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能不能給孩子吃雪糕?掌握這三點,家長和孩子皆大歡喜

2019-07-18     親子溝通如何說

作者:桐桐媽


「媽媽好小氣,每次來超市都不給我買雪糕,還是爸爸最好!」只見小侄子懷裡抱著一盒六支裝的雪糕,嘟著小嘴和他爸嘀咕。

見一旁嫂子沒作聲,小侄子立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拆開盒子和內包裝。看著小侄子小心翼翼舔雪糕的樣子,一臉的幸福和滿足,好像是擁有了整個世界。

對於吃冷飲問題,嫂子說,已經和我哥溝通過數次,可是我哥依舊「我行我素」,理由是孩子小的時候喜歡吃雪糕天經地義,孩子就應該有個快樂的童年,多吃幾支雪糕不會傷身體的,開心就好等等。

而嫂子則認為,孩子腸胃嬌嫩不適宜過多食用冰鎮食物,加上雪糕糖分高,還有各種色素和添加劑,還是不吃為妙。

的確是這樣,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吃冷飲容易造成腸胃疾病,還會傷到牙齒。因為冷飲溫度低,寶寶胃粘膜容易受到刺激,使得血管強烈收縮,從而導致寶寶的胃分泌紊亂、噁心、消化不良等問題。如果購買到的冷飲不合格,還極易造成細菌性腸胃疾病。

可是,這樣一味禁止,剝奪孩子成長的小快樂,是不是有點過分和殘忍呢?

尹建莉老師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一書中說:「扼殺孩子小小的慾望,會導致孩子對某種食物極其渴望,產生補償心理。」

我曾碰見過一個女孩,她媽媽對她的飲食控是制極其嚴格,什麼路邊攤、小零食都是絕對禁止食用的。後來,她住校了,擺脫了媽媽的控制,她就像一隻從牢籠里被放飛的小鳥,突然探索到一片新世界,她開始瘋狂吃泡麵、辣條,還有各種各樣的路邊攤和小零食,曾最長時間連續吃了7天泡麵,各種口味換著吃,她覺得太好吃了,永遠也吃不夠的感覺。

這就是典型的物極必反吧!不被滿足的童年,帶來的只會是深深的「匱乏感」。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成年人奇奇怪怪的癖好,比如:特別喜歡某種食物的「食物癖」;鍾情收集某種物品的「戀物癖」;總是忍不住偷東西的「偷竊癖」等等,都和童年時期特定的願望沒有被滿足有關。

那麼,在對待孩子吃冷飲的問題上,作為家長,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注意孩子的年齡。

1歲內的寶寶腸胃尚未發育完善,堅決不能吃冰鎮的奶製品或小零食。

1~3歲的寶寶腸胃系統依然不夠完善,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

3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適量吃,但不可多。

其次,注意「五個不要」。

  • 不要空腹、飯前飯後一小時內吃。

空腹吃會刺激腸胃,飯前吃會影響孩子食慾,而飯後吃會增加脾胃負擔。

以前,我總以為吃完飯,胃裡有東西,孩子吃點涼的酸奶、雪糕什麼的沒關係,後來一位學醫朋友告知,其實不然,吃完飯,脾胃正處於壓力最大的時候,而冰淇淋熱量很高,很難消化,這樣只會增加脾胃的負擔,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問題。

建議:在兩餐之間給孩子吃

  • 不要運動後吃。

孩子運動大汗淋漓之時,身上的毛孔都是打開的,這個時候攝入冰淇淋,體溫會迅速下降,但這樣會阻止身體正常排汗,繼而把濕氣鎖在了體內,破壞了體溫的正常散熱,及容易引起感冒等其他疾病。

  • 不要馬上喝熱飲。

吃完冰鎮的食物,再熱點熱飲,你以為是在中和,殊不知,這樣冷熱交替對食道和脾胃的刺激都很大。

建議:避免孩子同時冷熱食物交替食用。

  • 不要在孩子生病時吃。

孩子在生病時食慾都較差,脆弱的他們總是這個時候顯得格外磨人,會提出很多要求,比如不想吃飯,只想吃點小零食甚至是冷飲,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會營養跟不上就會選擇妥協,殊不知,這樣反而會影響孩子身體康復。

建議:牙齦紅腫、口腔皰疹、扁桃體化膿等,可適當給孩子吃點涼的食物,比如冰鎮水果。

  • 不要給孩子吃色彩鮮艷、廉價的冷飲。

繽紛色彩的背後都是各種色素與添加劑,還是少食為妙。越便宜的零食,添加不合格和劣質的添加劑量就越多,衛生狀況也得不到保證。

建議:選擇添加劑少、出廠日期較近和質量有保證的正規品牌產品。

最後,注意約定量。

娛樂圈中有著教科書級別爸爸之稱的黃磊,在孩子「吃冷飲」這件事上,也有很多可供學習的地方。

他曾在一期《拜託了冰箱》中公開表示,不反對孩子吃糖果和冰淇淋這些零食。因為他覺得吃這些東西是小朋友們最幸福的事,如果沒有這些,童年是不幸福的。

他也會擔心孩子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所以,他會把買來的盒裝冰淇淋分裝到製冰盒裡,一次只給小朋友們一小格。這樣既滿足了孩子想吃冰淇淋的慾望,也很好的保護了孩子的身體。

不得不感嘆,真的好有智慧啊!

其實,除了在外購買成品,還可以帶著孩子自己在家DIY冰淇淋,健康又美味,現在網上類似的教程很多,不如自己動動手吧!

理性看待孩子吃雪糕,注意該注意的事項,讓孩子度過一個健康又幸福的童年吧!


作者簡介:桐桐媽,一個可愛女孩的媽媽,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_FrGmwBmyVoG_1ZzL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