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一碗煙台燜子,燜子軟滑,麻醬香醇,蒜汁辛辣,蝦醬鮮美

2019-08-15   王老虎尋鮮記



如果去煙台,小吃里我愛吃的有幾樣,福山的大面,蓬萊的小面,海陽的腦飯,還有煙台燜子。若是說偏愛的話,我是有些獨愛燜子的。因為燜子咀嚼起來那滑彈且軟糯的,像吃肉一般有些肉頭的口感,實在是讓人喜愛。



關於煙台燜子的來歷是有傳說的,是一個很多年前,煙台一對做粉坊的門氏兄弟,因為陰雨無奈將粉團切碎油煎調味,無意中發現的一種美食的故事,但我一向對此類傳說是不太盡信的,我信的是,這一定是民間百姓的智慧,而且是美味的智慧。

大約四五年前,我帶隊去煙台拍攝美食紀錄片《搜鮮記》,拍的主要是海鮮,鮮則鮮矣,味兒也美,但吃來吃去,我卻對燜子這個不起眼的小吃最是鍾情。





吃的是一個小攤兒,賣燜子的大嫂長得很是喜慶,胖乎乎的,臉上總是掛著歡喜的笑,倒有些像大嘴笑天下的彌勒佛,嗓門兒也大,吆喝起來,好遠就能聽見,一口黑黝黝的大鐵鍋里,淋了些許花生油兒,火把鍋底燒的熱熱的,油煙兒也繚繞起來,大嫂接著就把用紅薯粉做成的半濁半透的切的方方正正寸許方塊的粉塊兒,倒入鍋中,小火慢慢的煎烙著,粉塊兒在油中滋滋啦啦的響著,不一會兒就煎的四面焦黃,從半濁半透慢慢變得晶瑩透亮起來,泛著誘人的油光,這燜子,就煎好了。





大嫂用一把木柄的銅鏟子,手顫巍巍的把剛出鍋的熱乎著的同樣顫巍巍的燜子盛在一個大碗中,接著手持小勺,從旁邊盛調料的搪瓷缸子裡,舀出各種調料,一大勺澥的稀稀的芝麻醬是必不可少的,提香添味兒,兜頭澆上,一勺山東人愛吃的大蒜汁兒更不可少,蒜辣辛香,若是想吃的更地道一點兒,還有一樣兒調料,就是當地海邊人愛吃的蝦醬,鮮香淋漓,三樣調味料,兜頭澆在燜子上,攪拌均勻,這時候卻不能用筷子來夾,滑溜溜顫巍巍的燜子是夾不住的,要用勺子,一勺舀滿,要帶著些許麻醬汁兒蒜汁兒蝦醬汁兒,滿滿一勺直接送入口中,想要大口咀嚼,但香軟滑糯的燜子似乎還來不及吞咽就順喉而下了,夾帶著麻醬的香蒜汁的辣蝦醬的鮮,在舌尖口腔呼嘯而過。就像煙台海邊的海風,吹得猛烈的讓人心曠。

在煙台海邊的一個漁家小館兒,我還吃過用燜子來炒的海鮮燜子,依稀記得有蝦仁,有蛤蜊肉,有扇貝丁兒,沒想到這燜子和海鮮搭配起來也是妙的緊,鮮得很是文雅,一絲一絲繞在舌邊,恰到好處的美。



不過最讓我懷念的還是那個小攤兒那個胖大嫂做的那碗麻醬蒜汁兒燜子,我還能想起她那爽朗的笑,還有那帶著海蠣子味兒的膠東話,就像那碗燜子,雖然簡單,但是卻有著濃濃的家常味兒,很親切,也很溫暖。

好久沒去了。最近去一趟吧。看看胖大嫂還在不在,再讓她親手做一碗來吃。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