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的人總會再相逢。
1990年,相聲演員范偉在遼寧一個藝術節上演了一個相聲小品,當時還沒名動天下的趙本山看了,記下了。
1992年春晚,已經為東北名噪一時的民間表演藝術家,就差臨門一腳驚艷天下的趙本山,打電話找依然默默無聞的「相聲練習生「范偉,替他小品中一個配角。范偉咣咣地赴京,跟著排練了許多天,但最後導演不願臨陣換人。范偉沒半句抱怨,臘月二十七雪夜,靜悄悄離開。
趙本山說了句話:看一個人,看他大喜大悲時表現,可見是本性善良、寵辱不驚的人,這是我要的搭檔。
生活里磨出來的藝術家趙本山看人,從來很準。
當年4月,兩人合作小品《走毛道》,在東北話里是抄近路、走捷徑的意思。從此開啟了一段十多年的合作,以及一個新小品王的時代。
很長一段時間裡,趙本山小品後面,都會跟上范偉、高秀敏的名字。他們合作表演的《紅高粱模特隊》、《賣車》、《賣拐》、《心病》、《拜年》都成為經典,給幾代觀眾帶去了快樂。
後來趙本山拍《劉老根》,范偉跟著進組,原本演了個可以有也可以沒有的配角,但演著演著,趙本山開始跟何慶魁半夜給他加戲,那個後來加戲加出來的男二號角色就是藥匣子。
角色有多成功,成功到嘮嗑的時候趙本山抖包袱:我看《劉老根》都快叫《藥匣子》了。
再後來,演《馬大帥》,人人都愛第一狠人范德彪。
2005年高秀敏老師去世之後,趙本山和范偉再也沒一起上過春晚,江湖上有關兩個人的傳言,漫天遍野。
戲裡,離開18年後,藥匣子在《劉老根3》回到龍泉山莊,面對劉老根的埋怨時和他來了個深情擁抱,回覆說:「這不就你一句話嘛,你一說我就回來唄。」
戲外,范偉對來探班的記者說,「我們兄弟沒有不和,那是網上瞎說的。本山大哥永遠是我的好大哥。」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天下沒有不散之宴席,但有斬不斷的恩情。
或許是因為范偉的小品角色過於深入人心,以至於沒人記得,在演小品前,他曾是個拿過全國相聲比賽一等獎、岳雲鵬出道前臉最大的相聲演員。
范偉出生在瀋陽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親愛寫文章,母親模仿能力奇佳。
1978年,年僅16歲的范偉拜瀋陽曲藝團的相聲演員陳連仲為師,5年學藝,范偉1983年正式考入瀋陽曲藝團。但當時那個管「人」叫「銀」、管「肉」叫「右」的小鮮肉范偉,暫時還顯得平平無奇。
趙本山卻拔節得早。
1982年,當時仍在西豐縣劇團做臨時工的趙本山被鐵嶺民間藝術團選中,在拉場戲《摔三弦》中扮演一個盲人。一天,藝術團受邀前往鐵嶺某地搞慰問演出,25歲的趙本山染了發,穿上灰衣帶著氈帽,上台摔三弦,全場笑得前仰後合。
人群中的范偉看著台上的趙本山「翻著白眼數著錢,腳踩翻了盆卻看不見」把盲人演「活」,心裡叫絕。
雖然兩人沒有過多交流,但緣分這種事,說不清,道不明。
趙本山是天才,范偉是地才。
不拔尖,就默默努力,當時團里只有兩個編劇,僧多肉少,范偉乾脆挑燈夜戰,用日記體的形式創作出自己的相聲處女作《一個廠長的故事》。
可當自己把稿子讀給團里的老師們聽時,全場哄堂大笑——不是好笑,而是這段相聲沒一個「包袱」,有人給相聲歸了個類,叫「悲劇相聲」。
走運的是,這個本子後來被送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演播,高級編輯田維賢成為第一個慧眼識英雄的人,他說那個戴眼鏡的小胖子「念稿的感覺很不錯,將來一定有發展」,囑咐曲藝團的團長一定要好好栽培。
人生的造化萬變,田維賢怕是想不到,後來戴眼鏡的小胖子范偉的命運變遷。
