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童話版「紅樓夢」,一個可以玩的停車場

2019-11-28     蒸爭日上

丹麥在國人眼中一定是個童話王國,畢竟安徒生是世界公認的童話大師,創作了陪伴無數中國人童年的好故事。在這個童話的王國,停車場也變成了童話。停車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不能創造一個建築,既能滿足停車的功能要求,同時也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公共場所呢?這是現代建築復合功能背景下應當考慮的問題,也是許多建築改造時讓人頭疼的事情。今天藍裕文化主題樂園規劃設計院就為大家推薦這樣一個成功的停車場兒童樂園復合功能的夢幻紅樓。希望能有所借鑑。

停車場在人們的印象中更多是光板板的沒有生氣的建築,充滿了汽油味和匆匆的汽車,可在丹麥哥本哈根的海邊,有一棟「紅樓」停車場格外顯眼。

每天都有好多熊孩子在上面嬉戲玩耍。女孩兒盪鞦韆、跳沙坑。

男孩兒爬鐵樹。

丹麥童話版「紅樓夢」,一個可以玩的停車場

談戀愛的一起看個海。

但這是其實是一個停車樓改造項目,建成後獲獎無數。

讓停車場活起來

這棟樓的名字叫做 「 Park'n'Play 」。原本是一座8層的停車樓,由於建築陳舊簡陋,遂對這棟樓進行了改造。

丹麥童話版「紅樓夢」,一個可以玩的停車場

於是就有了隱藏原有結構,重新製作停車樓外表皮的想法,用紅色的網格將停車樓圍了起來,並且還加入了「植物盒子」的概念。

他們創造了一個植物盒子系統,把這個系統引入新的比例,鑲嵌在紅色的網格之上。

這個「植物盒子」系統,不僅打破了原有立面大面積單調的形式,還給建築帶來了綠色的植物。

一部巨大的紅色樓梯,從紅色網格的立面穿過,直上樓頂。

順著樓梯,牆面上還設計了很多的圖案。

順著通天梯向上走感受比較震撼,但真的要爬上去還是挺累人的……

不過上了樓頂,才是發現這是值得的,因為屋頂才是這棟樓的真正精彩之處。

設計師突發奇想地在停車場的樓頂,設計了一個兒童遊樂場。更有意思的是,樓梯的扶手欄杆被延續到屋頂上,形成了一系列的「紅線」元素。

這些紅線,從單純的欄杆變成了屋頂的鞦韆,球籠,叢林體育館等等。

從街道上看,欄杆似乎有了生命,牽著遊客,仿佛在邀請他們到屋頂玩耍,欣賞哥本哈根海港的壯麗景色。

丹麥童話版「紅樓夢」,一個可以玩的停車場

在紅色停車場的屋頂,造一座夢幻遊樂場。不僅解決了停車場外形與環境不協調的問題,還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新的天地。堪稱丹麥童話版「紅樓夢」。

滑雪樂園會議中心停車場

無獨有偶,瑞典的皮特奧市也有一個融入了樂園和會議的停車場。

瑞典的皮特奧市是位於北極圈下面大約130公里的地方,這裡建成了一座停車庫,同時建成的還有一條滑雪山坡,露天劇場和一座「大燈籠」形建築。這個被稱為「Stadsberget」(瑞典語為「城市山」)的項目目前已經成為了該城市一個特色鮮明的會議中心和旅遊景點。

室內是一個五層樓高的停車場,可容納228個停車位,但它的其他功能卻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夏季,它可以用作一個受歡迎的會議場所,山上種滿了鬱鬱蔥蔥的植被和鮮花。斜坡場地設計成一個露天劇場,人們在此可以享受傍晚的陽光。 這裡可以舉辦音樂會等公共活動。在冬季,伴隨著下雪,它會變成一條滑雪道,喜歡滑雪的兒童和成年人可以在此盡情的玩耍,當然也可以手捧一杯溫暖的巧克力飲品坐在樓梯上欣賞這一切。

回過頭來思考建築的功能,藍裕文化認為,建築除了滿足主要功能,比如這裡的停車,或者辦公、商業、生產等功能,在考慮與自然環境融合的基礎上,需要更多的融入其它功能,積聚人氣,多重利用,這裡提供的娛樂功能延伸其實現在已經比較常見。比如工業場所現在開始打造體驗式的工業旅遊,酒莊開放供遊客了解產品和品鑑葡萄酒,結合自然環境,讓生產、停車等單一功能的建築功能豐富起來,為主要功能提供配套,為運營方帶來更多的盈利渠道,為自然生態提供更多的保護和融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RdQtG4BMH2_cNUgzN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