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心電圖:45歲患者,心律不規則,是室性早搏還是交界區性早搏?

2019-07-04     醫脈通心內頻道

45歲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規律地運動(跑步)。既往無已知心臟病史,有輕微高血壓,且正在服用氫氯噻嗪。常規體檢發現,脈搏不規則。12導聯心電圖,如心電圖1所示。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心電圖1

心電圖分析

患者被診斷為竇性心動過緩、交界性期前收縮三聯律,及逆行性隱匿性傳導。

患者心律不規整,但規律:所有長RR間期(1.16s)、中等RR間期(0.64s)和短RR間期(0.58s)均等長,如心電圖2。

心電圖2

心電圖的具體形式為每3個QRS波後伴有1個停頓。患者的平均心率為72次/分。第一個QRS波和第三個QRS波的寬度(0.08s)和形態相同,電軸左偏(約-30°)。Ⅰ導聯的QRS波為正向、aVF導聯的QRS波為負向,Ⅱ導聯的QRS波為雙向。QT/QTc間期正常(360/390 ms)。第一個QRS波和第三個QRS波前均有1個P波(+,*),在心率為50 次/分時,PP間期(П)恆定。P波在Ⅰ、Ⅱ、aVF及V4-V6導聯中為正向,提示存在潛在的竇性心動過緩

第一個QRS波的PR間期恆定(0.26s),符合Ⅰ度房室傳導阻滯或Ⅰ度房室傳導延遲。第三個QRS波的PR間期同樣恆定,但較長,為0.32s(^)。第二個QRS波的寬度正常(0.08s),形態與第一個和第三個QRS波相似。然而,在QRS波之前無P波,提示交界性期前收縮。

與竇性復合波的電軸左偏相比,交界區復合波的電軸正常( 0°- +90°),Ⅰ導聯和aVF導聯的QRS波為負向。另外,這些復合波的振幅在幾個導聯間有輕微不同。

與竇性復合波相比,交界區復合波在電軸和/或振幅上的輕微差異並不少見。這是因為交界區期前復合波(或交界區期前收縮波)進入His束的位置與起源於心房肌的脈衝不同,後者通過房室結進入His束。此外,交界區期前收縮波和停頓無關,且不改變PP間期。由於每三個QRS波中出現一個交界區期前收縮波,因此被稱為「交界區三聯律」。

由於逆行隱匿性傳導,導致交界區期前收縮波後的PR間期較基線PR間期延長。交界區期前收縮波導致僅部分脈衝通過房室結進行房室傳導,即隱匿在房室結內,導致部分房室結不應答。下一個竇性P波通過房室傳導,但由於房室結相對不應答,使房室結的傳導速度減慢,從而使PR間期稍延長。

醫脈通編譯自:ECG Challenge: Runner With an Irregular Beat. Medscape Cardiology. July 01, 201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dJ6MGwB8g2yegNDFS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