1993年,范偉的原創相聲《要帳》在首屆中國相聲節上獲得表演一等獎和創作二等獎。
如果故事照此發展下去,范偉或許將成為東北土地上一個小有名氣或者大有名氣的相聲演員,屬於郭德綱那掛的。
但命運半點不由人。他遇見了趙本山。
文首那一幕以後,1994年東三省春晚,趙本山和范偉演《兒子大了》,核心台詞翻來覆就一句:改革春風吹滿地。
范偉演的叫劉百萬,趙本山演他爹,名叫劉老根。
8年後,這個劉老根將隨著春風,紅遍全國大江南北。但范偉已經不是演兒子了,成了藥匣子。
那是後話,1995年范偉首次登上春晚,和趙本山出演了小品《牛大叔提干》。
從此逐漸成了新一代小品王身邊的綠葉。
編劇曾定下,他台詞不能超過三句話,因為大家來看老趙的,他說多了怕觀眾走神。
他成了小品里精明油滑的秘書,傲慢的司機和頭包彩巾扭來扭去的娘炮模特隊長。
接受採訪時,范偉自己拎得清: 「觀眾焦點完全不在你這兒,笑點也不在你這兒,只要是給本山大哥台詞搭准了,節奏別掉下來,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但演到《賣拐》,范偉藏不住了。
和經典台詞「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忽悠,接著忽悠」、「人跟人差距咋就這麼大呢」一起出圈的,還有范偉。
加上《賣車》《心病》三部曲,范偉開始成了炙手可熱的喜劇明星。
媒體蜂擁而來時,他說了六個字:「謝天、謝地、謝人」,
「人」就是趙本山。
但和趙本山合作的演員也不少,為什麼就他跑出來了?
笑料百出的舞台,他在舞台上演的不是小品,而是人間。
小人物有血有肉有缺點,有缺點才真實,而沒有什麼比真實更可樂,也更有共情。
就在范偉把表演琢磨出內味兒的時候,趙本山開始有了新念頭。
有一次趙本山和幾個朋友到吉林散心,高秀敏請他們看二人轉演出。
已遠離二人轉十年的趙本山,那一夜樂到躺椅子上起不來,光打賞小費就給了十幾萬。
離開劇場,趙本山徹夜未眠,從此綠色二人轉成為人生新的主營方向。
他找來劇本,增添大量二人轉元素,創作了《草民劉老根》。
最後定名為《劉老根》。
《劉老根》播出後,成為當年央視收視冠軍, 高秀敏光接觀眾電話,話費花了幾千。
范偉受訪時認真地說,《劉老根》起到了維護社會治安的作用,因為那個時間都在看劇。
但就在《劉老根》播出的第二年,范偉舉家從瀋陽搬遷到北京。而趙本山2003年正式成立了本山傳媒。
2004年,他又買下了瀋陽大舞台,更名為「劉老根大舞台」,首倡「綠色二人轉」,一個新故事就要開始了。
2005年,范偉和趙本山最後一次合作小品《功夫》,節目再次獲得了小品類一等獎。但沒有人注意到,范偉在台上說錯了詞,憑舞台經驗圓了回來。下台後范偉就跟趙本山說,哥,我不演了。
自那之後,二者再未小品同框。
范偉也再很少涉及小品表演,從相聲演員變身小品演員的范偉,要開始成為一名影視演員了。
《劉老根》兩部曲,2002年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時斬獲了13.45%的收視率,同時以10.09%的平均收視率位居當年央視電視劇收視率榜的亞軍。
范偉把一個半土不洋的半拉子鄉間文人演得活靈活現,他第一個讓人記住的影視角色,就是藥匣子。
《劉老根》最火時,范偉受訪說 「我不知道我是怎麼沒的,但我一定會記住我是怎麼來的」。
然後趙本山順勢開拍《馬大帥》,2004年播出後收視率更彪,達到了15%,范偉創造的范德彪則成為了「遼北第一狠人」, 苦練的鷹爪撓神功和頻出的金句迄今還是網絡鬼畜的熱門素材。
可能你沒有完整看過《馬大帥》,但當你在平常生活中聽到有人說「有內味了」,大概也能感受到東北老舅的魅力。
