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地區最強國,造出原子彈又主動銷毀,如今窮困潦倒堪比南美

2019-07-09   春秋史館

70年代後,造原子彈的門檻似乎變低了,越來越多的國家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彈。受《核不擴散條約》限制,一些國家迫於壓力不得不放棄了已經造好的原子彈。南非就是棄核國之一,但和《核不擴散條約》沒有關係,它是出於對形勢的考慮主動放棄的,也是唯一主動放棄核武器的國家。

在80年代以前,南非的經濟非常可觀。二戰期間,南非是盟軍物資的後勤保障地,靠著輸送軍用物資一躍成為非洲第一強國。不過,南非的經濟奇蹟是靠壓榨黑人換來的,註定不能長久。當時的南非實施種族隔離制度,將1000餘萬黑人限制在僅占12.5%的國土中,禁止購買、租賃任何土地,必須隨身攜帶身份證、遷移證等十餘種證件,否則就會被逮捕,「出租」給白人資本家從事強迫勞動。鼎盛時期,每年至少有60萬黑人遭到監禁。

1977年是南非最困難的一年,國內黑人運動此起彼伏,經濟幾乎停滯,又得罪了美國和蘇聯,遭到兩國經濟制裁。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的南非選擇了發展核武器,在以色列的暗中幫助下,僅用一年便研發出了第一個核裝置。1982年,南非攻克了所有的技術難題,造出第一枚原子彈,隨後又陸續製造了6枚原子彈。

核武器並沒有幫助南非擺脫困境,黑人反抗運動愈演愈烈,種族隔離政策限制了生產力發展,也使得南非製造業失去了競爭力。進入80年代,南非經濟全面停滯,年增速為-0.8%,不得不進行去工業化。就在種族隔離政策解除之前,白人政府認為此舉可能會引發社會動盪,核武器可能將南非引入萬劫不復的地步,為穩妥起見銷毀了所有核武器,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主動放棄核武器的國家。

曼德拉政府上台後,南非經濟衰退才得到改觀,經濟增速上升至2.5%,總體來說既無奇蹟,也無過錯。這種增速顯然無法支持南非成為已開發國家,截止當前南非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600億美元,與以色列、伊朗相當,人均GDP卻夾在一眾南美小國之間,地位尷尬。按理說,南非本不應該淪落到這個地步,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三個首都的國家,首都作為一個國家的核心城市對經濟發展有極大的帶動作用,但三個首都仍然無法帶動南非的經濟,實在令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