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聽說過嗎?沒有固定時間,穿著睡衣上班;不用擠地鐵,沒有領導監督;告別勾心鬥角,享受家庭溫暖——心動嗎?
家庭辦公的概念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只不過近幾年才有越來越多的人前去嘗試,這些人中,就包括我。我在家辦公近三年了,雖然並沒有之前想像的那麼美好(並不輕鬆),但「只需要按時交成果,不用在乎過程」這一點,讓我覺得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剛開始把辦公地點移到家裡的時候,最讓我不適應的是工作氛圍。習慣了辦公室里的冷冰冰,家裡那種溫馨的感覺反而讓我沒有靈感。
後來我就嘗試在家裡打造辦公室——我家不大,騰不出一間屋子來給我做獨立辦公室。那我就在臥室里做一個辦公區,臥室安靜,非常適合辦公。很多次嘗試後,我認為家庭辦公區最重要的,是下面幾點。
一、辦公桌位置
家庭裝修最愛做的布局,就是讓桌子面對著牆壁,因為這樣最省空間。我家的桌子一開始也是如此,後來我發現不行。
普通家庭里的書桌面對牆壁,是因為書桌經常閒置。閒置時把椅子推進書桌里,可以最大化節省空間。但我是在家裡辦公呀,所以椅子幾乎很少推進桌子下面,這就使得書桌面對牆壁的最大優點消失了。
同時書桌面對牆壁的缺陷還是存在的:
1.伏案工作間歇,抬眼就看到牆壁。一來視線不能遠望,對視力不好。比如我就經常盯著電腦螢幕,盯到眼冒金星。二來單調的牆壁無法讓思維得到緩解,持續緊張的大腦總是在工作時缺乏創意。
2.背後沒有倚靠,坐下的時候非常沒有安全感。身後有任何響動,都忍不住回頭去看一眼。再回過頭來,就要重新調整狀態,工作效率非常低。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把椅子和桌子的調轉一下。背靠牆壁辦公,一抬眼就能把整個房間盡收眼底(但是一定要保證房間裡的安靜,不能讓人在書桌前面走來走去)。
二、多種類光源才夠用
以前坐辦公室的時候沒覺得光線不足,後來我想了想,發現可能是辦公室的頂燈足夠亮。但這麼亮的頂燈,是不適合放在家裡的——影響房間本身的功能(比如臥室里,就不能放那麼亮的燈);而且雖然亮度夠,但對眼睛卻是真的不好。
家庭辦公區除了頂燈以外,還需要各種角度、各種類型的照明。以我自己的工作區為例,需要在紙上寫一些字,於是我買了護眼的檯燈。需要用Ipad繪圖、用鍵盤打字,於是我買了另一個檯燈——更像一個射燈,照射範圍小,但是指向性強。電腦螢幕上其實也需要燈,我買的的是螢幕掛燈。
有人說「你這不是矯情嗎,螢幕和Ipad上本來就有光,為什麼還要買燈?」其實還真不是矯情,正是因為它們本身可以發射強光,才更需要讓周圍的環境亮一些,這樣眼睛看過去才不容易疲勞——可以試試晚上關了燈玩手機和開著燈玩手機,很明顯前者會讓眼睛更累。
三、收納空間要緊湊
辦公室里每份資料都有專人保管,需要時找同時要就行了。搬到家裡辦公就不行了,各種資料都需要在家裡備份,否則就要跑到公司里去拿。這樣一來,收納空間就成了問題。
才開始我用桌面收納夾,後來不夠用了,我就把它換成了一個能塞到桌子下面的矮櫃。最後發現還是不夠,乾脆定製一個書架吧。
做辦公區的收納空間,最要緊的是緊湊——所有辦公用的東西都要放在辦公桌附近,保證坐在椅子上就能拿取。否則每次拿取都要站起身,用不了幾天就會膩。膩了的後果,就是東西開始亂髮,懶得再往收納櫃旁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