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結束,步入四季度,節後該投資房產、股市還是黃金呢?

2019-10-08     郭施亮

長假效應


作為一年之中休息時間較長的公眾假期,國慶長假帶動了國內旅遊業的火熱,並從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熱情。隨著國慶長假的告一段落,我們正式迎來了今年的第四個季度。

作為一年中最後的一個季度,四季度的投資機會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分歧。或許,對於投資者來說,節後比較關心的,就在於節後該投資房產,還是投資股市,抑或是是投資黃金等投資領域?

談及股票市場,投資者關注度最高的,莫過於A股市場。從歷年來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分析,基本上呈現出牛短熊長的運行趨勢。但是,從整體大趨勢來看,中國A股基本上呈現出長期運行重心向上的趨勢,但因A股成立時間不長,整體波動率反而比較高,有些年份甚至完成了成熟市場數年乃至十多年才能夠完成的上漲高度。

但是,截至9月30日,滬市平均市盈率僅有13.82倍、深市平均市盈率為23.94倍。至於深市主板的平均市盈率為16.35倍。實際上,對於這一估值水平,其實已基本上完成了與海外成熟市場的估值接軌,甚至較海外成熟市場的平均估值水平還要低。不過,與我們鄰近的港股市場相比,AH股之間的折溢價率仍然存在,但相對於港股市場,A股市場的流動性還是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假如從中長期的角度思考,現階段內A股市場的中長期投資價值優勢還是存在的。但是,對於3000點附近的A股市場,雖然屬於安全投資區域,但未必屬於絕對安全的投資區域。3000點,作為A股市場過去十年的核心價值運行中樞區域,市場指數往下的空間越大,反而留給市場資金套利的空間越大,潛在的投資回報率也會更為明顯。由此一來,對於波段套利的投資者,圍繞3000點附近展開上下波段套利的投資策略,還是一種比較穩妥有效的投資策略。

至於以美股市場為代表的海外成熟市場,雖然當地市場的成立時間很長,且資本市場本身具有較強的成熟性與穩定性,但從整體估值來看,卻並不會比A股市場具有更好的估值優勢。從投資安全性的角度出發,美股市場的估值壓力可能會更高一些,但關鍵在於穩定性更強。不過,對於經歷了長達十年牛市的美股市場,目前市場指數已經處於歷史高位的水平,一旦發生了明顯資金分歧的狀態,資本也可能會從高估值市場流向低估值的市場。或許,對於海內外優質上市公司而言,長期投資價值依舊存在,甚至會是未來資本市場波動加劇下的避險港灣。

談起房地產市場,多年來似乎會給投資者產生出「只漲不跌」的錯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與其餘多數投資渠道相比,國內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核心區域的房地產市場,多年來的資產增值效果確實遠高於其餘投資渠道,也是歷年來為數不多實現資產增值的投資渠道。

不過,對於國內房地產市場,同樣深受政策環境以及資金面環境的影響。近年來,房住不炒的政策定調持續深入,即使這些年來國內房地產市場尚未出現普遍降價或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價格加速下跌的現象,但在政策趨嚴、融資渠道趨緊的背景下,房產密集調控意在打擊投機客。站在投機客的角度出發,在高槓桿投資房產的背景下,如果房產價格水平始終保持平穩運行的狀態,且並未出現如期上漲增值的表現,那麼對高槓桿炒房的投機客來說,就會不斷增加炒房的成本,甚至發生投資虧損乃至資金鍊斷裂等問題。

從政策定調的角度出發,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調控可能在短時間內仍不會發生實質性的政策鬆動跡象。在此期間,雖然對國內房地產價格的衝擊影響可能不會特別大,但卻會不斷增加投機炒房客的投資成本,而在房價漲幅緩慢,增值空間非常有限的背景下,實際上也會促發部分藉助房產增值的資金轉移向其餘更有效的投資渠道,而房地產市場持續步入低迷期,且進入分化加劇的局面也是在所難免的。

至於黃金市場,今年以來受到地緣因素、經濟貨幣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金價出現了久違上漲的表現。或許,與國內房地產、國內股票市場相比,今年以來黃金投資的回報率更高,更容易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把黃金的持續增值效果發揮到最佳,關鍵還是需要低位布局。與此同時,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有不少,情況更為複雜與多變。由此一來,雖然黃金仍可能存在上漲的慣性,但相較於年初低位水平,如今黃金的增值空間可能就有所局限,四季度乃至明年要想上演單邊持續上漲的走勢,恐怕難度並不低。

相對於以往的時間,今年四季度的投資機會,可能更考驗投資者的資產配置能力。或許,與之前部分投資渠道單邊上漲的走勢相比,未來更可能考驗到投資者高拋低吸的波段套利能力。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與大資金大機構相比,普通投資者可能會在信息獲取、持有成本以及資金規模等方面頗顯劣勢,有時候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產增值,也許更需要一些投資的嗅覺與投資的智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VU5rm0BMH2_cNUgQl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