許多年後,一個叫唱嘻哈的小伙子跟網友聊天時說:我都能當你老舅了,從此得名寶石老舅。《劉老根3》重出江湖這一年,他的一首《野狼disco》在名震全國後引發烽煙陣陣。
都是後話,電視劇里,范德彪戴著大金鍊子小墨鏡;對著剛進城的馬大帥介紹情況:沒看過香港電影嗎,那都是強哥,龍哥,我就是彪哥。
說白了,咱彪哥不一定是遼北平原上最狠的。但一定是最會放狠話的。
這兩部戲出來,趙本山就達到了作為性格演員的巔峰,但趙本山一生都能在全國觀眾的笑聲里,看出人間的變幻,他很快看到了兩部作品的不足:「《劉老根》不好再拍了,因為劉老根是農民企業家,再往前走越走越大,而越大就越不好看,越大就會越離開土地。」
范偉腦子也明白,他告訴媒體:「范德彪這種人物性格要打住了,總是這個性格,觀眾肯定會膩歪。」
2008年的《鄉愛》之後,范偉就消失在了《鄉愛》系列中,後來王木生這個角色由趙本山的徒弟田娃出演。
由此,坊間關於二人的流言四起,不過趙、范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
只是在某次採訪中,趙本山說范偉去了北京後,都不接電話了:「人家現在是大腕,請不動了。」
經歷過那一幕的記者說,趙本山說著說著眼裡開始眼泛淚光,怕媒體拍照立刻擦乾淨。
坊間一個傳說是,有次趙本山帶范偉去四川演出七場,得了42萬,只給范偉7000元。
但范偉堅決否認了這個說法:「哪有的事兒!對方請的是本山大哥,無論有沒有范偉,人家都給本山大哥這些錢,這7000是本山大哥從自己的錢裡面按照每場1000的勞務費給我的。」
對於趙本山說的不接電話,范偉後來給趙本山的經紀人發了條信息說:「本山大哥,我在策劃一個戲,這幾天手機都關機了,不是故意不接你電話。」
後來兩個人都想明白了。
范偉對媒體承認:「2006年就明確跟本山大哥提出不想上春晚了。我不敢接本山大哥電話,躲著本山大哥,這點心思是不對的。」
趙本山說:「范偉就想過平靜的生活,我們互相理解。」
又解釋說范偉是自己兄弟,不是徒弟,徒弟要對師傅言聽計從,兄弟沒必要。
兄弟別離、各散東西,命運就是無數的岔口和選擇題,走著走著,便各自有命。
無論外界對兩人不合作有怎樣的利益解讀,一個最老土的解釋或許卻最有解釋力:藝術追求不同。
范偉後來上節目說,現在他去菜市場總有人讓他走兩步和大跳,還有人在路上拍他後背,「嘿,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上《魯豫有約》時,魯豫說他現場的人氣僅次周杰倫。他卻說,希望人們忘掉過去,忘掉演喜劇的范偉。
但范偉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在他看來,「電影這個東西,真是讓人著迷」。
這成為了范偉從相聲、到小品再到影視演員生涯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范偉對文藝電影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接戲時,往往不在乎片酬和票房,只要劇本角色具有能打動他的特質,就拼了命去演。
2003年,范偉在春晚正如日中天,他想演文藝片《看車人的七月》,主動打電話給,導演淡淡回了句「回頭聊吧」。
等到了片場,范偉用角色的步子走了幾步,導演才明白了:范偉其實是個演員。不僅是小品演員。
為了演河南農民,他帶媳婦去了趟鄭州,找賣茶小伙一句一句糾正口音,找人物狀態。
後來《看車人的七月》讓范偉拿下了蒙特婁電影節影帝,這是第一個影帝,但絕對不是最後一個。
