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生報道網訊 ( 羅國偉/ 代學林 遂寧報道 )庚子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擾亂了我們的生活、學習及工作。時至今日,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形勢仍十分嚴峻。在家中的師生可能也會出現焦慮、恐懼、抑鬱、頭痛、胸悶、失眠、食慾下降等不良反應,那這出現這樣的狀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如何調節呢?對此,我校心理健康中心編制了《大英縣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師生心理防護指南》,旨在為我校師生解決心理困擾,提高心理免疫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NO.1疫情影響下的心理反應
1.認知層面: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對自身體徵的變化非常敏感;增強了對自我防護的意識;對別人、對自己是否戴口罩、是否咳嗽等行為或症狀十分在意;容易將身體的各種不適與" 新冠肺炎"聯繫起來;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維辨別能力下降,容易相信與疫情有關的謠言。
2.情緒反應:情緒起伏較大,對於疫情相關的新聞非常敏感,容易過度緊張、焦慮、恐懼;容易產生悲觀情緒,擔心疫情無法控制;敏感脆弱,容易流淚;容易煩躁,易激惹易怒;情緒暴躁,對疫情相關的負面信息感到憤怒。
3.行為表現:反覆查看與疫情相關的信息;產生強迫性行為,反覆洗手,頻繁測量體溫,過度消毒;情緒消沉,鬱鬱寡歡;與他人的交流減少;作息不規律,生活懶散;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易衝動,行為莽撞,坐臥不安,與家人產生衝突。
4.機體反應:出現輕微的胸悶、氣短、胸痛、頭痛、食慾下降、腹脹、腹瀉、尿頻、出汗、肌肉緊張、發抖、全身乏力;有時會出現心慌、心悸等;睡眠差,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淺、早醒、多夢且多噩夢;甚至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體溫異常等情況。NO.2緩解不良心理反應的方法
一調節情緒,改善心態
(1)識別: 識別自己是否出現了某種情緒,理性地對待它,而不是阻抗。情緒波動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生命正常運轉的表現,情緒在合理範圍內波動都屬於正常反應,所以不用過度擔憂。
(2)接納: 接納自己的情緒狀態並且堅定信心,對於不良的情緒狀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接納它,但不能縱容。只要我們精神不垮,意志不滅,堅定信心,是有能力去戰勝病毒的。
(3)表達: 嘗試去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不良情緒一旦被命名和表達,它對我們的殺傷力會降低很多。比如,可以給親人朋友打打電話、寫寫日記,甚至可以大哭一場。
(4)轉移: 轉移注意力,做一些平時喜歡做的事情,如與家人一起看一部溫馨的電影或者烹飪美食,看一本好書或者是聽音樂等,合理釋放自己的情緒。
(5)求助: 若自我調節失效,不良的心理反應較為嚴重時,可以通過正規渠道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或心理治療師的幫助。
二積極行動,自我防護
我們要將不良的心理轉化為積極的行動,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幫助自己渡過這次心理危機。
(1)積極學習,篩選信息。正確了解預防"新冠肺炎"的科學知識,面對五花八門的信息要學會甄別。不要輕易相信未經核實的信息,更不要以訛傳訛,以免陷人謠言的陷阱。
(2)科學防護,聽從指揮。本著對自己和家人身體健康負責的態度,了解病毒傳播的途徑。同時,熟練掌握消毒、自我防護等技能,能夠有效地消除恐懼。
(3)規律作息,健康飲食。保持規律的作息,不要因為暫時不上學或不上班打亂平時的作息規律,不規律的作息和經常性熬夜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會增強感染病毒的風險。此外,保持合理健康的飲食,粗糧細糧相結合,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才可以維持自己的身心穩定和平衡,平穩的心態和良好的免疫力會更好地守護你的身體健康。
(4)關注自身的體徵。如有潛在接觸史,需留意自己的症狀,必要時自我隔離,積極就診。就診時若條件允許,可以先通過網絡就診平台申請,避免到醫院陷入交叉感染的危險。
(5)積極做一些室內運動。科學而有效的室內運動,比如太極拳、瑜伽、仰臥起坐等都可以提升身體免疫力,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也有助於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6)充實生活,制訂每日計劃。給自己列一份清單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做一些平常沒有時間做的事情,比如打掃衛生、整理房間、學習烹飪、讀書等等。NO.3心理援助熱線
遂寧市心理援助熱線: 0825-2310738 0825-2938120
大英縣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心理援助熱線: 19908250416
編輯:王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8EaQXAB3uTiws8KuKCQ.html