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反恐紀錄發布,西方網友,濫殺無辜就是美國保護的人權?

2019-12-09     長安觀察



繼《中國新疆,反恐前沿》震撼播出後,CGTN近日又推出第二彈《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微博上,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億,無數網友點贊留言。面對強烈的視聽衝擊與原始畫面,許多外國網友感嘆,這種血淋淋的暴恐行為難道也是美國政府要保護的人權? 恐怖組織濫殺無辜才是新疆事件的真相!


「沒有認真看完這50分鐘的人,就沒有資格對中國新疆發表任何無知狂妄的言論。」如果說紀錄片第一部是用大量客觀事實記錄了中國為應對「三股勢力」威脅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那麼第二部則深入剖析了恐怖組織「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如何禍亂新疆,兩者相互印證,以鐵的事實回擊了某些顛倒黑白的不實之論。然而,相較民間輿論的熱烈討論,西方主流媒體卻對這部英文紀錄片集體失聲,即便略有報道也是避重就輕,對具體內容更是隻字不提。



一直熱衷蹭中國「熱點」的西方媒體,為何此時集體裝聾作啞?在筆者看來,「沒想到、不願聽」可謂「選擇性失明」背後的小九九。長期以來,在西方媒體的輿論攻勢下,新疆一直被扭曲為「暗黑森林」,專門用以抹黑、詆毀中國,時間長了,連他們自己都傾向於相信自己炮製出的種種「鬼話」。如今中國主動出擊,拿出如此內容詳實、製作精良的英文紀錄片,西方媒體一下不知該作何反應,只能「眼不見心不煩」了。


原始資料鐵證如山,西方媒體刻意屏蔽,更是因為他們對新疆的報道已經形成一套固定模式。在這套話語體系里,恐怖分子屠戮無辜一定另有「冤情」,暴力發生必定源於「政策壓制」,就算零恐襲也必定是對「民主與人權」的侵犯。在這樣的思維慣性下,他們自然只會選擇合乎己意的素材,任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觀點都會被屏蔽。如果不好模糊是非帶節奏,那就乾脆淡化、邊緣化中國的聲音,讓西方受眾永遠無法聽到關於中方的正面聲音。



這種集體沉默,再次暴露出西方媒體的虛偽與雙標。這些年,從對法國黃馬甲和烏克蘭大規模暴力抗議的區別「定性」,到對卡舒吉事件的「默不作聲」,再到對亂港暴徒撐腰打氣卻對自家暴力遊行聲色俱厲,西方媒體不問黑白對錯,只以政治劃界,散發出強烈的傲慢與偏見。正如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在日前的例行記者會上談到近期發生於英國的傷人事件時所說:「很多人跟我一樣都在想,如果這起恐襲案件發生在中國,英美媒體會怎樣報道和解讀?根據以往的經歷,估計他們會把兇手美化成被壓迫而不得不反抗的『鬥士』,質疑警察近距離開槍擊斃兇手是『過度使用暴力』。」



美國政治哲學家阿倫特曾提出「回力球效應」,即政治暴力看似厲害,但卻會像回力球那樣強力反彈。這樣的道理放在反恐上同樣適用。試想,如果一個大肆屠殺平民的恐怖分子可以被另外一群人視為「自由鬥士」,如果一個國家的反恐行動可以被其他國家歪曲為「壓制人權」,那麼勢必會助長恐怖勢頭在更多角落、更大範圍潛滋暗長。養癰遺患、反噬金主,西方國家對這樣的反轉怕是並不陌生。


不要指望別人能替我們報道真相,中國的故事還得靠中國人自己講。新疆反恐紀錄片發布於CGTN YouTube官方帳戶後,有超過16萬次觀看,並獲得1.4萬個點贊和4500多條評論,足可見主動出擊占領輿論陣地、在別人舞台上用其母語表達自己的重要性。這兩部紀錄片只是一個開始,我們期待中國聲音在未來還能傳得更遠。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2FG7G4BMH2_cNUgV2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