《芳香之旅》里演老實巴交的公交車司機老崔,一輩子都以「勞模」的身份要求自己,卻有一個張靜初這樣的漂亮老婆,范偉覺得勞模不該臃腫,就三個月沒吃主食,從164斤瘦到148斤,肚子小了一圈,臉還是沒變。
為了演好後期植物人的戲份,范偉專門去醫院觀察植物人的狀態,發現真正的植物人不是我們一般人想像的那樣一動不動,
影片中最後一場戲,春芬坐在植物人老崔的病床前,一邊流淚一邊說「我錯怪你了」,床上老崔的眼淚也同時流了出來。
影片在當年只收穫了一百多萬票房,范偉去演電視劇,又出了意外。
但就在兩個月後,《芳香之旅》折桂第30屆開羅國際電影節,范偉獲得評委會最佳表演獎。
醫生囑咐他平躺,他在飛機上躺了18個小時去埃及領獎。
「命運總是打一巴掌,給一甜棗」。
2007年,范偉參演電影《南京!南京!》,飾演悲情翻譯角色唐天祥。他把一個懦弱又悲壯的小人物,演成全片最出彩的角色。
導演陸川評價他說:「好的喜劇演員在轉型後往往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范偉就是其中之一。」
客串《手機》,他為了說好河南方言,自費到鄭州找人錄好台詞,自己一遍一遍跟著學。
後來在《天下無賊》里,馮遠征突然飆戲,演了個娘娘腔劫匪,本來只是客串來跟他搭戲的范偉一下子急了,立刻現場憋出了一個打劫IC、IP、IQ卡的結巴劫匪,最後微微一笑,「我想劫個色」一出,成了影片最大的笑點。
2015年,范偉拿到《不成問題的問題》劇本後,和導演梅峰約在北京一茶館見面。 見面前他對梅峰說:「梅老師,我覺得,這得是個靜水深流的東西。」
正式開拍後,攝影師形容,范偉就像一台3D印表機,你要什麼他就給你完美呈現出來。但這台印表機不止列印一個版本,每個鏡頭,范偉總會拍10到15條,每演完一場,就跑到監視器上看回放。 看到特別滿意的鏡頭,會跑到角落美美抽一根煙,獎勵下自己。
抽著抽著,就把八面玲瓏的農場主丁務源演出了老舍筆下的魂魄,許鞍華評價他「把老舍的文字表演得栩栩如生,把誠懇演得極端可怕,又非常細膩」。
領影帝獎盃時他說:電影拍得很淡,演得也很淡,特別感謝評審有耐心看到它的妙處。
歸來後,他把影帝獎盃藏在家中小二樓上,生活一切如常。
如果當年不離開趙本山,范偉大機率會繼續成為《鄉村愛情故事》中一個重要角色,但能不能拿下影帝呢?命運難料。
人生就是如此,走出去了,就別回頭。
但兄弟總有再見時。
很長一段時間裡,趙本山對范偉的定義都是——「兄弟」。
而對於趙本山,范偉只有一個說法:「他是我的大哥、老師、朋友。」
大哥、兄弟、老師趙本山演電影的藝術修為不低,從《摔三弦》開始,他就展現出極強的角色塑造能力,1999年,他已經憑藉電影《男婦女主任獲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等多個獎項。
2007年趙本山和宋丹丹演《落葉歸根》,演出了喜中有悲的意味,同樣入圍影帝競爭,最後輸給了李安導演那部電影的主角——梁朝偉。
雖然和許多被低估的喜劇明星一樣,趙本山也是一名極其出色的電影演員,但他後來的人生,沒有深耕表演了。
到了2007年,劉老根大舞台連鎖劇場的演出總收入達5800萬元。
2009年,趙本山帶著徒弟小瀋陽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小瀋陽一炮而紅。下一個跟著他登上春晚並逐漸走紅的,是宋小寶。
但《同桌的你》成為趙本山最後一次上春晚。
到了2012年,當時負責大舞台運營的本山傳媒集團副總唐鐵軍曾透露,當年劉老根大舞台的年收入總額約達到2.5億元。
2015年成為趙本山土味宇宙的命運轉折年,《鄉村愛情8》上線前夕,原本決定播放該劇的黑龍江衛視臨時選擇了撤檔,遼寧衛視也拒絕了採買,劇集一度陷入了無法播出的窘境。
