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夢想成為保衛邊疆的軍人,如今用教育支援邊疆……

2019-12-18   肇房網

孜孜不倦育才路 砥礪前行守初心

——記肇慶市援疆支教教師蘇羅榮

----------

蘇羅榮

來自懷集縣冷坑鎮中心初級中學,是一名數學中學高級教師(副高)。自1996年7月從事教育工作至今,已經23年了。2017年2月,他響應全國支援新疆的號召進疆支教,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中學義教部初中數學教研組長職務,成為中組部全國第九批(廣東第八批)援疆幹部人才,一干就是三年。

1 勇於擔當,援疆支教新生涯

01

從小種下的夢想

蘇老師出生於教師家庭,其父親是一名教師,受父親思想的影響,他從小就嚮往綠色的軍營,夢想成為一名軍人,能在祖國西北邊疆揮灑汗水,保家衛國!為了實現夢想,高中畢業那年8月,他就制定計劃,準備在冬季徵兵時積極報名成為一名軍人。但因當年9月接到師範專業院校的錄取通知書,他便走上教師崗位,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可到祖國的邊疆去揮灑汗水的夢依然埋在他的心底。

02

圓夢時刻

2016年下半年,肇慶市積極響應中央支援新疆的號召,計劃選派一批優秀教師到新疆支教,獲悉消息後,蘇老師積極報名參加。家人的鼓勵更是讓他信心滿滿,經遴選,他最終入選東莞援疆工作隊。

2017年2月17日,春節剛剛結束,節日的氣氛還沒有散盡,他就告別妻兒、親人和朋友,離開熟悉的崗位,帶著組織的殷切期望遠赴新疆第三師圖木舒克中學支教。

進疆後,他首先到喀什公安培訓基地接受了為期一周的軍訓。他白天參加軍訓,進行各種體能和技術訓練,晚上也是嚴格要求自己,參加國家援藏援疆知識講座、學習反恐維穩和安全防範等內容。經過一個星期的訓練和學習,2017年2月24日,蘇老師滿懷熱情,來到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中學,開啟援疆支教生涯。

2 迎接挑戰,快速適應新環境

圖木舒克市,位於塔里木盆地西部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流域,其東與塔克拉瑪干沙漠毗鄰,西與帕米爾高原相連,北倚天山,南接喀喇崑崙山。這裡氣候乾燥,環境惡劣,三至五月份是沙塵暴肆虐階段。最嚴重時,沙塵遮天蔽日,能見度甚至不到十米,為了防止沙塵被風吹進房屋裡,必須得關緊門窗。

由於乾燥和風沙,蘇老師鼻腔經常結痂流血,早晚溫差太大使他時常受寒感冒。雖然困難重重,但他依舊克服了「水土不服」問題,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工作。

支教三年以來,蘇老師不忘援疆初心,牢記援疆使命,牢固樹立和踐行「四個意識」,嚴格遵守和執行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的「三不准六必報」制度,嚴格遵守受援單位各項管理制度,堅決服從粵(廣東)新(疆)兩地雙重管理,外樹廣東教師人才良好形象,內強肇慶優秀教師綜合素質,得到了圖木舒克中學全體師生的一致好評。

3 不忘初心,引領科組向前跑

2017年10月,為有效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踐行新疆「向南發展戰略」,53團一中和53團二中併入第三師圖木舒克中學義教部,開始實施混校混班混民族教學模式。民族教師和民族學生急劇增多,國語水平參齊不齊、差異極大,學校面臨新挑戰。在此大背景下,蘇老師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層的調研活動,協助學校領導完成「分層教學」模式的設計

他組織科組成員簽訂「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協議,安排經驗豐富的漢族骨幹教師結對幫扶民族教師。在他的幫助下,徒弟阿不都沙拉木·阿不力米提獲得小海子片區區域公開課「二等獎」榮譽稱號。

另外,為提升科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蘇老師開展了幾何畫板、希沃白板和STARC 3.0應用能力的培訓。三年來,他將「創設開放式教學情境,構建體驗性教學模式」新理念貫徹到科組活動和課堂教學,在小海子片區和兵團課堂教學、教學能力比賽中,科組屢創佳績:閔慶娟教師在今年10月兵團初中數學教學能力大賽和教學設計大賽中分別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吳傑教師在第十七屆課堂大賽小海子學區數學組榮獲一等獎。

