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和靜:發展特色養殖 鞏固扶貧成果

2020-04-07     中國縣域經濟報

本報訊 近年來,新疆和靜縣哈爾莫敦鎮烏蘭尕扎爾村以特色產業為引領,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和種植,推動「造血扶貧」,從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4月5日,和靜縣哈爾莫敦鎮烏蘭尕扎爾村孵化基地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該村「扶貧雞苗」發放儀式正在這裡舉行。村民們帶著雞籠滿心歡喜地趕來,按順序逐一登記,在村委會工作人員手中領取雞苗。

馮仕偉是烏蘭尕扎爾村村民,領取100隻扶貧雞苗的他,臉上露出滿滿的幸福。這些年,在村委會的引導和扶持下,他把自家的10畝地承包出去,開始發展庭院養殖已有4個年頭了。在國家的好政策和自身的努力下,2017年年底,馮仕偉摘掉了「貧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我脫貧了,國家還不斷地扶持我。2017年給我發了50隻雞苗,我盈利了一千多塊。這幾年,國家給我建了安居房、蓋了羊圈,2019年還給我發放了10隻羊,現在下了7隻羊羔,變成了17隻羊。今天又給我發了100隻雞苗,我從內心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習近平的英明領導對貧困戶不斷地扶持」和靜縣哈爾莫敦鎮烏蘭尕扎爾村村民馮仕偉激動地說。

像馮仕偉一樣的村民在烏蘭尕扎爾村還有很多,依達提拉·依馬木山就是其中一個。這幾年,他在黨和政府各項優惠政策的幫扶下,2019年底脫了貧。

村民依達提拉·依馬木山笑著說:「感謝各級黨委政府,給我免費發放雞苗,我回去後會養好這批雞苗,提高家庭收入。」

近年來,烏蘭尕扎爾村以特色產業為引領,加強產業扶貧項目的落地、規劃和實施,積極發展特色養殖和庭院種植,由原來的「輸血式扶貧」轉換為「造血式」扶貧,確保小康路上貧困人口一個也不掉隊。目前全村124戶291已全部脫貧,進入脫貧鞏固階段。截至目前,發放扶貧牲畜毛驢20頭、牛133頭、羊696隻,扶貧禽類脫溫土雞9716隻、鴿子359羽,受益貧困戶182戶次。2019年1月份,烏蘭尕扎爾村爭取縣級扶貧項目資金20萬元,建立雞苗孵化基地,先後孵化出35000隻雞苗,發放給107戶貧困戶。此次將5700隻雞苗發放給57戶貧困戶,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通訊員 毛阿拉騰圖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BrWVnEBfwtFQPkdA0Z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