但新的命運和閃閃的星斗迅速出現,擱置了近一年的《鄉村愛情》正趕上視頻網站版權劇崛起的風口,該劇該年年底被騰訊視頻買下並成功上線,並由此開啟了《鄉村愛情》真正的巔峰歲月。
2019年《鄉村愛情11》收官時,由《楊光的快樂生活》保持的「最長壽普通話劇集」記錄已被打破,《鄉村愛情》正式封神。
該劇一組國際版海報一度引發社交媒體的熱議,扮演趙四的劉小光、扮演謝廣坤的唐鑒軍接連走紅、 「劉能 Supreme」和頂流王源社交媒體互動玩得飛起。
趙本山土味宇宙在網際網路時代完成了飛升。
2016年10月,趙本山獻出了自己的直播首秀,在農家小院和徒弟們一起表演二人轉,還唱起了《月牙兒》,並解釋稱這是和范偉、高秀敏合演的一部電視劇《夜深人不靜》里的歌曲。
彈幕刷屏的是:趙、范再度聯手。
趙本山當然看到了那些彈幕。
而故事的另一頭,范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直言,自己最懷念的是拍攝《劉老根》的時光。「因為那個時候剛開始拍電視劇,真是戰戰兢兢,每天都在看回放,每天都在總結,其實那個時候最有意思。」
後來何慶魁70歲生日時意外地拒絕兒女宴請,專程從吉林省松原市來到幾百里地外的瀋陽拜訪老朋友趙本山。
合照中,兩人髮鬢蒼然,笑容綻放。
半年之後,《劉老根3》宣布在清河正式開機,何慶魁再次出山。
2019年8月13日,有網友傳出趙本山與范偉擁抱的視頻,那天正好是《劉老根3》殺青。
當時趙本山和范偉緊緊相擁,場面動人。
這一幕,似乎也被寫進了《劉老根3》中。
時間填平了人心的溝壑。無論戲內戲外。
告別劉老根的十幾年裡,趙本山重新編織開拓出屬於趙家班的江湖版圖。
而瀏覽豆瓣上關於范偉這三年的影視記憶,除了一部不溫不火的喜劇片《父子雄兵》,就是去年11月的《長安道》《兩隻老虎》,口碑和票房都平平。
但《兩隻老虎》中,范偉和葛優在推拿房裡的對手戲依然被公認為影片最打動人的部分。
范偉說過,那些一夜走紅的演員是爆炒雞丁,而他是東北亂燉,慢火才能出味道。
拿影帝前如此,拿影帝後還是如此。
他喜歡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話:「人生和電影都是以餘味定輸贏的。」
總會有新的人崛起,也總有舊的人沉寂。
在王家衛重新剪輯上映的3D版《一代宗師》中,很多觀眾都注意到了由趙本山飾演的丁連山說了這樣一番之前版本中沒有的話:「人這一輩子,最難看透的,便是生死,是非,成敗,榮辱,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個字,我。」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真要說有什麼是永不落的,還是如流水不斷的人情。
演小品時,就算角色是個傻瓜,范偉也把他當正常人來演;演正劇時,他又能出小人物背後的溫情。
他如今最愛老相聲《文章會》,他說他像那段相聲里的人物。
而趙本山當年在《三弦》里唱到,「人生在世全由命,八個字造就難更改,富貴從來由天定……」
人生道理,往往異曲同工。
多年不見,一聲「本山大哥」!一聲「范偉兄弟」!仿佛舊時,《馬大帥》里,馬大帥對范德彪說, 「德彪,不如我們重新來過」, 人生能重來嗎?
林花謝了春紅,過去的終究真過去了。但時光很公平,總是留下最耐人尋味的戲份。
繁華都是過眼雲煙,被風一吹就散,那些風吹不動的情誼才是經典。
龍泉山莊附近村舍至今還掛著藥匣子的照片, 劉老根藥匣子在戲裡一抱泯恩仇,趙本山范偉的故事終於有了大團圓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