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很多人發現高考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女生越考越好了。以至於很多大一新生初到學校,直觀感覺就是學校里的女生要比男生多。
而且這並不是錯覺,相關機構曾經分析過高考數據,結果也表明女生在現有的高考模式下確實成績更好。
甚至在以前的高考中,一些學校的專業出現過限制男女生比例的情況,為的就是不讓系裡清一色是女生。
當然,這種做法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議論。有人覺得平衡男女比例是正常的,但是,更多的人覺得這樣有失公平。
那麼,如何看待高考中女生越來越吃香的趨勢呢?這次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1.女生優秀是偶然?時空維度證明並非個例
對於高考女生表現突出的結論,部分網友提出質疑。他們說全國高考狀元中男生居多,因此女生成績更好純屬無稽之談。
這確實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大數據表明,高考中女生群體的表現是優於男生的。
根據北京某教育機構的研究顯示,在最新的一次高考中,全市成績前10名里有7名都是女生。
上海也有專家對英語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在某年高考里,男生的平均成績比女生低了14分。
女生比男生高考優秀,不僅體現在全國各地這樣的空間維度,從時間發展的維度也證明,女生的實力正在不斷增強。
從男女生錄取比例情況來看,大學中的女生人數在不斷增多。在20年內,女生總人數占比從40%升高到53%,並且還有繼續上漲的態勢。
不僅在文科高校中女生占絕對地位,一些理工大學也開始出現女強男弱的局面。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男女比例就從7:1縮小到3.5:1。
2.女生成績更好,是因為女生更聰明嗎?
有人說女生考得好,是因為女生更聰明。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還得從高考科目的設置來看。
首先,大家都知道,高考中語數外占總分的大頭,其中兩門是語言。而男生的強項理科,占比相對要小。
其次,一些省份實行新高考政策,就更加弱化了理科在總成績中的地位。
有研究表明,女生語言能力的平均水平要高於男生,這算是先天優勢。比如大家在綜藝節目中可以發現,節目中往往是女明星說個不停,而男明星則沉默寡言。
再比如人們熟悉的直播帶貨,女主播的熱度也要遠高於男主播。排除外貌因素,實際上還是女性的表達能力更強。
再來說考試,語文和英語需要記憶和背誦的內容比較多,寫作又需要語言表達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確實女生優勢更多。
有人說理科也需要記憶,但那只是簡單的算式和公理,不需要額外的修飾。如果語言類考試都是純客觀題目,結果可能大不相同。
3.男生考得相對較差,還有這兩個原因
除此之外,男生考得比女生差,還有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就是男生比起女生,成熟得更晚。當女生已經意識到需要埋頭苦學的時候,很多男生還在貪玩。
最典型的莫過於男女生對遊戲的感知差異。女生也玩遊戲,但往往是淺嘗輒止,而且自制力也比較強。
而男生則不同,一旦開始就沒完沒了。經常能看到男生逃課去網吧,卻很少聽說有女生早退打遊戲。
這樣一來,在學業的起跑線上,男生就已經先輸了,後面更難追趕。
此外,一般來說女生更聽老師的話,能夠按要求去完成學習。男生則容易剛愎自用,努力程度也要略差一些。
大家都知道,想要提高分數,除了天賦之外就是要刷題。重複測驗對女生來說並不困難,而男生則是好動成性,讓家長頭疼不已。
這種性格差異也會延續到考試上。男生在做題時往往粗心大意,為此丟了不少分。而女生則是認真細緻,平均成績自然會更高。
不過,雖然出於種種原因,女生在高考中擠壓男生的趨勢可能會越來越嚴重,但這並不代表這種現象不會好轉。
從家庭和社會的角度來說,男生父母和高考定則委員會應該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在陰盛陽衰的潮流中爭取扭轉局勢。
1.對於男生來說,由於在考試模式中處於劣勢,所以需要家長更好地引導
如前所述,無論是從主觀還是客觀原因來說,男生在高考中都不占優勢。特別是從個人角度出發,男生除了比女生更加懶散外,也更加容易動怒。
一旦考試失利,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走出失敗的陰影。長此以往,容易引發嚴重的心理疾病,對於男生家長來說需要格外引起注意。
父母不能以男子漢為由,讓孩子一個人去面對學業困難。雖然他們日後都是棟樑之才,但在前期還是需要關懷與呵護的。
男生家長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當他們在考試中遭遇挫折時,應該及時予以引導和鼓勵。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男生家長也應當儘量減少攀比行為。特別是把孩子和同班女生成績相比,這樣危害很大,不建議經常實行。
2.為了有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優勢科目的占分比應該更均衡
雖然高考被譽為最公平的競爭制度,但實行這麼多年,一成不變也不是合適的理由。有人說這證明高考制度很成熟,但這樣的制度也難免僵化。
最明顯的就是先前提到的科目設置不均衡。試想,如果高考只考理科,那男生的競爭力一下子就提上來了。
當然,這只是簡單舉例,其深層原因是高考的占分比有些偏向女生。因此,相關委員會需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案,來調整這看似公平的考試。
此外,大學在錄取學生時也不該唯分數論。限制男女比例的做法比較粗放,但有些專業確實不適合女生報考。
建議高考或大學對某些特定專業進行加試,這樣能夠讓女生意識到自己將來工作不一定很輕鬆,也能讓一些成績差但操作強的男生有檔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