件事,聽起來是挺酷的,可大多數工作崗位都是枯燥無聊的,如果讓我去建議別人選擇英語翻譯專業,我不太敢

但是你去看一下張京的成長軌跡,她對於自己要學英語這件事情,從來都不懷疑

她高中考入了杭州外國語學校,杭外是杭州最厲害的學校之一,張京也是杭外最厲害的學生之一。

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之下,她高中時候,就會主動找外教交流,也會參加一些市裡的英語演講比賽。

高二拿到獎學金,她去英國遊學10天,當時的她就已經能夠用流利的英語和英國人大談人生觀和價值觀。

她的夢想一直以來都很堅定,就是成為外交官

所以在高考的時候,雖然以她的成績,發揮正常,可以去清華北大,但還是選擇了提前保送外交學院

因為外交學院是外交部唯一的直屬高校,是中國外交部的搖籃。

張京是杭外第一個獲得外交學院保送資格的女生。

在大學,她也是非常「功利」。

她去參加了第10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上,拿了冠軍,在第10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當中,榮獲了亞軍,平時也特別注重鍛鍊自己的英語能力和思辨能力

2007年,她如願進入了外交部,外交部首次對外招收200多名各類翻譯,張京就是其中一位。

通過了公務員考試、入部考試、軍訓等考核後,她作為翻譯室的新人,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魔鬼培訓

每天早上8:00-9:00,下午4:00-5:00進行聽力練習,要求BBC的原版新聞聽一遍後翻譯出來。

上午有90分鐘的中到英口譯,下午會有觀摩新聞發布會等活動。

下午5:00後,還會有「加餐」,她和另外兩個同事組成小組,翻譯平時領導人的講話,每天晚上練到八九點鐘。

工作壓力很大,並且很苦,但是做這個工作並不是只要實力。

外交部在選人的時候說得很明白,他們要求一個人沉穩並且知性

她的成長好像就是範本,我們看到的是努力加幸運的完美結合體。

03 望塵莫及的理想人生

看完張京的經歷之後,我想到了高中時候的一位學姐。

學姐在我所在的高中是一個傳說,她也叫媛媛,所以每次我的班主任想鼓勵我好好學習,都會跟我說,你一定要向媛媛學習。

她是個舞蹈生,氣質出眾,性格活潑開朗,成績也是優異到不行。

我們老師經常跟我們講一件趣事。

她當時上中學的時候,有很多小男孩喜歡她,暗戀她,也有人在她回家的路上圍追堵截她。

老師就說:需不需要幫忙?

結果媛媛學姐說:不用,我自己能搞定。真的把所有的小男孩都嚇退了。

她不僅是跟我讀了同一所高中,她大學也是讀的對外經貿。

當年的對外經貿大學是可以媲美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非常高,她的這一選擇,可能跟她的英語經歷有關。

外經貿四年期間,她不僅專業夠強,而且活躍在學生會等組織,參加了各種演講比賽,取得了冠軍,被欽點為翻譯,後來就留在了外交部

我還在高中的時候,我們班主任有一次拿了一本書,特別驕傲地說,這本書記錄了我們國家申請加入世貿組織的全部過程。

媛媛學姐她參與了這一次的申請工作,所以就送了這本書給母校的老師。

我當時了解到之後就覺得,這個人的成長經歷也是一個範本。

她們都是從小到大就非常明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

為什麼?因為看得足夠多,眼界足夠廣。

而她們去到的平台,也足夠好,能夠支撐她們,夠到夢想。

我從學姐們的理想人生中,感受到的不是勵志,是望塵莫及。

勵志的人生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可複製,可望塵莫及的人生,是拍馬都追不上的。

04 可把握的想像空間

對比開頭,我的鄰居家小妹妹。

她不可能選擇任何模糊就業的工作。我沒有底氣推薦她去學英語翻譯,因為我們承擔不起一丁點兒被淘汰的風險。

她沒有見過,所以根本不敢想像自己將來到底能做什麼。

她所在的學校也不是杭外那樣的水平,厲害到只要拿了獎學金,就可以去英國遊學10天。

這兩天,我們家裡也一直在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買學區房?我們要去海淀做雞娃的父母,還是留在朝陽上一個不錯的學校?

最後我們還是決定留在朝陽

我越發地感受到這段話:出生在什麼樣的地方,去了什麼樣的學校,就會擁有什麼樣的見識,遇見什麼樣的人。而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你成為了一個絕對優秀的人,就會去更大的平台,見識到更大的世界

這是一個螺旋疊加的過程。

很多因素綜合在一起,最後才成就了我們想要的理想人生

而人生的轉機和奇蹟性在於:恰恰因為人生是各種因素的綜合,這中間才存在著一定的想像空間

沒家境的,可能有天賦;沒天賦的,可能足夠努力;再努力也只能做到中等水平的,可能足夠幸運。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住這點想像空間。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台~來源 l 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_OAYngB9wjdwRpv3V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