為解決民族教師幾何語言表達存在問題,蘇老師在學校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從2018年10月11日起開展了《民族教師幾何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的課題研究活動。由於課題著力解決實際問題,加上恰當的方法運用,收效顯著,並於2019年3月升格晉為兵團級課題,最終於同年11月8日順利結題。

回眸這次課題研究從始至終的整個過程,

通過此次課題研究,

開創了義教部課題研究先河,

為其他科組開展課題研究提供範本,

同時也提高了民族教師教學與教研水平。

4 牢記使命,課堂教學展風采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使命所在,

立德樹人,博學敬業,

才是好教師的本分,

來到新疆支教,他從未忘記這點。

從大學畢業以後,蘇老師就走上了教學崗位,到如今已經從教中學數學20多年,經歷了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多次輪迴教學,教學經驗豐富,教育理念新穎。他對教材的理解透徹、全面,對學情的把握充分、到位。他的課堂,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分析問題全面,解題方法簡捷,往往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許多學生喜歡他的課堂,尤其是所教授的民族學生也愛聽他授課,課後積極向他諮詢和請教,學習熱情高漲,期末成績顯著地優於其他班級民族學生,得到學校領導的充分肯定。

2019年11月數學組開展組內公開課,科組教師在聽完他的等式的性質這節課之後,都紛紛感慨:蘇老師啟發式的教學讓學生直接參與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經歷問題的解決過程,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和提高學習興趣,值得每一位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認真借鑑學習。

5 砥礪前行,忠誠擔當贏先進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如何做人,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

也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

蘇老師有自己做人做事的風格,他認為無論到哪個崗位工作,都要做到「三用」(即「用心、用功、用情」)。學校也十分信任他,將科組教師的教育教研績效交由他負責登記統計。他從不怠慢,公平公正對待每個教師的績效,教師心服口服。在三年支教工作生涯中,他得到領導信任,學生滿意,家長放心,不但贏得了忠誠擔當,也收穫了榮譽。

6 經典浸潤,書香相伴促五同

為更好落實「認同偉大祖國,認同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中國共產黨,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個認同精神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少數民族地區推進國家通用文字的教學,學校連續三年舉辦「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主題活動。作為科組負責人,蘇老師積極帶領組內教師參活動,努力踐行五個認同,為推進民族團結和五個認同精神,在學校的貫徹落實上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7 領導關懷,不遠萬里送溫暖援疆是國家戰略,

從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視。

2019年4月16日

廣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程步一(曾任肇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到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調研援疆工作,專程視察圖木舒克中學並詳細問詢援疆支教情況。隨後,他與肇慶籍援疆教師親切交談。

2019年4月28日

懷集縣教育局局長何志剛帶隊來到圖木舒克市慰問援疆教師,為援疆教師送來組織溫暖和親切的問候,同時與第三師圖木舒克中學師生進行深入交流。

2019年11月1日

為積極貫徹「五個一工程」精神,2019年11月1日莫世景工委副書記帶領懷集教育學術交流團奔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中學進行學術交流。懷集中學校長郭堅玲和懷集縣教育科研中心特級教師劉慶分別在高中部和義教部開設專題講座,為邊疆學校傳經送寶,圖木舒克中學積極組織相關教師進行學習,並在課堂上雙方教師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多方面教學難題加以交流探討,引發激烈討論。在此期間,不僅充分展露郭校長和劉老師的豐富學識,也使在座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受益匪淺。

三尺講台的堅守、春蠶蠟炬的選擇,

傳遞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

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信念。

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蘇老師一樣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的人民教師,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感染著學子,感動著社會,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源源不斷地奉獻著精神力量。

從蘇老師身上,我們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力量,有理想信念才能在困境面前保持定力,在誘惑面前安之若素,沒有理想,方向終會迷失,我們要向蘇羅榮老師學習,像他那樣,把個人理想融入偉大夢想,把個人追求融入時代洪流,勇於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穩走實,用行動踐行對黨的忠誠和擔當。

來源:肇慶教育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